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宝山区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
2023年3月16日
宝山区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
营商环境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总体要求,持续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围绕“打造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的主战略,基于五年来营商环境优化和创新试点工作的成效和经验,为进一步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提升宝山的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特制定本行动方案。共23个方面47项工作安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要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重要指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以市场主体获得感为评价标准,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践行“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服务理念,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加快完善营商环境制度体系,注重提升市场主体感受度,深化重点领域对标改革,有效促进降本增效,为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激励支持创新创业、提升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二)主要目标
紧紧围绕国家、上海发展战略,聚焦系统集成创新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以科创、开放为根本动力,努力实现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着力补齐短板弱项,打造投资更便利、审批更效率、服务更规范、法治更完善的一流营商环境高地。
二、深化重点领域对标改革,提升营商环境竞争力
(一)提升市场准入退出便利程度
1.全方位推进企业登记全流程事项全程网办。依托企业登记数字化服务平台,积极推动企业设立、变更、注销全周期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开展企业高频证照变更联办“一件事”,优化证照变更与企业变更登记全程网办系统功能。(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2.实现“住所信息入库、企业无忧快注”。建立区级企业住所信息标准化数据库,实现一体化、格式化、规范化录入企业登记住所信息,在企业注册登记时直接调取,进一步通过数据赋能“减材料”、提效率,提升市场准入便利化水平。(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二)加大获取经营场所改革力度
3.推进建设领域审批改革。落实最新审批改革政策不动摇,继续把桩基先行、单体竣工验收、拿地即开工等创新举措做强,不断扩大改革受益面。进一步健全审批协调机制,发挥区审批审查中心审批牵头作用。(牵头单位:区建设管理委)
4.推进房产登记税费改革。根据上级部门统一安排,落实房产登记当场缴税当场领证或先领证后网上缴税、税费一次同缴、后台自动清分入账(库)等改革举措,开辟绿色通道,便利纳税人、缴费人。(牵头单位:区税务局、区规划资源局)
(三)提供市政公共基础设施报装集成服务
5.实施“开工一件事”主题套餐式集成审批服务。突出“一盘棋”思维,将碎片化变一体化,有机糅合拿地即开工、桩基先行、掘路一件事、水电气网联合报装等措施,探索“开工一件事”审批机制。(牵头单位:区建设管理委)
(四)提升劳动就业服务水平
6.打造“宝就业”服务平台。依托“一网通办”体系(“随申办APP”),打造“宝就业”服务平台,将公共就业服务延伸拓展到社区,实现就业供需两端的数据集成和精准对接,并对宝山整体就业形势进行研判,发挥预警监测功能。(牵头单位: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行政服务中心)
7.加快推进劳动仲裁、监察“一口受理”。持续推进劳动关系领域的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和应急处置,建立健全劳动维权协同处置工作机制,有效落实街镇(园区)劳资纠纷属地化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基层预防调解基础性作用。实行劳动保障监察投诉举报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申请区级层面“一口受理”,方便劳动者合法合理维权,促进区域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牵头单位: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8.进一步加强劳务派遣规范管理。开展实施劳务派遣单位信用分类监管,不断合理配置资源、提升监管效能,引导劳务派遣单位诚信守法经营,促进劳务派遣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牵头单位: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9.畅通劳务纠纷法律援助渠道。依托街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平台,进一步提升针对劳动争议纠纷方面的法律咨询、普法宣传、人民调解等工作质效,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牵头单位:区司法局)
(五)进一步获取金融服务
10.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实施中小微企业“首贷户”贷款贴息贴费,持续开展中小企业担保基金贷款担保费补贴,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鼓励银行强化普惠金融支持,推进无缝续贷增量扩面。加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持续深化“信易贷”等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金融服务办))
(六)全面推进纳税便民化
11.全面推广数字化电子发票。利用媒体宣传、微信推文、可视答疑直播等“短平快”方式,做好对试点企业的宣传辅导,提升数字化电子发票的知晓率、普及率和使用率。充分依托电子税务局、短信和AI智能外呼等多渠道、交互式模式,进一步加强精细服务,靠前了解企业实际需求,落实落细数字化电子发票扩围工作。(牵头单位:区税务局)
12.落实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持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春雨润苗”专项行动等,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围绕纳税人、缴费人,强化智慧办税,主动改革创新,改造提速流程,降低企业办税成本,使国家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市场主体,助力企业行稳致远。(牵头单位:区税务局)
13.加快推进新型征纳互动服务模式。根据上级部门统一安排,做好人员配置和设备更新,积极推进“集中部署+智能应答+全程互动+问办查评送一体化”的征纳互动服务模式。依托纳税缴费服务投诉暨舆情分析改进联席会议,聚焦纳税人、缴费人的需求和期盼,着力推进税费服务创新,营造更加优质的税收营商环境,提升纳税人、缴费人办税体验感及满意度。(牵头单位:区税务局)
(七)提升解决商业纠纷质效
14.积极推进解纷“一件事”改革。以“和解、调解优先”为原则,通过推进解纷“一件事”,深化诉调对接,健全调解前置等渠道,促进商业纠纷多元化解。充分发挥区知调中心作用,重点聚焦知识产权纠纷化解,在鼓励支持商事调解组织发展的同时,有效提升知识产权纠纷的化解效率与效果。(牵头单位:区司法局)
(八)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15.优化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协调机制,全面推行重大政策措施会审制度,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不断提高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质量。(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三、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服务,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
(九)精准高效提升政务服务
16.全面提升企业办事、求助、热点政策响应速度。优化在线为企帮办服务,强化专业帮办队伍建设,“线上人工帮办”实现1分钟响应,解决率达90%。“12345”热线三方通话直转业务部门专业人员接听,接通率达90%。(牵头单位:区政府办公室、区行政服务中心)
17.深化“AI+政务服务”能力建设。依托智能预填、智能预审、智能审批等技术赋能,推出新一批“好办”“快办”“不见面办理”服务。(牵头单位:区政府办公室、区行政服务中心)
18.构建“泛在可及”服务体系。推动PC端、大厅端、移动端、自助端的“四端”联动及功能升级,实现线上线下服务标准统一、全面融合、服务同质,加快建设“15分钟政务服务圈”和“24小时自助服务区”。推出随申办“企业云”移动端服务,打造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移动端超级应用。做强涉企办事服务、做实涉企政策服务、做优涉企营商服务、做深涉企档案服务,探索“企业码”应用场景。(牵头单位:区政府办公室、区行政服务中心)
(十)精准施策强化政策服务
19.加大产业政策宣传力度。推动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政策宣传解读,建立政策发布、解读、宣传三同步机制。各政策主管部门研究制定年度产业扶持政策宣传计划,运用各类活动会议、园区载体等,深入宣传、解读产业扶持政策。优化“一网通办”惠企政策专区和“企业服务云”惠企政策专栏,集中发布涉企政策要点。(牵头单位:区政府办公室、区经委、区行政服务中心)
20.加快惠企政策精准推送。借助“一网通办”频道,提高“宝你惠”政策直通车政策申报集成度。梳理、优化、完善现有产业扶持政策,通过企业标签逐步积累整合,不断深化企业画像精准度,实现更精准政策推送。(牵头单位:区行政服务中心、区经委)
21.新增优化10项“免申即享”服务。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提升“宝你HUI”品牌服务能级,重点聚焦行政给付、资金补贴扶持、税收优惠等惠企利民政策和服务,持续深化“免申即享”改革。(牵头单位:区政府办公室、区经委、区行政服务中心)
(十一)精益求精做实企业服务
22.打造联合首席代办服务。将委办局一把手扩充为首席代办员,更好与街镇首席代办员形成联动,协同服务,联合办公,通过“一线代办”+“首席代办”模式,以协调解决好企业面临的瓶颈制约为目标,重点聚焦办事便利、政策获取和企业获得感,逐步实现全区企业代办服务全覆盖。(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
23.拓展线下线上帮办全模式。深化窗口“智能帮办”+远程“直达帮办”服务模式,在PC端、移动端、自助终端推行远程“云导办”服务,实现“边办边问”“边办边改”“代填代报”。(牵头单位:区政府办公室、区行政服务中心)
24.打造10项VIP人才尊享服务。聚焦区域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五大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和年度税收百强企业,动态编制、扩容《宝山区人才服务重点企业目录》,推出10项VIP尊享服务清单,从服务资源、政策资源等方面予以优先供给和保障。推出“一镇一群”“一企一员”服务模式,实时互动解决企业和人才多元服务需求。开展人才服务日活动,通过上门服务、就近服务及时让企业掌握最前沿的政策导向、信息资讯和各类政策申报辅导。针对重点企业和高层次人才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一对一”定制式上门服务。(牵头单位: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十二)优化信用体系建设
25.推广信用承诺机制,提升简政放权力度。依托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推动涉企行政审批告知承诺机制。充分发挥信用承诺在简化审批流程中的作用,对守信市场主体实施减材料、减时限和容缺办理等便利服务,确保“放管服”改革成效。(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政府办公室、区司法局)
26.实施信用分级分类,提升监管效能。推动各行业主管部门将信用评价结果与部门监管措施挂钩,结合行业特点,建立综合信用等级评价标准或模型,利用大数据技术全面刻画市场主体信用状况,实施差异化分级分类监管,并建立相应的激励、预警和惩戒机制。(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职能部门)
27.提升信用修复服务,保障合法权益。加大信用可修复理念和公共信用信息修复“一件事”的宣传力度,明确信用修复渠道,规范修复流程,进一步缩减信用修复办理时间,保障失信主体合法权益。鼓励失信主体以主动改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社会影响等方式修复失信信息。(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职能部门)
28.促进中小微企业信用融资,拓展企业“白名单”。通过区中小微企业融资信用服务平台,鼓励线上发布企业融资需求、金融机构融资产品,与金融机构双向选择、自主对接。依托市中小微企业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模型实验室,探索实现“一次申请、全流程放贷”。充分发挥重点园区的作用,完善企业信用融资服务体系,拓展中小微企业“白名单”,推动银行多样化创新,实施差异化信贷支持。(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金融服务办))
29.推行市场主体专用信用报告,实施“合规一码通”。建立区级部门协调机制,夯实信用信息数据归集,提升信息归集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落实快速申诉办理机制要求,在指定期限内完成核实、更正、更新、推送等信息修复。在发展改革、商务、科技、公安、市场监管、税务等23个领域试行市场主体线上开具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记录证明,推行“市场主体合规一码通”。(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司法局、区大数据中心)
(十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30.持续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增加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积极推动宝山区综合性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设,建立宝山区知识产权专家库。加强“知识产权服务直通车”公共服务品牌建设。充分发挥青年维权援助志愿者的作用,为区域内各类主体和社会公众提供基础性、系统性、专业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十四)简化证明事项
31.深化拓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推动涉企经营许可告知承诺制,对部分非关键或可通过事后核查的申请材料实行告知承诺,提升行政许可办理速度。配合市条线重点推动药品监管、绿化市容、卫生健康、道路运输、公安等领域拓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机制。建立健全基于信用承诺的极简审批制度。(牵头单位:区政府办公室、区发展改革委、区司法局)
(十五)精准高效监管
32.深化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继续优化“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监管模式,动态调整完善“两库”,依托区“互联网+监管”系统开展“双随机”监督检查,确保检查“无盲区”,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推进信用分类监管,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并结合本辖区实际及行业主管部门的抽查要求,统筹制定抽查计划,提升抽查“靶向性”和问题发现率。(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政府办公室)
33.有序实施非现场监管和综合监管。在安全生产、食品安全、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领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实施非现场监管,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不必要干扰。积极落实“综合监管”改革要求,提高事中事后监管整体效能。(牵头单位:区政府办公室、区应急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交通委、区生态环境局)
(十六)规范监管执法
34.优化平台建设,落实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化建设。着力建设全区统一执法公示平台,有效运行本市统一综合执法平台,通过行政执法数据汇集和信息共享机制,对接落实本市关于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的要求。(牵头单位:区司法局)
35.包容审慎监管,持续助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认真落实本市《关于全面推行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指导意见》(沪法治政府办〔2022〕9号)文件精神,严格实施各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深化精细化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激发市场活力,提升执法效果。发布全区首批年度轻微违法免于处罚典型案例,为执法单位提供示范引领。(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司法局)
(十七)加强法治保障
36.整合运用多元法治资源力量。成立上海(宝山)法律服务创新中心,形成高度集聚、业态齐全、特色鲜明的法律服务生态圈。构建集法律服务行业招引、法治人才培育、法治研究和交流、科创行业咨讯于一体的集成创新平台,引入和孵化一批在业内有影响力的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商事调解机构、司法鉴定机构、法律服务科技公司等,系统性打造国际法律服务中心示范点、法治化营商环境示范区。整合运用“法治红船”党员普法志愿者、“八五”普法讲师团、志愿团队伍的资源,依托现有的科创宝山法律服务驿站和基层法治观察点举办“科创法治讲堂”,为企业送上法治资源,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保障。加强区司法局、区劳动争议仲裁院、区人民法院、区总工会、区商会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形成部门联动履职“一盘棋”,为纠纷化解畅通渠道。(牵头单位:区司法局)
37.持续推动法律服务资源下沉。区司法局会同区工商联、区律工委排摸相关企业对“法治体检”的需求,建立法治体检律师服务团,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体检活动。抽调本区公证机构专业能力强、执业经验丰富的公证员组成“企业公证顾问团”,为企业量身定制公证法律服务方案,提供一对一、个性化、专业化贴身服务,帮助企业分析、解决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进一步优化公证服务利企便民措施,降低或减免部分涉企公证服务收费标准,持续运用好“智慧公证”“一网通办”等平台线上服务功能,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努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牵头单位:区司法局)
四、支持重点区域创新引领,提升营商环境影响力
(十八)支持重点领域重点地区加快形成创新产业集群
38.政企合作共建吴淞创新城“宝武(上海)碳中和产业园”。推动钢铁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进一步为冶金行业绿色低碳新赛道推进特色产业集聚。聚焦钢铁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引领布局绿色低碳冶金工艺技术新赛道。汇聚培育低碳冶金相关的新能源、新材料、智慧制造、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延伸产业协同发展,打造上海“双碳”产业发展高地和产业服务生态,推动宝山“北转型”。(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
39.高质量推进南大智慧城城市建设与产业培育同步加速。全速推进城市开发建设,加快核心产业载体、人才配套公寓以及TOD等开发建设,加快区域交通改善、环境品质提升、公共服务完善和创新功能导入,全面打造“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云端一座城”的智慧新城。围绕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抓牢产业培育和推进与临港合作招商两个关键点,坚持以科创企业总部为核心,数字经济、合成生物、科技金融为主导产业的“1+3”产业发展定位,加快龙头引领项目落地,推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持续提升“数智南大”市级特色产业园和合成生物产业园发展能级,形成产业特色标杆。全面推动上海(宝山)科创金融服务中心纵深发展,打造科创板硬核技术研发中心集聚区。(牵头单位:区南大指挥部办公室)
40.高起点推进环上大科技园建设。主动承担和抢抓国家、市级资源,加强宣传,持续举办高能级会议(论坛)、高质量项目路演等活动,打响品牌、扩大影响力。梳理对接上大各院系可转、待转项目,组织开展项目对接。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承载能力建设,加强核心基地统筹规划,推动科技成果转化25项,引育落地科技型企业200家。(牵头单位:区科委、大学科技园公司)
41.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建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培育链,加速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基数。建立科企百强榜、高增长科企榜、硬核科技企业榜等“榜单制”。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聚焦南大、吴淞、环上大等重点地区,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速成果流、资金流、人才流的聚集。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年均增长30%。(牵头单位:区科委)
(十九)提升经济发展质效,扩大有效投资
42.持续推进低效产业用地盘活转型工作。围绕全年2000亩盘活目标,形成100个存量低效产业用地盘活项目库。推动转型过程分工责任标准化,各相关单位对纳入盘活库的重点项目地块,分组落实全过程管理与监督责任分工。推动转型方式、完成节点标准化,按四类低效产业用地转型方式进一步明确盘活方式和时间节点,分类有序开展盘活推进工作。针对不同类别地块及时沟通、协调解决推进难点,定期召开各成员单位、街镇(园区)工作例会。通过主动推介,切实有效推进低效产业用地精神盘活和转型工作。(牵头单位:区经委、区规划资源局)
(二十)着力推动协同高效的长三角营商环境一体化发展
43.深化长三角区域信用合作。在旅游领域,发挥长三角旅游信用联盟作用,在旅游发展资金支持、品牌推荐等方面形成政府、行业、市场联合惩戒有效机制。在市场监管领域,落实长三角地区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加快实现长三角地区企业信用信息开放共享,形成质量、食品药品、交易、价格、商务等跨区域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行政服务中心)
44.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对接具备合作条件和合作意向的外省政务服务部门,逐步拓展“跨省通办”服务圈。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公共支撑能力,深化高频电子证照跨区域互认应用,打造高频跨省通办事项或服务场景应用,让合作区域内的企业群众享有更多“同城待遇”。实现更多长三角电子证照线上线下“跨省调用”,夯实公共支撑能力。(牵头单位:区行政服务中心)
五、组织保障
(二十一)加强协同配合
45.加强优化营商环境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强化协同高效的跨部门工作机制。落实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优化营商环境第一责任制度。进一步加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力量配置,与“放管服”改革、投资促进、企业服务等工作有机衔接。加强学习交流,及时复制推广外省市、本市其他区和相关单位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
(二十二)加强督查考核
46.建立常态化督查模式,完善营商环境监督员制度等社会督查形式。健全营商环境问题反馈和督办解决闭环机制,进一步突出企业感受度和政策落实,推动营商环境工作水平稳步提升。
(二十三)加强宣传推介
47.将营商环境宣传推介纳入全区宣传工作重点,全面系统地开展营商环境和涉企政策宣传解读,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常态化组织优化营商环境主题宣传活动。提高营商环境政策的覆盖面和可及性,开展政策进园区、进企业等精准宣传推广工作。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案例评选及典型案例宣传,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附件:宝山区2023年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任务清单
附件
宝山区2023年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任务清单
序号 |
改革事项 |
具体举措 |
牵头单位 |
一、提升市场准入退出便利程度 |
|||
1 |
全方位推进企业登记全流程事项全程网办 |
依托企业登记数字化服务平台,积极推动企业设立、变更、注销全周期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 |
区市场监管局 |
2 |
开展企业高频证照变更联办“一件事”,优化证照变更与企业变更登记全程网办系统功能。 |
||
3 |
实现“住所信息入库、企业无忧快注” |
建立区级企业住所信息标准化数据库,实现一体化、格式化、规范化录入企业登记住所信息,在企业注册登记时直接调取,进一步通过数据赋能“减材料”、提效率,提升市场准入便利化水平。 |
|
二、加大获取经营场所改革力度 |
|||
4 |
推进建设领域审批改革 |
落实最新审批改革政策不动摇,继续把桩基先行、单体竣工验收、拿地即开工等创新举措做强,不断扩大改革受益面。 |
区建设管理委 |
5 |
进一步健全审批协调机制,发挥区审批审查中心审批牵头作用。 |
||
6 |
推进房产登记税费改革 |
根据上级部门统一安排,落实房产登记当场缴税当场领证或先领证后网上缴税、税费一次同缴、后台自动清分入账(库)等改革举措,开辟绿色通道,便利纳税人、缴费人。 |
区税务局 区规划资源局 |
三、提供市政公共基础设施报装集成服务 |
|||
7 |
实施“开工一件事”主题套餐式集成审批服务 |
突出“一盘棋”思维,将碎片化变一体化,有机糅合拿地即开工、桩基先行、掘路一件事、水电气网联合报装等措施,探索“开工一件事”审批机制。 |
区建设管理委 |
四、提升劳动就业服务水平 |
|||
8 |
打造“宝就业”服务平台 |
依托“一网通办”体系(“随申办APP”),打造“宝就业”服务平台,将公共就业服务延伸拓展到社区,实现就业供需两端的数据集成和精准对接,并对宝山整体就业形势进行研判,发挥预警监测功能。 |
区人力资源社会 保障局 区行政服务中心 |
9 |
加快推进劳动仲裁、监察“一口受理” |
持续推进劳动关系领域的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和应急处置,建立健全劳动维权协同处置工作机制,有效落实街镇(园区)劳资纠纷属地化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基层预防调解基础性作用。 |
区人力资源社会 保障局 |
10 |
实行劳动保障监察投诉举报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申请区级层面“一口受理”,方便劳动者合法合理维权,促进区域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 |
||
11 |
进一步加强劳务派遣规范管理 |
开展实施劳务派遣单位信用分类监管,不断合理配置资源、提升监管效能,引导劳务派遣单位诚信守法经营,促进劳务派遣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
|
12 |
畅通劳务纠纷法律援助渠道 |
依托街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平台,进一步提升针对劳动争议纠纷方面的法律咨询、普法宣传、人民调解等工作质效,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 |
区司法局 |
五、进一步获取金融服务 |
|||
13 |
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
实施中小微企业“首贷户”贷款贴息贴费,持续开展中小企业担保基金贷款担保费补贴,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
区发展改革委 (区金融服务办) |
14 |
进一步鼓励银行强化普惠金融支持,推进无缝续贷增量扩面。 |
||
15 |
加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持续深化“信易贷”等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 |
||
六、全面推进纳税便民化 |
|||
16 |
全面推广数字化电子发票 |
利用媒体宣传、微信推文、可视答疑直播等“短平快”方式,做好对试点企业的宣传辅导,提升数字化电子发票的知晓率、普及率和使用率。 |
区税务局 |
17 |
充分依托电子税务局、短信和AI智能外呼等多渠道、交互式模式,进一步加强精细服务,靠前了解企业实际需求,落实落细数字化电子发票扩围工作。 |
||
18 |
落实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 |
持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春雨润苗”专项行动等,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围绕纳税人、缴费人,强化智慧办税,主动改革创新,改造提速流程,降低企业办税成本,使国家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市场主体,助力企业行稳致远。 |
|
19 |
加快推进新型征纳互动服务模式 |
根据上级部门统一安排,做好人员配置和设备更新,积极推进“集中部署+智能应答+全程互动+问办查评送一体化”的征纳互动服务模式。 |
|
20 |
依托纳税缴费服务投诉暨舆情分析改进联席会议,聚焦纳税人、缴费人的需求和期盼,着力推进税费服务创新。 |
||
七、提升解决商业纠纷质效 |
|||
21 |
积极推进解纷“一件事”改革 |
以“和解、调解优先”为原则,通过推进解纷“一件事”,深化诉调对接,健全调解前置等渠道,促进商业纠纷多元化解。 |
区司法局 |
22 |
充分发挥区知调中心作用,重点聚焦知识产权纠纷化解,在鼓励支持商事调解组织发展的同时,有效提升知识产权纠纷的化解效率与效果。 |
||
八、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
|||
23 |
优化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 |
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协调机制,全面推行重大政策措施会审制度,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不断提高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质量。 |
区市场监管局 |
九、精准高效提升政务服务 |
|||
24 |
全面提升企业办事、求助、热点政策响应速度 |
优化在线为企帮办服务,强化专业帮办队伍建设,“线上人工帮办”实现1分钟响应,解决率达90%。 |
区政府办公室 区行政服务中心 |
25 |
“12345”热线三方通话直转业务部门专业人员接听,接通率达90%。 |
||
26 |
深化“AI+政务服务”能力建设 |
依托智能预填、智能预审、智能审批等技术赋能,推出新一批“好办”“快办”“不见面办理”服务。 |
|
27 |
构建“泛在可及”服务体系 |
推动PC端、大厅端、移动端、自助端的“四端”联动及功能升级,实现线上线下服务标准统一、全面融合、服务同质,加快建设“15分钟政务服务圈”和“24小时自助服务区”。 |
|
28 |
推出随申办“企业云”移动端服务,打造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移动端超级应用。 |
||
29 |
做强涉企办事服务、做实涉企政策服务、做优涉企营商服务、做深涉企档案服务,探索“企业码”应用场景。 |
||
十、精准施策强化政策服务 |
|||
30 |
加大产业政策宣传力度 |
推动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政策宣传解读,建立政策发布、解读、宣传三同步机制。 |
区政府办公室 区经委 区行政服务中心 |
31 |
各政策主管部门研究制定年度产业扶持政策宣传计划,运用各类活动会议、园区载体等,深入宣传、解读产业扶持政策。 |
相关职能部门 |
|
32 |
优化“一网通办”惠企政策专区和“企业服务云”惠企政策专栏,集中发布涉企政策要点。 |
区行政服务中心 |
|
33 |
加快惠企政策精准推送 |
借助“一网通办”频道,提高“宝你惠”政策直通车政策申报集成度。 |
区行政服务中心 区经委 |
34 |
梳理、优化、完善现有产业扶持政策,通过企业标签逐步积累整合,不断深化企业画像精准度,实现更精准政策推送。 |
||
35 |
新增优化10项“免申即享”服务 |
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提升“宝你HUI”品牌服务能级,重点聚焦行政给付、资金补贴扶持、税收优惠等惠企利民政策和服务,持续深化“免申即享”改革。 |
区政府办公室 区经委 区行政服务中心 |
十一、精益求精做实企业服务 |
|||
36 |
打造联合首席代办服务 |
将委办局一把手扩充为首席代办员,更好与街镇首席代办员形成联动,协同服务,联合办公,通过“一线代办”+“首席代办”模式,以协调解决好企业面临的瓶颈制约为目标,重点聚焦办事便利、政策获取和企业获得感,逐步实现全区企业代办服务全覆盖。 |
区发展改革委 |
37 |
拓展线下线上帮办全模式 |
深化窗口“智能帮办”+远程“直达帮办”服务模式,在PC端、移动端、自助终端推行远程“云导办”服务,实现“边办边问”“边办边改”“代填代报”。 |
区政府办公室 区行政服务中心 |
38 |
打造10项VIP人才尊享服务 |
聚焦区域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五大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和年度税收百强企业,动态编制、扩容《宝山区人才服务重点企业目录》。推出10项VIP尊享服务清单,从服务资源、政策资源等方面予以优先供给和保障。 |
区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局 |
39 |
推出“一镇一群”“一企一员”服务模式,实时互动解决企业和人才多元服务需求。开展人才服务日活动,通过上门服务、就近服务及时让企业掌握最前沿的政策导向、信息资讯和各类政策申报辅导。针对重点企业和高层次人才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一对一”定制式上门服务。 |
||
十二、优化信用体系建设 |
|||
40 |
推广信用承诺机制,提升简政放权力度 |
依托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推动涉企行政审批告知承诺机制。 |
区发展改革委 区政府办公室 区司法局 |
41 |
充分发挥信用承诺在简化审批流程中的作用,对守信市场主体实施减材料、减时限和容缺办理等便利服务,确保“放管服”改革成效。 |
||
42 |
实施信用分级分类,提升监管效能 |
推动各行业主管部门将信用评价结果与部门监管措施挂钩,结合行业特点,建立综合信用等级评价标准或模型,利用大数据技术全面刻画市场主体信用状况,实施差异化分级分类监管,并建立相应的激励、预警和惩戒机制。 |
区发展改革委 相关职能部门 |
43 |
提升信用修复服务,保障合法权益 |
加大信用可修复理念和公共信用信息修复“一件事”的宣传力度,明确信用修复渠道,规范修复流程,进一步缩减信用修复办理时间,保障失信主体合法权益。 |
区发展改革委 相关职能部门 |
44 |
鼓励失信主体主动改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社会影响等方式修复失信信息。 |
||
45 |
促进中小微企业信用融资,拓展企业“白名单” |
通过区中小微企业融资信用服务平台,鼓励线上发布企业融资需求、金融机构融资产品,与金融机构双向选择、自主对接。依托市中小微企业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模型实验室,探索实现“一次申请、全流程放贷”。 |
区发展改革委 (区金融服务办) |
46 |
充分发挥重点园区的作用,完善企业信用融资服务体系,拓展中小微企业“白名单”,推动银行多样化创新,实施差异化信贷支持。 |
||
47 |
推行市场主体专用信用报告,实施合规一码通 |
建立区级部门协调机制,夯实信用信息数据归集,提升信息归集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 |
区发展改革委 区司法局 区大数据中心 |
48 |
落实快速申诉办理机制要求,在指定期限内完成核实、更正、更新、推送等信息修复。 |
||
49 |
在发展改革、商务、科技、公安、市场监管、税务等23个领域试行市场主体线上开具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记录证明,推行“市场主体合规一码通”。 |
||
十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
|||
50 |
持续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
增加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积极推动宝山区综合性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设,建立宝山区知识产权专家库。 |
区市场监管局 |
51 |
加强“知识产权服务直通车”公共服务品牌建设。 |
||
52 |
充分发挥青年维权援助志愿者的作用,为区域内各类主体和社会公众提供基础性、系统性、专业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 |
||
十四、简化证明事项 |
|||
53 |
深化拓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 |
推动涉企经营许可告知承诺制,对部分非关键或可通过事后核查的申请材料实行告知承诺,提升行政许可办理速度。 |
区政府办公室 |
54 |
配合市条线重点推动药品监管、绿化市容、卫生健康、道路运输、公安等领域拓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机制。 |
区司法局 |
|
55 |
建立健全基于信用承诺的极简审批制度。 |
区政府办公室 区发展改革委 |
|
十五、精准高效监管 |
|||
56 |
深化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 |
继续优化“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监管模式,动态调整完善“两库”,依托区“互联网+监管”系统开展“双随机”监督检查,确保检查“无盲区”,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
区市场监管局 区政府办公室 |
57 |
推进信用分类监管,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并结合本辖区实际及行业主管部门的抽查要求,统筹制定抽查计划,提升抽查“靶向性”和问题发现率。 |
||
58 |
有序实施非现场监管和综合监管 |
在安全生产、食品安全、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领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实施非现场监管,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不必要干扰。 |
区应急局 区市场监管局 区交通委 区生态环境局 |
59 |
积极落实“综合监管”改革要求,提高事中事后监管整体效能。 |
区政府办公室 |
|
十六、规范监管执法 |
|||
60 |
优化平台建设,落实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化建设。 |
着力建设全区统一执法公示平台,有效运行本市统一综合执法平台,通过行政执法数据汇集和信息共享机制,对接落实本市关于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的要求。 |
区司法局 |
61 |
包容审慎监管,持续助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
认真落实本市《关于全面推行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指导意见》(沪法治政府办〔2022〕9号)文件精神,严格实施各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深化精细化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激发市场活力,提升执法效果。 |
区司法局 |
62 |
发布全区首批年度轻微违法免于处罚典型案例,为执法单位提供示范引领。 |
||
十七、加强法治保障 |
|||
63 |
整合运用多元法治资源力量 |
成立上海(宝山)法律服务创新中心,形成高度集聚、业态齐全、特色鲜明的法律服务生态圈。 |
区司法局 |
64 |
构建集法律服务行业招引、法治人才培育、法治研究和交流、科创行业咨讯于一体的集成创新平台,引入和孵化一批在业内有影响力的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商事调解机构、司法鉴定机构、法律服务科技公司等,系统性打造国际法律服务中心示范点、法治化营商环境示范区。 |
||
65 |
整合运用“法治红船”党员普法志愿者、“八五”普法讲师团、志愿团队伍的资源,依托现有的科创宝山法律服务驿站和基层法治观测点举办“科创法治讲堂”,为企业送上法治资源,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保障。 |
||
66 |
加强区司法局、区劳动争议仲裁院、区人民法院、区总工会、区商会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形成部门联动履职“一盘棋”,为纠纷化解畅通渠道。 |
||
67 |
持续推动法律服务资源下沉 |
区司法局会同区工商联、区律工委排摸相关企业对“法治体检”的需求,建立法治体检律师服务团,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体检活动。 |
区司法局 |
68 |
抽调本区公证机构专业能力强、执业经验丰富的公证员组成“企业公证顾问团”,为企业量身定制公证法律服务方案,提供一对一、个性化、专业化贴身服务,帮助企业分析、解决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 |
||
69 |
进一步优化公证服务利企便民措施,降低或减免部分涉企公证服务收费标准,持续运用好“智慧公证”“一网通办”等平台线上服务功能,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努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
||
十八、支持重点领域重点地区加快形成创新产业集群 |
|||
70 |
政企合作共建吴淞创新城“宝武(上海)碳中和产业园” |
推动钢铁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进一步为冶金行业绿色低碳新赛道推进特色产业集聚。聚焦钢铁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引领布局绿色低碳冶金工艺技术新赛道。 |
区发展改革委 |
71 |
汇聚培育低碳冶金相关的新能源、新材料、智慧制造、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延伸产业协同发展,打造上海“双碳”产业发展高地和产业服务生态,推动宝山“北转型”。 |
||
72 |
高质量推进南大智慧城城市建设与产业培育同步加速 |
全速推进城市开发建设,加快核心产业载体、人才配套公寓以及TOD等开发建设,加快区域交通改善、环境品质提升、公共服务完善和创新功能导入,打造“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云端一座城”的智慧新城。 |
南大指挥部办公室 |
73 |
加快龙头引领项目落地,持续提升“数智南大”市级特色产业园和合成生物产业园发展能级,形成产业特色标杆。 |
||
74 |
全面推动上海(宝山)科创金融服务中心纵深发展,打造科创板硬核技术研发中心集聚区。 |
||
75 |
高起点推进环上大科技园建设 |
主动承担和抢抓国家、市级资源,加强宣传,持续举办高能级会议(论坛)、高质量项目路演等活动,打响品牌、扩大影响力。 |
区科委 大学科技园公司 |
76 |
梳理对接上大各院系可转、待转项目,组织开展项目对接。 |
||
77 |
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承载能力建设,加强核心基地统筹规划,推动科技成果转化25项,引育落地科技型企业200家。 |
||
78 |
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集群 |
建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培育链,加速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基数。 |
区科委 |
79 |
建立科企百强榜、高增长科企榜、硬核科技企业榜等“榜单制”。 |
||
80 |
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聚焦南大、吴淞、环上大等重点地区,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速成果流、资金流、人才流的聚集。 |
||
81 |
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年均增长30%。 |
||
十九、提升经济发展质效,扩大有效投资 |
|||
82 |
持续推进低效产业用地盘活转型工作 |
围绕全年2000亩盘活目标,形成100个存量低效产业用地盘活项目库。 |
区经委 区规划资源局 |
83 |
推动转型过程分工责任标准化,各相关单位对纳入盘活库的重点项目地块,分组落实全过程管理与监督责任分工。 |
||
84 |
推动转型方式、完成节点标准化,按四类低效产业用地转型方式进一步明确盘活方式和时间节点,分类有序开展盘活推进工作。 |
||
85 |
针对不同类别地块及时沟通、协调解决推进难点,定期召开各成员单位、街镇(园区)工作例会。 |
||
86 |
通过主动推介,切实有效推进低效产业用地精准盘活和转型工作。 |
||
二十、着力推动协同高效的长三角营商环境一体化发展 |
|||
87 |
深化长三角区域信用合作 |
在旅游领域,发挥长三角旅游信用联盟作用,在旅游发展资金支持、品牌推荐等方面形成政府、行业、市场联合惩戒有效机制。 |
区发展改革委 区行政服务中心 |
88 |
在市场监管领域,落实长三角地区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 |
||
89 |
加快实现长三角地区企业信用信息开放共享,形成质量、食品药品、交易、价格、商务等跨区域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
||
90 |
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 |
对接具备合作条件和合作意向的外省政务服务部门,逐步拓展“跨省通办”服务圈。 |
区行政服务中心 |
91 |
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公共支撑能力,深化高频电子证照跨区域互认应用,打造高频跨省通办事项或服务场景应用,让合作区域内的企业群众享有更多“同城待遇”。 |
||
92 |
实现更多长三角电子证照线上线下“跨省调用”,夯实公共支撑能力。 |
||
二十一、加强协同配合 |
|||
93 |
强化协同高效的跨部门工作机制 |
落实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优化营商环境第一责任制度。 |
区发展改革委 相关职能部门 |
94 |
进一步加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力量配置,与“放管服”改革、投资促进、企业服务等工作有机衔接。 |
||
95 |
加强学习交流,及时复制推广外省市、本市其他区和相关单位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 |
||
二十二、加强督查考核 |
|||
96 |
建立常态化督查模式 |
完善营商环境监督员制度等社会督查形式。 |
区发展改革委 |
97 |
健全营商环境问题反馈和督办解决闭环机制。 |
||
二十三、加强宣传推介 |
|||
98 |
开展营商环境和涉企政策宣传解读 |
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常态化组织优化营商环境主题宣传活动。 |
区发展改革委 相关职能部门 |
99 |
提高营商环境政策的覆盖面和可及性,开展政策进园区、进企业等精准宣传推广工作。 |
||
100 |
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案例评选及典型案例宣传,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