对区政协八届四次会议8D132号提案的答复_区级提案结果公开_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对区政协八届四次会议8D132号提案的答复

信息来源: 区经委 发布时间 2020-08-28
【字号
  • 所属类目: 区级提案结果公开
  • 主题分类: 其他
  • 体       裁: 其他
  • 发布日期: 2020-08-28
  • 发文字号:
  • 发文日期: 2020-08-28
  •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 机构名称: 区经委

 


尊敬的杨炀委员:

您在宝山区政协八届四次会议关于“提升园区运营能力,促进重点产业持续发展”的建议(编号:8D132号)已收悉,提出的建议具有很强的工作指导意义。针对提案内容,我委会同相关部门进行了充分研究,您的有关建议,我们进行了认真吸纳。有关情况和下一步提升园区运营能力,促进重点产业发展的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宝山区产业经济发展情况

“十三五”以来,宝山区不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聚焦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持续显现产业特色、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推动工业园区特色化发展,全力抓协调、抓推进、抓落实,加快推动实体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打响“上海制造”品牌,推动宝山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特色不断显现,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主导产业发展强劲,产业载体能级不断提升,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产业升级步伐加快,质量效益持续提升

1、制造业企稳回升

“十三五”以来,宝山区在推进创新发展、经济结构转型方面取得诸多成效,三次产业结构比从0.2:35.3:64.5调整为0.1:37:62.9。制造业企稳回升态势明显,产业结构逐渐优化。

2、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部分)完成工业总产值,较2015年末翻了一番。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5.5%,与2015年同期比,提高5.3个百分点。

3、主导产业进一步集聚

2019年,机器人及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四大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54.8%,规模效应凸显。

4、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宝山区着力加强与大集团、大院所合作,加强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成功引进华域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项目和电驱系统、赛赫智能等行业龙头企业落户,成功创建国家级、市级、区级企业技术中心120家,区域创新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其中,复控华龙荣获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宝武集团、上海利尔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阿为特精密仪器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建超导、石墨烯等科创平台,高温超导电缆产业化项目实现投产,产业发展活力日益显现。

(二)产业园区特色发展,载体能级不断提升

1、深入推进“2+4”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开展“2+4”工业园区运行分析,及时掌握园区整体发展、产出水平及重点项目推进等情况。2019年,宝山区“2+4”工业园区单位土地产值较2015年同比提高38.9%;单位土地营收,较2015年同比提高85.3%;单位土地税收,较2015年同比提高24.1%。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对比市级开发区,我区工业园区单位土地产出水平远远低于市平均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

2、工业园区显示度不断增强

“十三五”以来,宝山区持续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形成机器人产业园、超能新材料科创园、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三大市级特色园区。围绕“区域+产业+创新”研究出台邮轮经济、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专项扶持政策,有效提升园区产业集中度和显示度。

3、各类品牌产业载体不断涌现

“亿元楼”目标稳步实现。2019年,纳入统计监测范围的86个商务载体总税收收入实现,同比增长13.66%;总税收单位面积产出同比增长13.66%;税收收入1亿元以上的载体16个。2020年,拟将纳入重点商务载体运行监测的载体增加到89个。商务载体主要发展指标计划总税收单位面积产出同比增长6%、亿元载体数指标为16个。围绕轨交137号线,涌现如智慧湾科创园、中成智谷、华滋奔腾、长江软件园、华滋奔腾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复旦高技术产业基地、智力产业园、临港新业坊等。建成一批科技型产业园区,如同济创园、中设科技园、新杨湾、联东U谷、金地置业、三邻桥等。同时正加快建设一批特色园区,如临港科技绿洲、北郊未来产业园等。

(三)招商引资力度加大,重大项目加快落地

1、招大项目加快落地

成功引入中船邮轮科技等邮轮产业链关键控制点企业,推进中船集艾、中船瓦锡兰等项目落地。推动安川机器人、快仓、巨什和众宏等企业落户宝山。联手上海电缆所共同推动上海高温超导产业园建设,积极导入上海超导、上创超导等超导产业龙头企业。成功引进软通动力,加快推动交通信息产业中心等项目引进落地。推动上药宝山超级工厂、威高上海医疗产业园、宝济药业、国盛生物医药产业园等生物医药行业龙头企业入驻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

2、产业准入标准不断提高

深化完善《宝山区产业项目准入评估办法(试行)》,制定出台《宝山区产业项目投入产出指标分区域准入标准(2018版)》及《宝山区产业园区开发平台公司认定管理办法》,按照新增工业用地、存量用地转型、商务办公等项目类型,从固投强度、营收贡献、税收贡献分区域制定产业准入标准,积极引导产业链价值端与土地价值区段实现合理匹配,规范宝山区产业园区开发平台公司认定标准及管理流程,为招商引资重大项目落地把好入门关口

3、南北联动效应不断显现

《宝山区产业项目招商统筹奖励办法(试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宝山区关于支持产业项目统筹布局的实施细则》,鼓励我区产业南北联动、统筹发展,并明确注册地确定原则、镇级财力再分配比例以及申报程序等。通过南北联动提高招商引资成效,引导产业集团、重点企业进行全产业链布局。成功推动京东、赛赫智能等总部+制造一体化项目开展南北联动产业布局。

4、招商体制机制框架基本形成

围绕“六个统筹”,构建1+2+2+X”区域统筹发展格局,成立区级投资促进领导小组,设立区镇两级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区投促中心负责统筹协调全区重大产业项目引进,镇投促分中心负责本区域产业项目引进,上下联动,共同推进招商政策落实、招商资源整合、招商渠道拓展等,基本形成“准入一把尺、规划一张图、资源一个库、开发一盘棋”的招商引资框架体系。

(四)产业生态不断优化,统筹发展合力增强

1、出台一批专项扶持政策

“十三五”以来,宝山区不断完善产业扶持政策,不断优化产业生态,滚动制定出台《“1+9”产业扶持政策3.0版》、《全面深化营商环境建设3.0版》和《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构建企业营商帮办体系3.0版》等系列政策,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和高端化发展。政策执行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机器人、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邮轮产业、平台经济、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加快集聚,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顺利落户,一批重大转型项目落地,一批创新载体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2、建立一批大企业合作伙伴

加强与产业集团对接,共建产业生态,为集聚发展邮轮制造及配套、先进材料、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夯实基础。如与宝武集团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吴淞创新城等重点地区转型发展,加快宝山宝武融合发展。与上药集团战略签约,共同推进上海医药宝山超级工厂项目建设,以吸引生物医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发展;与威高集团战略签约,共同推进威高上海医疗产业园建设,加快形成集聚效应和发展优势;与京东集团战略签约,推动京东第二总部落户,共同打造全国一流电子商务运营示范基地;与上汽集团战略签约,共建华域产业园,联手培育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产业集群;与上海信投、联和投资战略签约,共同推进产城深度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建设、宝山区智慧城市建设等。

3、形成一批产融联动示范项目

积极对接科创板注册制,助推企业资本市场上市挂牌,宝山已与上交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为证监会发布科创板实施意见征求意见后全国第一家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建立战略合作的区级政府。基金+基地+服务模式不断成熟。项目带基金模式,在引进国盛集团国盛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中,由国盛集团携社会资本共同成立专项基金,专项用于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基金引项目模式,与上海信投、联合投资签约基金引项目。服务促集聚模式,高境镇强化金融服务,汇聚了锐合、雄星等一批证券投资类基金,共同打造“基金小镇”。

二、主要推进措施

(一)关于明确产业导向和定位

一是编制形成《宝山区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围绕上海市三大任务五个中心和“四大功能”建设,深入分析宝山区发展环境,结合十三五期间的自身优势和劣势,把握发展机遇和挑战,站在新起点,承担新使命,谋求新发展。紧紧围绕国际邮轮之城、智能智造之城双城战略部署,厚植南部创新引领总部集聚区,提升中部制造研发产业优势区,壮大北部高端制造新兴发展区。构建结构完善、功能互补、有利于竞合发展的“三区联动、多园并进”产业空间格局。重点聚焦十大“千百亿”产业集群,着力“三提六度”:提高经济密度和投资强度、提升创新高度和企业亮度、提高产业集聚度和显示度,以先导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建成若干个上海一流特色产业园区,涌现出一批科创实力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形成产业要素齐全、市场活力迸发、创新动力澎湃、投资实力跃升的产业发展新生态,力争宝山先进制造业规模能级跻身全市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第一阵营,打造上海智能制造新高地。

二是编制完善上海宝山产业地图》(2020版)重点突出“三个有利于” (即:有利于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有利于促进产业集群化、特色化发展;有利于提升区域统筹招商水平),从区域概况、发展优势、愿景目标、产业功能分区、产业定位、产业空间布局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区域产业空间布局,以及各镇、园区、重点区域主导产业和其产业链价值端定位,充分发挥产业地图对促进产业集群化、特色化发展,对项目落地的引领管控作用。

(二)关于加强政策对接

2020年,宝山区出台新一轮“1+9”政策,包含科技、产业、金融、人才等各层面的,每年安排不少于10亿元的产业发展资金池,专项用于支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关注品牌亮度、经济密度、投资强度、科技浓度,推动产业扶持进一步向优势龙头企业聚焦。增强政策精准供给。聚焦机器人及智能硬件、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领域,引进和发挥各方资金、人才等优势,整合资源,制定出台《宝山区关于加快“上海机器人产业园”机器人及智能硬件产业集聚发展的专项支持政策》、研究制定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新材料产业发展若干意见、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推进存量工业用地二次开发等一批“区域+产业+创新专项政策,引导特色产业集聚集约发展。

(三)关于产学研合作

一是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按照探索一代、研发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等“四个一代”的指导思想,做大做强石墨烯研发与转化平台、超导产业功能性平台,建成国盛生物医药研发平台,搭建生物医药学术交流平台,用好邮轮配套产业平台等,推动相关产业领域核心技术研发、产业孵化、集聚发展。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深度对接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上海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科研院校的优势学科,推动关键基础领域产业化突破,主动对接张江、金桥、临港、漕河泾等科技创新策源地的科技资源着力推进环上大科技创新圈建设,积极承接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二是提升张江高新区宝山园能级,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形成集聚互动,发挥上海张江高新区专项政策的引导作用,承接重大产业创新项目布局,推动张江高新区宝山园知识创造和孕育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居全市各分园前列。三是推动制造业双创平台建设,依托宝武、上大搭建政府创新平台,推进产学研合作,建立第三方公共服务,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利用园区或闲置厂房、楼宇等转型建设集聚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投融资对接、成果转化、技能培训等功能的双创平台,加快推动吴淞口科技城、智慧湾等一批双创平台发展壮大。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四是增强企业创新活力,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创新平台建设、承担重大研发项目、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实力。激发国有企业创新动力,支持国有企业围绕国家战略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布局重大产业科技项目,建设研发总部,激发国有企业创新动力。

(四)关于招商引优

一是着力完善招商引资机制,建立首谈报备和区级主谈制度,树立项目落镇优先落区优先理念,建立区领导挂钩联系推进重大项目制度;做实区投资促进中心,加强招商引资队伍的力量配备,招募一批招商引资专业人才,培养一支懂企业、懂产业、懂技术、懂市场的综合型招商团队,提升履职担当能力,助推招商工作提质提效;提升产业项目准入标准。把好产业项目准入关,严格执行分区域分类准入标准,以“十三五”项目引进的平均水平作为“十四五”期间项目准入的最低标准,不断提升产业导入能级。二是着力拓展招商引资渠道,构建平台招商模式,充分对接进博会、工博会、人工智能大会等平台的溢出带动效应,积极利用亚太邮轮大会、机器人及智能硬件高峰论坛、产业互联网高峰论坛等高规格活动,招引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重大产业项目;依托专业机构招商,打响专业招商机构推介会品牌,支持行业协会、投资咨询机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私募基金、保险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参与招商引资工作,对成功引进招商引资项目的相关机构和个人给予相应奖励;对接重点企业招商,主动对接宝武、中冶、华谊、电气、仪电、国盛等部市属企业项目落地和转型发展;开展龙头民营企业招商,推动一批领军民企落户宝山;抓住重点领域扩大开放的机遇,加大“驻外招商”、“走出去招商”力度,广泛开展招商推介,积极引导在地外资企业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等功能性机构。三是着力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围绕价值链招商,聚焦产业链中高端环节,大力招引企业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等,集聚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打造融入产业链生态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进一步增强影响力和辐射力;瞄准关键技术领域,充分调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方积极性,统筹产业政策、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组织策划一批重大技术攻关招商项目,支持开展科技研发活动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依托应用场景招商,充分利用宝山区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发挥政府采购政策的撬动力,用好场景吸引招商引资项目落地。

(五)关于强化服务意识和措施

推动企业服务精准化,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优化产业项目审批机制,进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大幅度压缩审批时限,积极再造业务流程,强化包容审慎监管。完善企业精准化服务,开展基层调研和企业走访活动,深入企业了解诉求,倾听企业意见建议,从安居、医疗、教育等多方位研究设计专项政策,全力优化招商、安商、稳商、富商的良好环境。建立重大项目区领导领衔联系制度,帮助协调推进项目建设,提升项目保障服务水平,确保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健全企业服务网络,打造宝山企业服务云平台,形成集聚政府政策和服务的“一门式”窗口,构建面向全所有制、全规模、全生命周期的普惠制企业精准服务体系,优化企业线上线下精准服务网络,推进企业服务无缝对接,畅通沟通服务渠道。建立跨部门协作与跟踪督办机制,提供更有效政府服务,研究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点和突出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结合您的建议,我们将把握产业发展规律和趋势,加快推动产业向更高端迈进重点聚焦邮轮经济、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新材料、建筑科技、平台经济、大健康及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节能环保、现代物流等十大“千百亿”产业集群,加强引导,明确定位,突出重点,拓展功能,强化扶持,重点打造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上海超能新材料科创园等三大市级特色园区,建设环上大科技创新圈,构筑宝山产业发展硬核实力,有效提升园区产业集中度和显示度;着力推进高端产业集群打造不松劲,谋求宝山自身发展,推动宝山产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重点打造三大市级特色园区

1、高标准升级机器人产业园。加大提升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在质量、标准、研发、设计、管理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建设中国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发展标杆区。一是实施“统筹布局”工程。聚焦“一核四区”产业布局规划,集聚总部集聚地、功能型平台、研发设计中心、展示示范基地等全产业链发展。二是实施“引强培优”工程。围绕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发展标杆区核心功能定位,大力提升产业引进和培育的品质与效率,集聚5家以上国内外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标杆企业、若干隐形冠军和独角兽企业。三是实施“创新引领”工程。充分发挥标杆区创智集聚优势,加快形成由机器人产业研发设计中心、应用中心和开放式公共服务平台等构成的全产业链协同创新体系,培育引进1个国家级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研发创新平台。四是实施“智造示范”工程。瞄准全球技术变革趋势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建设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特色智能系统集成以及人工智能服务机器人等三大产业示范基地。至2025年,园区内机器人相关企业不低于300家,产业规模突破800亿元。

2、高质量打造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加快实现功能提升、要素集聚、融合示范,形成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的“强磁场效应”,打响“北上海”生物医药品牌一是强化规划引领。统筹罗店、富锦工业区、宝工园片区三大核心区产业布局,整理出约3平方公里新增产业空间,确保生物医药产业用地。二是加快龙头项目建设推进上药宝山超级工厂、威高上海医疗产业园、宝济重组蛋白药物产业化项目、国盛生物医药产业园、索灵中国IVD生产基地等重大生物医药项目建成投产,力争生物医药产业2025年产值达到300亿元。三是持续打造产业生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的思路,由政府牵头设立产业发展引导母基金,撬动2-5倍的子基金规模,同时,推动国盛等大集团大企业共同设立规模不低于10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强化产融联动效用。通过建立一支专业园区管理队伍、培育一批生物医药产业智库支持,组建一个“上海市生命健康产业(成果转化)联盟”和“宝山区生命健康产业协会”助力、完善一套政策扶持,不断加快集聚创新要素,增强产业发展活力,打造一个集研发、生产、服务、配套于一体的现代化生物医药产业园四是打响北上海生物医药特色品牌主办或承办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主题的高端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行业领导、风投机构及国内外相关知名企业参加论坛,对外发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进行主题招商推介。建设规划展示馆,以富有创意的互动展示方式为手段,对宝山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进行全方位展示,发挥展示馆对外宣传展示的窗口作用。

3、高起点发展超能新材料科创园。着力聚焦超碳、超导、超硅等前沿领域,积极推动园区由“制造”为主导向“制造+研发+服务”复合功能转变,打造具有较高品牌识别度与影响力的“国际超能谷”。一是加快存量空间盘活。推进低效用地退出,实施土地空间腾挪,确保园区优质项目的土地供应。实施临港新业坊城工科技公司等土地收储后再开发项目、上海联东金卓投资有限公司等土地使用权转让项目盘活、海翔敏金属制造有限公司等盘活调整项目、上海汉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自身转型升级项目。二是打造地标性产业综合体。选择园区交通便利的区域,集中建设总部大楼、创新成果展厅、开放共享空间等功能设施,打造集新型研发、创意办公、综合商务于一体的地标性产业综合体,增强区域的可识别性和显示度。三是推进“明星”项目建设,提升超能新材料科创园、

上海石墨烯功能型平台、上海高温超导产业基地等带动辐射功能,加快上海汉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申和二期)、科勒工业4.0智能化工厂、索灵IVD生产基地、衡道病理医学诊断中心等项目建成达产。四是完善园区配套环境,加大区域道路交通优化建设,加强园区精细化管理,依托临港城工科技绿洲等载体,配置一定的商务商业、休闲娱乐、文化创意等城市功能业态,进一步推进产城融合。强化新基建布局,全面提升园区宽带网络、高速移动通信网络和无线局域网等信息基础设施的配置水平。

(二)构建2+4+8+N产业园区发展体系

一是打造“两大”标杆型重大板块。南大地区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与智能装备、生态节能环保、精准医疗、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技术服务业等产业,聚焦总部集聚区、研发策源地、平台创新中心等价值链高端业态,建设无人驾驶应用示范基地、“AI+商用示范场景等,积极构建产业融合、智慧共享、配套完善、环境宜人的能够代表上海未来参与全球竞争的智能城市AI-City吴淞工业区围绕智能硬件、邮轮服务、新材料、生物医药、文化创意、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定位于价值链高端环节,瞄准产业发展前沿领域,集聚一批与城市副中心定位相匹配的总部经济、研发设计、运营结算、高端制造、商业商贸等高端业态,充分利用工业历史遗存和区位优势,大力吸引有发展潜力的价值链高端企业集聚,打造集产城融合、功能复合、中心聚合、空间围合、机制竞合为一体的开放式、多功能、生态化和智慧型的吴淞创新城二是建设4大重点工业园区,含3大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宝山工业园区。宝山工业园围绕打造“北郊”品牌的目标,以中船邮轮、上海医药、上汽等一批大集团为龙头,重点发展邮轮配套、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命健康三大主导产业,推进上海国际邮轮产业园、华域汽车创新园、北郊未来产业园等载体建设,加大高端制造、总部研发、综合保税等功能布局和产业链塑造,建设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承载地和代表先进制造业高端水平的产业基地。三是培育8大产业区块。月浦镇(含月浦工业园区)以新材料、智能装备、现代物流为主导产业,打造由蕰川路产业发展带、月罗路产业发展带、月浦工业园区(北区)、月浦工业园区(南区)构成的“两带两区”产业发展格局。杨行镇(含杨行工业园区)以高端智能制造、新材料 、 人工智能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产业,打造由一号创新带、吴淞创新城(杨行部分)、杨行工业园构成的“一带两园”的产业发展格局。罗泾镇依托罗泾全国特色小镇建设,以现代物流、智能制造、生态休闲旅游为主导产业,打造由沿江生态休闲旅游带、智能制造产业园、长江口创智产业园、高端冷链物流产业园构成的“一带三园”的产业发展格局。大场镇以现代家装设计、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人工智能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产业,打造信息服务业、现代家居家装设计产业、智慧商业等三大产业集聚区。高境镇围绕“高境科创小镇”建设目标,以人工智能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及生物医药、科技金融为主导产业,打造以商业商务集聚区、科技金融集聚区、科教产业集聚区、文创产业集聚区、殷高西路-殷高路产业发展带构成的“四区一带”的产业发展格局。淞南镇以文化创意、建筑科技、人工智能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金融衍生为主导产业,打造以长江南路商贸中心、3号线沿线、长江西路沿线、江杨南路沿线构成的“一心三线”的产业空间布局。庙行镇以平台经济、金融衍生、总部经济为主导产业,打造“一带一轴”产业发展格局,以互联网平台为主的蕰藻浜沿线产业发展带,以金融衍生为主的共和新路产业发展轴。航运地区(淞宝、张庙)以邮轮产业配套、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及硬件、产业+互联网、文化创意为主导产业,着力打造以滨江邮轮产业发展带、1号线发展轴、3号线发展轴、互联网创新实践园、邮轮配套产业园、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园构成的“一带两线三园”产业布局。四是做强“N”个新兴产业载体。推进复旦科技园、同济创园等一批大学科技园区;推进南大未来智慧城、吴淞创新城,建成一批优秀科技园区;推进智慧湾科创园、中成智谷、长江软件园、华滋奔腾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复旦高技术产业基地、智力产业园、临港新业坊、同济创园、中设科技园、新杨湾、联东U谷、金地置业、三邻桥、经纬荟、国际总部研发基地、泰迪活力小镇、龙盛湾文创园、北郊未来产业园等一批特色载体建设,力争再增加1-2个市级特色产业园。

(三)打造环上大科技创新圈

围绕宝山打造“国际邮轮之城、智能智造之城”战略,通过区校联动,发挥上海大学在创新策源和人才集聚方面优势,依托宝山空间资源和应用场景,强化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围绕新材料、医疗器械、智能制造与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等重点领域,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快领先技术成果实现转化和产业化;围绕产业技术需求,建设石墨烯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先进功能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医工交叉研究院、人工智能国家协同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组织,助力产业能级提升,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宝山“千百亿”产业集群发展。按照整体规划、重点突破、逐步拓展的发展思路,统筹布局环上大科技创新圈空间和功能。以大场镇、城市工业园、南大生态智慧城为核心区,通过辐射带动,逐步拓展至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机器人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以及吴淞创新城等重大板块,规划面积达57平方公里,营造创新要素集聚、产业生态完善、制度创新示范、成果转化高效的生态环境,打造符合科技成果转化规律和新兴产业发展规律、“政产学研用资”紧密结合的一流环高校经济圈,形成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城市社区相融相伴、共生发展的良好局面,成为上海科创中心重要策源地,打造经济规模千亿级的产业创新高地

(四)培育发展十大千百亿产业集群

围绕“国际邮轮之城”“智能智造之城”的战略定位,宝山主动对接国家和上海战略,从最有条件、最有优势领域入手,打造以邮轮经济为特色,新材料、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及生命健康为支柱的“1+4+X”主导产业发展体系,力争形成邮轮经济、新材料、机器人及智能硬件、建筑科技、平台经济等5个千亿级规模和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产业、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5个百亿级规模的主导产业集群

 

感谢您为我们提出的宝贵建议,我们将不断保持沟通,做好服务,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会同区发改委、区科委等相关部门,以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统筹推动宝山产业园区特色化发展。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关注、关心我们的每一个进步,继续给我们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

 

 


  • 文件预览

  • 附件下载

  • 相关文章

当前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