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金凤委员:
您在宝山区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下如何提升老百姓医疗安全感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区卫健委领导高度重视,并召集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疾控中心以及委医政科等相关部门专题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有诊问:打造15分钟居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咨询点,强化医疗资源区域协同
1、全区共有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布于12个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开展社区科普宣传,包括新冠病毒感染的预防、诊治,预防接种等科普信息。社区开展科普宣传的方式有海报、宣传栏,电子屏,宣传手册,社区讲座以及微信公众号推文等。
2、针对社区居民个性化的咨询,全市建立了家庭医生制度。签约居民可以通过家庭医生及时准确了解到专业信息,并享受个性化的服务与健康指导。
二、关于有药用: 打通社区居委人口医疗网格化管理 ,药比“病”先到手
一是进一步加强基层新冠病毒感染者医疗服务救治能力,使用小分子药物、激素等确保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基层第一时间得到救治。抗病毒及对症治疗的西药各级医疗机构至少储备7-10天的量。二是发挥中西医药防疫优势特色,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中医防疫特色门诊,分别对症老年人、儿童易感人群等提供扶正抗疫方、成人预防方和儿童中药代饮方,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
三、关于有医看: 落实提升基础医疗机构软硬件水平,必要的设备和物资储备,加强重症医学资源配置和队伍建设,吸纳优质的民营医院
一是规范开设发热诊疗哨点和门诊。全区1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哨点诊室周一至周日提供发热诊疗服务,并有8家二三级医院和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24小时发热门诊服务。疫情期间,及时上线数字发热地图、补液地图和氧疗地图,让居民在短时间内能获得轻症救治的最优选项。二是病床延伸至家庭。为满足居家患者治疗需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符合条件的患者建立家庭病床,依托“移动家庭病床”项目特色,提供远程访视、远程会诊、远程监护、自助查询、智能提醒、健康宣教、24小时响应等更便捷、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以满足患者多元化的需求。
下一步我委将根据《宝山区卫生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进一步丰富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供给,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提升居民群众的医疗安全感。
多年来,您一直关心着宝山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并为宝山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再次感谢您对宝山卫生事业的关心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