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25年区水务(海洋)工作要点》的通知_公开目录_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关于印发《2025年区水务(海洋)工作要点》的通知

信息来源: 区水务局 发布时间 2025-04-23
【字号
  • 所属类目: 公开目录
  • 主题分类: 水利
  • 体       裁: 通知
  • 发布日期: 2025-04-23
  • 发文字号: 宝水务〔2025〕4号
  • 发文日期: 2025-04-11
  •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 机构名称: 区水务局

 

局属基层各单位、机关各科室:

现将《2025年区水务(海洋)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望结合工作实际,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和十六字治水思路,紧紧围绕建设一地两区战略定位,全面贯彻落实八届区委九次全会精神,圆满完成宝山水务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不断推进新阶段宝山水务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宝山区水务局

                                       2025411

 

 

2025年区水务(海洋)工作要点

 

2025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是谋划好水务十五五”规划、深入推进宝山“北转型”的关键一年。区水务局(海洋局)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和“十六字”治水思路,紧紧围绕建设“一地两区”战略定位,全面贯彻落实八届区委九次全会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底线思维,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创新发展,实现水安全更加韧性、水环境更加美丽、水生态更加宜居,奋力谱写宝山治水管水事业新篇章。

聚焦科学谋划布局在推进水务海洋跨越式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一)高质量完成区水务海洋“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全面梳理总结宝山水务海洋“十四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坚持规划引领、前瞻布局,开展实地调研,召开专题座谈会,科学分析“十五五”期间宝山水务海洋发展的形势任务,围绕总体原则、重点任务,完成宝山水务海洋“十五五”规划编制,将水生态优势转换为区域发展优势。

(二)重点推进大吴淞(重点更新区域)相关专业规划。配合大吴淞开发建设,结合已批复的大吴淞专项规划完成雨水排水、污水排水、供水、水利专业规划编修。优化区域防洪除涝规划格局,配合流域机构推进流域防洪、长江口综合整治规划修编。做好重点地块水务建设项目储备,匹配科创中心主阵地功能定位,协调推进重点水务项目落地、建设。

(三)有序推进排水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梳理我区拟移交设施设备、人员和现阶段经费保障情况,督促相关镇梳理自管排水设备量以及自管设施养护企业情况,积极做好信息收集、底数排摸等基础工作;同时充分与市城投集团沟通对接,研究制定我区实施方案,确保我区排水体制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二、聚焦安全度汛目标,在完善防汛防台体系机制上取得新突破

(一)完善防汛防台体系机制。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完善应急指挥体系工作方案,进一步做实区级联合防汛办工作模式。强化多方协作、运转协调、指挥高效的防汛应急联动模式,巩固提高基层单位“六有”防汛能力建设。修订完善2025年防汛防台专项预案,推进防汛应急指令手册等相关机制建设。健全防汛隐患排查闭环管理机制,推进防汛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走深走实。

(二)夯实防汛防洪基础设施。协调推进吴淞江工程(上海段),基本建成新川沙泵闸并发挥防洪调度功能。持续开展消除积水专项行动,督导落实全区地下空间、下立交等防积水措施。持续推进泰和污水处理厂段、新华造纸厂段、荻泾水闸段等蕰藻浜专项堤防维修工程以及宝山区石洞口客运轮站上游段—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一电厂段海塘岁修工程建设。加快北泗塘水闸外移重建,年内完成工程进度58%。

(三)强化决策支撑能力建设。按照“分类排查、分级管控”的原则,落实“四早五最”要求。加强“测、报、防、抗、救、援”各环节衔接管理,研究防汛专项指挥部“六组”任务和分工。推进防汛抢险物资“前置”和社会面应急物资和力量的统筹机制,加强全区应对重特大灾害的防御应对和防汛抢险处置能力。召开汛中暴露问题专题分析会议,细化深化防汛防台预案措施,努力实现全区“安全度汛”的年度目标,确保城市安全运行。

三、聚焦幸福河湖建设,在深化河长制工作实效上取得新突破

(一)持续深化工作基础。制定下发年度工作要点和水环境治理任务清单定期召开年度河湖长制工作会议。强化区镇两级河长办能力建设,组织年度河长培训尤其是一线河长及民间河长培训,压实各级河湖长政治站位和履职尽责意识。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六大任务,完善河长制工作考核、河长设置、巡河、通报、及河长公示牌动态更新维护等制度,定期发布河长制工作月报、水质预警工作提示。

(二)全面开展专项督查。以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为契机,扎实开展跟踪督“回头看”,确保整改问题不反弹、不回潮。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约谈问责警示效应继续开展区镇两级联合督察、巡河行动。深化巡查问题督导、跟踪、问效,发挥河长制工作月报、督查通报及年度河湖长制考核指挥棒作用,对履职不力的情况进行追责问责并予以媒体公开曝光。

(三)始终坚持从严监管。坚持以水质论英雄持续做好河湖水质“红黄蓝”三色管理预警工作,继续开展市、区镇级河道水质监测考核断面预警监测村级河道和其它河湖全覆盖监测完善河湖长效管理考核细则,定期开展全区河湖及农污设施季度年度考核继续压实压牢市场化养护企业“四项”职责,发挥其专职河长职能完善“河长+”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行刑衔接、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作用。

四、聚焦区域转型发展,在提升水环境水生态品质上取得新突破

(一)骨干河道整治和清洁生态小流域建设。加快推进市水利专项任务建设,计划完成10公里河道整治任务,进一步畅通蓝网主脉络。加快协调推进沪渝蓉高铁上海段(宝山区)沿线配套河道整治工程,力争2025年内全部开工,缓解区域防汛压力。同步推进老百姓身边的幸福河湖建设,年内完成罗泾镇潘桥村等、顾村镇老安村等2个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配套河道整治强化示范引领,创建2个生态清洁小流域示范点、2个水美村庄、1个水美社区、1个沪派特色水乡,启动上海大学水美校园配套河道整治项目。

(二)扎实推进水务重点项目建设。以督察整改为抓手,聚焦中央环保督察以及长江经济带警示片问题整改区域,全面落实整改工作。持续推进排水系统建设,按计划实现上钢一厂、宝杨东排水系统开工,为吴淞创新城转型开发夯实基础。加快推进初雨调蓄设施建设,确保真大、宝工北等初雨调蓄池项目及早建成并发挥工程实效。积极配合推进合流污水一期复线等工程建设,做好协调工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三)不断夯实雨污普查整治成效全力推进重点问题区域、特别是中央环保督察披露问题区域的雨污混接整治工作,确保按计划完成达标验收。持续对接并指导各街镇推进无证排水用户办证以及其他排水户的信息登记备案工作,推进各街镇、区房管局开展住宅小区内部溯源排查,完成整治销项任务。研究制定网格化管理、专业化运维、周期性巡查机制,阶段性开展雨污混接整治“回头看”专项行动,防止混接返潮。结合雨污混接普查成果,全力推进城镇雨、污水管网检测修复,同步督促各镇同步开展自管排水管网结构性检测工作,落实管道结构性修复和检查井修复。

五、聚焦人民城市理念,在推进水务高效能治理上取得新突破

(一)水务行政审批。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持续优化局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内部工作流程深化“三集中三到位”,加快政务服务线上线下高度融合,切实提升窗口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推出频事项帮办微视频,降低“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等高频事项办件难度,继续推进线下领导干部帮办制度进一步提升企业群众办事的感受度。持续推进宝山区水务海洋政务服务办理全方位“在线”真正实现“一网通办”。

(二)水务行政监督执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要求,实现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与水行政管理有机衔接,大力推进水行政执法协作。加强与区城管执法局沟通协调,完善水务行政执法事项衔接工作制度,建立涉水违法案件移交机制,确保涉水违法行为处置及时有效。探索新形势下水务行政监管工作模式,不断提高监管效能。

(三)水务工程安全质量监管。坚持“强监管、补短板、出亮点”,聚焦突出问题,重点开展建设领域深基坑、高坠、物体打击等常见问题专项检查完善水务安全质量管理体系,落实安全质量制度,强化参建单位责任主体,进一步加强水务安全重点和工程质量监督力度。加强水务在建项目安全质量日常监管,组织安全质量“四季”大检查,开展“安全月”“质量月”主题活动。创新工作方法,着力党建和业建融合,形成安全质量监督行业品牌,持续推进“五化六型”班组建设,不断提升水务工程项目质量监督效能和监管水平。

六、聚焦水务精细化管理,在增强行业管理服务能级上取得新突破

(一)海洋管理。加强对辖区海域内重点部位、重大建设项目联合巡查有效遏制海岸区域内各类违章搭建等违规行为。积极配合重大海洋产业项目落地,做好行业指导和协调工作。广泛开展“世界海洋日”宣传活动,提升全民爱海护海意识。

(二)水文保障。推进入江入海水文测站建设,新建新石洞闸(内)站,按时完成“十四五”水文测站建设任务。加强基本站和水情遥测站维护管理,开展流量站和咸潮监测站的率定维护,开展水文测报工作,为各级防汛部门提供科学数据支撑。继续开展市、区、镇和村级河道水质监测工作,加强国、市考水质断面预警监测,加强建成区河道和农村地区易反复水体监测,加强区域水质状况分析,不断提升水文服务保障能力。

(三)水务安全生产。深入贯彻安全生产工作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和上级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和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建设,构建责权清晰、任务明晰的水务系统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组织领导,定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加强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全面夯实水务项目工程建设、设施运行、防汛防台工作安全基础。

(四)水务精细化管理。深化水闸标准化管理,推行水闸标识标牌等定置化建设,打造“精品水闸”,树立区域水闸行业标杆。加强排水管网测绘系统、泵站数据接入等信息化平台建设,深化市区排水设施联动管理机制完善排水设施养护考核机制,细化管理考核办法,全面开展排水管网及设施检测、修复。加强对区交建中心、各镇管养设施的行业监管,开展区级对非区管设施的养护抽检工作,进一步提升水务行业管理水平开展小区出门井实时监测设施安装试点,做深做细小区雨污混接改造长效管理。

(五)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持续深化供水用水工作,积极配合推进原水西环线、库管连通及老旧管网改造工程配合市级部门积极推进2000年以后建成小区二次供水改造项目,提升用水品质。开展取水管理巩固提升行动,提升取用水事中事后监管水平。完善水权交易配套工作,保障各行业水资源供给和高质量发展、生态安全的用水需求。提高非常规水源利用量,推动有条件的园区、企业开展雨水集蓄利用、再生水利用、工业水重复利用等水循环利用设施建设。

(六)其他管理工作。继续抓好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处工作,提升热线工单实际解决率、市民满意率。创新机制、畅通渠道,全面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工作,2025年度政务信息公开率达100%。夯实信访工作业务基础,积极开展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有效化解信访矛盾,不断提升信访工作法制化水平。强化保密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制度,增强保密意识,杜绝失泄密事件发生。坚持分类施策和统筹推进相结合、重点落实与全面推进相结合,认真做好区“两会”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加强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注重电子档案、实物档案积累。

(七)行政效能建设。全面推行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深化行政职能转变,健全完善监督机制,确保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持之以恒正作风倾情力惠民生,勤勉扎实解难题,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构建高效电子政务平台,坚持以百姓心为初心,以自己的服务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当前页二维码

政策咨询

  • 咨询部门*

  • 手机号码*

  • 姓  名*

  • 邮  箱

  • 标  题*

  • 内  容*

  • *

    验证码
  • 是否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