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代表团卞美娟、赵振坤、周亮、张瑾等代表:
感谢你们对我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关心,你们提出的闭会件第003号建议已收悉。对该建议,我局高度重视,并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讨论,现答复如下:
为解决部分老年人对助医陪诊的需求,市民政局、市卫健委联合出台了《上海市老年人助医陪诊服务试点方案》,方案发布后,宝山区民政局第一时间联系市民政局,申请加入陪诊服务试点,并上报《宝山区老年人助医陪诊服务试点方案》,得到了市民政局响应,同意宝山区一起加入陪诊服务试点。
一、试点目标
通过试点,发展一批规范提供陪诊服务的养老服务机构和陪诊师队伍,以解决困难老年人就医无人陪同,以及就医不专业、排队费时、环境不熟悉、行动不便等难题;探索形成老年人助医陪诊服务流程、收费机制和监管举措,总结提炼相关工作规范标准,推动本区老年人陪诊服务规范发展。
二、试点对象
1、 宝山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的困难老人, 确保这些老年人在就医过程中得到必要的帮助和陪伴。
2、在宝山区养老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护理员,内设医疗机构护士,以及老龄专业社工、养老顾问等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中,招募培训不少于100名的陪诊师,提升陪诊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确保他们能够为宝山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助医服务。
三、试点任务
(一)夯实试点基础
1、细化陪诊服务内容。针对辖区老年人多元化陪诊服务需求,由养老服务行业协会认证的专业陪诊师提供全程1对1陪同就医服务,服务内容包含:预约挂号、陪同就诊、取药、手续代办、整理医嘱等全流程的陪诊服务。同时,陪诊师应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心理需求,提供必要的关怀和支持。
2、发展专业陪诊队伍。在相关行业组织的支持下,积极发动养老服务机构的护理员、以及老龄专业社工、养老顾问等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参与陪诊师试点培训,培养不少于100名经过培训合格的陪诊师。3月24日,上海市陪诊师培训启动会在宝山区人才学院分会场同步直播。区民政局相关部门负责人、首批百余名学员共同参加开班仪式。第一批陪诊师将于6月5日至6月13日完成所有培训课程,通过系统化课程与实践,为老年人提供更安全、优质的助医服务。
3、打造优质培训课程。为了进一步规范陪诊行为、切实维护好老年人合法权益,邀请上海高校教师和医疗、养老等行业知名讲师授课。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相结合,涵盖陪诊服务流程、医疗机构就诊流程、陪诊服务规范、老年心理学、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培训,提升陪诊师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确保他们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建立管理机制
1、加强工作协同。探索陪诊师与门诊服务台、院内志愿服务活动之间的对接沟通机制,提供就医流程等方面的指引,为开展老年人助医陪诊服务增加便利。
2、探索对特殊困难老年人的保障机制。将专业陪诊服务纳入本区养老服务补贴服务内容,做好低保、低收入等困难老年人的兜底保障。在试点期间,我区将通过社会公益慈善资源,结合购买服务的形式,为需要陪诊服务的老年人,以低偿、普惠的价格,提供一定的资金资助和服务支持。
①对享受本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的老年人,在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时限内申请陪诊服务,费用全免;在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时限外申请陪诊服务,陪诊费用减免50%。
②对不享受本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的老年人,以普惠的价格,提供相应的陪诊服务。
3、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开展陪诊服务的机构需和老年人或其监护人签订服务合同,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应当签订相关合作协议,明确各方权责。通过引入责任保险、建立应急预案等方式,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保障服务主体合法利益。通过组织开展陪诊服务质量监测,加强服务数据、服务质量评价的采集和分析运用,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探索建立投诉举报处置等工作机制,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四、根据您的建议,我们将结合《上海市老年人助医陪诊服务试点方案》,进一步对我区的老年人陪诊服务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领导,提前部署,保障服务顺利开展。高度重视老年人助医陪诊服务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小组,提前制定服务方案,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全面推进宝山区各街镇辖区内开展助医陪诊服务,确保实现阶段性工作目标。
(二)搭建平台,多方联动,各条线强化责任担当。按照本方案要求,整合医疗机构、培训机构以及第三方专业力量等多方资源,形成推动老年人助医陪诊服务快速发展的工作合力。在试点过程中积极探索创新,总结典型经验,密切和各类媒体配合,充分发挥媒体矩阵的网络宣传媒介作用,充分利用社区公告栏、宣传手册、线上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多种渠道,全方位宣传助医陪诊服务的内容、优势及预约方式 。持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进一步扩大服务的覆盖面和标准质量,让真正需要帮助的老年人切切实实受益。
(三)及时总结,扩宽思路,努力做好评估优化工作。会同区卫生健康部门定期评估工作进展情况,认真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研究解决。推动建立健全老年人助医陪诊服务的长效机制,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爱民”的理念,真正把好事做好、实事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