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宝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社区服务中心强基增能三年行动计划制订情况汇报_公众参与-草案及解读_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关于宝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社区服务中心强基增能三年行动计划制订情况汇报

信息来源: 区卫生健康委 发布时间 2022-11-25
【字号
  • 所属类目: 公众参与-草案及解读
  •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
  • 体       裁: 其他
  • 发布日期: 2022-11-25
  • 发文字号:
  • 发文日期: 2022-11-25
  •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 机构名称: 区卫生健康委


 

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推动基层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根据《上海市卫生健康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宝山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区卫生健康委结合宝山区实际,起草了《宝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强基增能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接下来将广泛通过专家评审、座谈论证和全区卫生系统范围的意见征求,不断完善规划内容。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制订过程

《三年行动计划》的制定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树立大健康、大卫生理念”“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以及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的提现。区卫生健康委在全面解读上海市卫生健康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宝山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后,以健康为中心,以基层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中西医并重,优化卫生资源布局,故制定《三年行动计划》,旨在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档升级,构建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的优质高效卫生健康服务体系。认真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群众服务需求和提高服务质量为核心,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水平。

二、《宝山法治政府规划》主要内容

宝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强基增能三年行动计划》共4大方面。

(一)总体要求:全面阐述了制定本计划的指导思想,围绕5大基本原则展开。

(二)计划目标:通过该计划,进一步健全服务网络,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三)主要任务:旨在通过3大方向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功能布局,配齐配强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实力,并通过分解任务、细化目标,逐步实施完成三年计划。

(四)保障措施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按照既定工作目标及任务,加快推动实施。

宝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强基增能三年行动计划》的制定,为我区未来三年的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确立了目标。我们将在每年的建设工作要点中,将规划提出的任务进一步细化、分解、分层实施,并通过督办、督查予以落实落地,力争在三年后全面实现目标任务。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抓紧修改完善,并按程序报批印发。


宝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强基增能三年行动计划

(征求意见稿)

 

根据《上海市卫生健康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宝山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22年度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推动基层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特别是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树立大健康、大卫生理念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以健康为中心,以基层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中西医并重,优化卫生资源布局,利用三年时间,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档升级,构建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的优质高效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按照健康宝山建设要求,认真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群众服务需求和提高服务质量为核心,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水平。

(二)基本原则

1、资源统筹,系统推进

以区域为单位,以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为目标,按照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要求,统筹不同区域、类型、层级的医疗卫生资源,以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提升能级为重点,缩小服务半径,让群众就近获得系统连续的卫生健康服务。

2、问题导向,精准施策

以基层卫生短板、弱项问题为导向,坚持底线思维,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科学精准确定目标,精准补短板,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3、医防融合,协同发展

统筹提升区域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能力,强化医防在机制、人员、信息和资源等方面协同,主动融入和实施健康宝山建设,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群众提供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一体化的综合服务。

4、中西医药,优势互补

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坚持中西医协同发展,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发挥各自优势,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促进中西医结合,共同为群众健康提供保障。

5、深化改革,创新发展

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深化与知名高校、顶尖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合作,构建医学学科和人才高地,打造基层卫生服务品牌。

6、专业拓展,服务延伸

根据《关于加强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的指导意见》(民发[2021]11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拓展社区卫生专业业务,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社区治理中的平台作用,促进服务功能向社区服务综合体延伸。

二、计划目标

2025年,达到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健全,服务设施更加完善,人员配备更为合理,学科建设初见成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服务管理更加规范,能够提供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多发病、常见病的中西医药服务,较好地满足城镇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

1、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坚持政府主导,科学合理规划设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织牢织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2、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加强住院功能建设;提升检验检查服务能力;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3、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加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能力,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保障人民群众公平均等享有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三、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功能布局

1、深化“15 分钟健康服务圈建设

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根据《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与建设指导标准》的要求,每个街镇设有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住人口超过10万的,每新增5-10万人口,增设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分中心;服务人口在10万以内,服务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的街镇,合理增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分中心。

2、打造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根据《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与建设指导标准》的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面积标准不低于每千人80平方米,服务人口少于5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面积最低不少于4000平方米。对于目前尚未达到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祁连、高境、盛桥等,结合区域卫生规划、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规划等,按各街镇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分类规划,以功能落实为目标,以资源共享为方式,利用三年时间进行改造。

(二)配齐配强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

1、人员配置

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总数648人,每万服务人口注册全科医师数为2.9人,根据《关于推进本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到2030年全市常住人口全科医生配置达到4/万人的要求,尚有近470人的缺口。根据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区申报要求,全市常住人口中医类别全科医生配置达到0.6-0.8/万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类别医师占本机构医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25%。加强对基层单位人才队伍建设考核,落实主要领导负责制,并纳入年度考核。力争三年全区实现年均净增全科医生(包括中医全科医师)50人以上。

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医师总数242人,每万服务人口公共卫生医师数为1.08人,根据《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指标》每万名居民配备1.5-2.5名公共卫生医师的要求,尚有90人左右的缺口。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实施平战结合,充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人员队伍,日常承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与管理职责的防疫人员,战时作为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

2、人员结构

2021年底,全区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全科医生648人,护理1097人,公共卫生医生242人,其他人员860人。全科医生与护理的比例为1:1.69,公共卫生医生与全科医生比例为1:2.67,其他人员占全科医生、护理和公卫医生总数的43.35%

根据沪卫基层(20159号文《关于印发《关于完善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岗位管理的实施意见(实行)》的通知》精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与护士的比例至少达到1:1.5,公共卫生医生与全科医生比例不超过1:3,药剂、检验、影像、专科医生和信息、财务等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管理和其他人员等不超过全科医生、护理和公卫医生总数的30%。利用三年时间,转换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完善岗位管理制度,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结构。

3、人员能力

1)分层次有重点推进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培训。统筹规划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岗位培训与继续教育,优化培训项目,分层实施国家级项目、市级项目、区级项目。对全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培训实行质量控制,助力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提升。通过3年时间,基层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2)做强基层优势专科核心竞争力。围绕宝山打造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的战略目标,以新一轮(2022-2025年度)区重点学科建设为抓手,依托医联体优势资源,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扩大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力,推动基层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开展第二轮基层卫生服务品牌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组织管理,完善考核机制,优化品牌培育生态环境,在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一院一品的品牌优势,做到院有品牌、科有特色、人有专长。力争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一个特色医疗品牌,进一步畅通居民获得社区健康服务的渠道,精准有效开展居民健康管理,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3)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将广泛引进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完善重点优势专科、紧缺专业引进人才的分级分类奖励政策和考核制度。启动新一轮宝山区卫生健康委优青(育才)计划,采取导师制、个性化、工作与培训兼顾的模式,逐步培养一支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具有创新和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骨干队伍。启动首届优秀学科带头人(英才)计划,以领军人才带动优秀团队,促进区域医学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坚持科技与人才双轮驱动”“两翼齐飞,切实增强基层卫生创新实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推动成果转化应用,鼓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卫健委等各类课题研究和申报;鼓励市级及以上科技创新成果申报。

4、改革人员激励措施,提升岗位吸引力

多渠道培养引进优质全科人才,不断充实全科医生队伍。利用三年时间继续做好“5+3”定向委托培养,加强对高学历人才引进和全专结合人才的培养,提升卫生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

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基本形成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绩效工资水平,确保绩效工资分配向一线、关键业务骨干倾斜,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留住公共卫生人才。

(三)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实力

1、加快社区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康复能力,以建设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为起步,在7家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的基础上,再建设2家示范性康复中心(吴淞、罗泾),广泛开展宣传与推广,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夯实社区康复服务网络,促进康复功能全面融入社区卫生基本服务,力争三年内基本实现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中心功能全覆盖目标,将社区康复服务与家庭医生签约、家庭病床、社区护理等服务紧密结合,为家门口社区健康服务赋能增效。

2、加快推进社区医院建设

根据国家标准,结合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新一轮功能提升与建设,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全专结合医防融合的相关工作要求,参照本市社区医院建设工作方案与评价标准,制定社区医院建设工作方案,积极申报社区医院建设,并协同区域性医疗中心,促进居民基本健康服务需求在区域内得到有效解决。

3、提升区域中医药服务能级

1)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让周边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中医药服务,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要求,结合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全面升级之际,在区内开展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工作,努力拓展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服务内涵,提供简、便、验、廉、效的中医药体验,增加居民幸福感。

按照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站的建设标准,淞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新二社区卫生服务站、顾村镇菊泉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保利社区卫生服务站、庙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共康社区卫生服务站三家成功创建2022年首批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项目。我区计划每年至少申报建设成功1家服务站,并加强对中医药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与运行的督导与评价,力求打造宝山最后一公里中医特色服务品牌,满足居民高品质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助力健康宝山建设。

2)申报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发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新时期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管理办法和建设标准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20221号)要求,深入推进全区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突出抓好基层中医药工作,发挥传统中医学在防病治病种的作用。

按照市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创建评审工作会议上的安排,我区计划三年内申报创建示范区。三年内,我区将统一思想,压实责任抓落实,各基层单位将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审工作方案要求为关键做好准备工作,及时补差补缺,责任落实到位,任务分解到位,争取申报创建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有效推动我区中医药工作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健康宝山贡献中医力量。

4、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

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丰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签约对象优先覆盖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和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患者。健全以签约服务质量、健康管理效果、居民满意度为重点的绩效考核机制,促进家庭医生团队依法依约提供基础性和个性化签约服务。

持续推进“1+1+1”组合签约,不断拓展家庭医生签约渠道,稳步扩大签约覆盖,到2024年,常住人口签约覆盖率达到45%推进以家庭医生为基础的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加强二、三级医疗机构对家庭医生的支撑,提高签约居民组合内就诊率,特别是签约社区的就诊率。大力推进互联网+”签约服务,开展家庭医生线上签约、健康咨询解答等服务。强化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长期照护居民签约服务,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延伸至功能社区,覆盖更多家庭。科学使用签约服务费成本经费,鼓励用于家庭医生助理的购买服务、相关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等。

5、开展社区护理中心与健康管理中心建设试点

根据市社区护理中心、社区健康管理中心建设标准,组织符合要求的社区开展标准化社区护理中心、健康管理中心试点工作。结合本市社区护理能力提升工作方案,制定宝山区社区护理能力提升工作方案,组织护理人员参加社区紧缺护理技术培训和"一专多能"社区护士培训,提升社区护理服务水平。结合健康管理中心试点,推进以签约居民为主要群体的标准化健康评估与针对性健康干预。

6、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宣传,重点做好签约老年人的充分告知,提升全区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通过信息化方式整合老年人当年在各相关医疗机构诊疗、体检结果,实施老年人健康管理。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探索增加社区可操作性的体检项目,增强老年人参加体检积极性。做好老年人检查结果反馈工作,切实发挥体检在疾病筛查和健康指导中的作用,提高老年人健康保健意识。

7、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探索平战结合,不断提升社区公共卫生预备队应急处置能力。坚持把能力建设和资源储备摆在突出位置,建立一套平战结合、平战转化的预警、响应和协调机制,时加强管理和预警,时避免过度防御和盲目部署,强化单兵装备配置和业务培训,切实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筑牢疫情防控坚固防线,完善公共卫生强基增能,形成纵向贯通、横向整合、平战结合的创新机制,打造一支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备队。通过提高社区公共卫生医师专业素养,提升基层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让社区公共卫生防控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最后一公里。目前已组建了154人的社区公卫预备队(54名流调队员组队负责流调任务和轨迹排查、100名流调队员负责密接流调),通过三年时间,在业务技能和实践锻炼等方面进行强化培训,不断提升社区公共卫生预备队应急处置能力。

8、持续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

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慢病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慢病管理。依托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全面推广慢病患者自我管理。注重慢病管理效果评价和运用,以高血压、糖尿病为切入点,探索开展慢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的临床效果跟踪评价,在此基础上,为慢病患者提供个性化精准服务。

9、不断推进常见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治

提高大肠癌筛查覆盖率,做实做细知情同意书签署、筛查登记等工作,对于符合条件的居民及时进行登记,录入大肠癌筛查数据库,居民大肠癌覆盖率2030年达到65%;提高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早诊率,开展基于社区人群大肠癌筛查模式的优化探索,做好危险度评估、便隐血试验检查、筛查结果判断等工作,优化常见癌症早发现早诊治流程,进一步加强医防融合,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与癌症筛查数据的共享机制,不断推进重点癌症的临床机会性筛查;提高肠镜检查率,加强对筛查阳性居民的跟踪随访,及时了解肠镜检测结果、病理诊断信息,并督促遵医嘱复查、随访,对于未接受肠镜检查者,督促其及时进行检查,阳性居民肠镜检查率不低于20%或较上年度增加10%及以上;提高大肠癌防治知识知晓率,利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公证号、社区通等新媒体,广泛开展大肠癌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动员,提高居民大肠癌防治意识和参与筛查服务的积极性,促进社会参与支持本项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完善医防融合、信息数据融合,提升癌症综合防制能力;探索常见癌种的早诊早治工作,推广肺癌、胃癌、肝癌等常见重点癌症的早诊早治模式;在高危人群中全面推广乳腺癌和宫颈癌等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

(四)改革管理机制,提质赋能增效

1、强化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

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机制,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和改进服务质量,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发挥绩效考核导向作用,引导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基层,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2、科技赋能,提质增效

1)推动信息化赋能基层。依托互联网医疗卫生健康数字管理平台,组建以健康为中心的数字化紧密型医疗卫生健康共同体,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满足居民家庭医生签约、上门入户特需医疗服务、慢病用药等多样化需求,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便捷医疗健康服务、按病种建设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

2)丰富移动家床服务内涵。根据《上海市家庭病床服务办法》和《宝山区移动家庭病床服务办法(暂行)》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家庭病床质控,统一质控考核,扩大服务供给。在前期移动家床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三年内实现全区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开展移动家床服务。加强家庭病床与居家安宁疗护、居家康复、居家护理等服务的融合,探索将移动家床服务与互联网+护理、长护险等服务相整合,家庭医生在评估过程中,既要关注评估的结果,又要关注评估人员的签约服务和状态等情况,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适宜的居家健康服务。

3)推进智慧健康驿站的规范化、高效化运行。根据居民需求,结合供给能力,利用三年时间逐步增加智慧健康驿站服务功能,探索将社区内其他公共服务功能深入融合,将智慧健康驿站打造为互联网诊疗服务场景。加强智慧健康驿站采集的居民健康数据的分类应用。依托区智慧健康驿站质控中心,开展季度质控分析,落实各街镇主体责任,保障驿站规范运行。广泛宣传推广,提高居民知晓度、利用率与感受度。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将基层卫生健康工作列入卫生健康事业的总体规划,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主体责任,明确任务分工,积极落实医疗资源布局、机构能力标准化提升、财政投入、人员编制、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政府责任,确保各项计划落实到位,多角度、全方位地推进我区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二)加快推动实施

按照工作目标和任务,在调研论证基础上,推动计划尽早落地实施。依托信息平台进行各项任务动态监测,及时掌握计划实施情况。根据进展情况,加强重点项目的督促指导,及时总结经验,优化项目内容。

(三)强化宣传引导

发挥街道、乡镇、社区宣传阵地的作用,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介,加大基层医疗卫生健康和家庭医生服务的政策宣传,使群众正确认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能定位和服务内容,引导合理服务需求,形成有序就医秩序。加强基层卫生健康文化建设,树立基层卫生健康形象,增强基层卫生广大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激发推动事业发展、服务群众健康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为促进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凝聚共识、营造氛围。

 

 

                                            上海市宝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85

 


 

                                                               


 


  • 文件预览

  • 附件下载

  • 相关文章

当前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