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9D052做大做强产业创新中心 促进我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答复_区级提案结果公开_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关于9D052做大做强产业创新中心 促进我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信息来源: 区科委 发布时间 2025-07-01
【字号
  • 所属类目: 区级提案结果公开
  • 主题分类: 科技
  • 体       裁: 其他
  • 发布日期: 2025-07-01
  • 发文字号:
  • 发文日期: 2025-07-01
  •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 机构名称: 区科委

农工党宝山区委“关于做大做强产业创新中心 促进我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政协提案(9D052号)已收悉,我委认真学习研究,并做以下答复。

区科委坚决贯彻区委、区政府战略部署,加快落实《宝山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锚定创新药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积极应对复杂市场环境,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产业发展稳中有进

目前,我区生物医药企业数量超过430家,规上企业70家。2024年,规上企业总营收近120亿元。从产业集群看,通过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条,初步形成3+2+N细分赛道产业集群。3即依托复星诊断、索灵诊断、北昂医药、朝晖药业、惠永制药、信联药业、雄博精密、蒂螺维珍、同科林等企业,集聚形成体外诊断、化学药物、眼科视光310亿规模产业集群。2即依托速诚义齿、汉缔医疗、惠而顺、埃尔顿、英威思、爱尔博微视等企业,形成口腔器械、介入器械25亿规模产业集群。N即围绕艾博、蓝鹊、宝济、银诺汉氏、优卡迪等企业,培育发展新型疫苗、重组药物、细胞治疗N个亿元规模产业集群。

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从空间分布看,罗店镇重点布局发展创新药及临床急需的高端仿制药、细胞和基因治疗、医药外包服务等领域,以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作为核心承载空间,建成国盛产投一期、镖荣地块一期、MAX科技园一期等载体。高新区作为高端医疗器械承载区、合成生物转化区,同步发展AI+生物医学及疫苗和体外诊断领域,正加快汉氏联合综合性细胞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联东生命健康谷等一批生物医药智造空间。月浦镇重点聚焦精准医疗领域,加快打造精准医疗产业园。杨行镇积极引进上海澄穆创新产业中心项目,规划建立集研发、检测、生产等多功能的化妆品创新平台。顾村镇集聚一批口腔齿科器械企业,并引进同科林、蒂螺医疗等眼科视光企业。高境镇、吴淞街道等街镇发挥区位优势,承载批发零售业、服务业企业,集聚国药器械、润达榕嘉、承葛生物、卫医药业等头部企业。

根据农工党宝山区委提出的关于做大做强产业创新中心 促进我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我委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推动产业融合。

)优化专业孵化服务效能。

聚焦平台建设,依托环上大、环复旦等大学科技园载体及共享实验空间,链接多维度人源化鼠药物评价平台、高端药物研发仪器平台、药物临床试验平台、药物中试及规模化平台等专业化公共技术平台。鼓励引进高质量孵化器,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布局一批“楼上创新、楼下创业”的专业孵化器,依托南大合成生物产业园,推动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实体化运行,加快建设共享孵化平台,完善全链条孵化加速体系。

(二)强化协同攻关与成果转化

推动产学研医协同攻关。围绕创新药物、高端器械、精准医疗等细分领域,支持链主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主体组建创新联合体,深化与交大医学院、复旦药学院、上大医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等高校院所以及市级重点医疗机构合作,加快突破AI药物设计、高通量测序、基因编辑、药物递送、脑机接口等底层关键技术。促进临床创新成果转化加强与瑞金、九院等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单位对接,强化项目挖掘与概念验证能力,推动开展技术与市场验证,结合宝山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基础,加快创新医疗器械和生物医用材料等临床成果转化

(三)深化创新联合体国家改革试点

纵深推进国家创新改革试点任务,持续深化“政府引导-链主牵引-高校支撑”三位一体协同机制,构建“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联合攻关模式,加快产业底层技术突破和行业领军企业培育。聚焦主导产业联合攻关,靶向攻坚生物医药等核心产业领域,放大科技领军企业创新策源优势,以“揭榜挂帅”机制为牵引,协调各主体联合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强化本土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创新构建“政策包+服务包+场景包”三维赋能体系,打造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的协同创新网络,支持骨干企业集聚创新资源、提升产业链整合能力,从“区域骨干”成长为“行业领军”。

(四)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

聚焦创新资源集聚平台、重点企业、优势产业和高新主体等关键领域,系统整合科技政策资源,提升政策精准性与系统协同性。加快落实科创30条政策。按照《宝山区加快建设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聚焦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等创新主体建设,有效助推宝山区科创活力不断释放、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经济规模稳步增长。打造一流科创营商环境。健全梯度培育、精准辅导、持续激励机制,创新工作举措,畅通政策申报渠道,健全法制化水平,激发市场活力,提高政策集成和政策效能,为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 文件预览

  • 附件下载

  • 相关文章

当前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