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九届一次会议9A084号提案的答复_区级提案结果公开_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对区政协九届一次会议9A084号提案的答复

信息来源: 区科委(科协) 发布时间 2022-09-28
【字号
  • 所属类目: 区级提案结果公开
  •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 体       裁: 其他
  • 发布日期: 2022-09-28
  • 发文字号:
  • 发文日期: 2022-09-28
  •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 机构名称: 区科委(科协)

 办理情况:

关于刘新宇、俞俊委员提出的“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优势,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宝山”的建议,我委会同吴淞创新办、吴淞街道等单位,经认真研究后形成相关办理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全面对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大力建设和发展大学科技园是我区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打造科创中心主阵地的重要路径。去年以来,我委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重点聚焦大学科技园建设,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做强大学科技园核心功能,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集聚辐射带动,宝山区不断深化与国际、国内各大高校构建“多模式”战略合作,区域成果转化新动能正在形成,创新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科技园区孵化和产业承载能力持续提升。

   (一)发挥国家科技园示范引领作用

大学科技园依托大学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和创新优势,是引领我国基础创新和前沿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科技园作为宝山区唯一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建设基础较好,发展前景较大,我委始终视其为科创园区的典范,并积极协调区相关部门、单位全面对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拟深入交流建设发展,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优势学科与宝山主导产业结合,推动学校与宝山区产学研高效联动,促进科研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鼓励引导高校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助推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区内大学科技园联动发展

坚持功能定位,优化功能布局,依托高校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围绕大学科技园的功能,推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科技园与周边区域联动融合,实现高校校区、科技园区、区域社区协同发展。以大学科技园联盟建设为抓手,推动各大学科技园形成综合资源型、动态链条型等战略联盟,达成资源最大化利用、产业最有效融合,实现各产业生态链横向耦合、纵向共生,优势互补,推动大学科技园融合发展,为大学科技园集群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支持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科技成果溢出为区域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共同培育大量初创型科技企业,孵化成熟后向周边高新园区和产业园区转移,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带动区域特色产业发展。                                                                                         

(三)推动打造特色大学科技园

结合我区产业资源及优势,在大学科技园区位布局的基础上,聚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自身优势,精确定位大学科技园的产业、功能、服务等,以打造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的试验基地、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依托载体、校企资源融合共享的枢纽平台为目标,推动建设学科特色鲜明、技术优势明显、创新要素集聚、服务功能完善的高水平大学科技园。让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科技园真正成为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助力区域科创建设。

二、关于发挥“一园多区”地域优势

(一)加大宝山科创政策宣传力度

充分发挥第二工业大学科技园“一园多区”优势,协调园区运营方将宝山各类惠企扶持政策送进校园、送进其他园区,了解学校师生创新创业发展需求和项目情况,鼓励学校师生积极将科研成果放到宝山落地转化,并量身定制产业化落地方案。支持二工大宝山域外分园企业来宝山发展壮大,积极为其提供产业化空间和各类优惠政策。

(二)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

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共同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支持企业与学校科研资源和人才技术优势合作共建创新载体,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形成专业产业相互促进发展。推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寻求校企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融合发展新路子。

三、关于融入吴淞创新城建设

一是积极整合区域各类资源,为园区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通过政策扶持、资源配送、下沉服务等多种方式推动二工大科技园加快融入区域建设发展。以二工大科技园为主核,推动实现园区、校区、街区、社区“四区融合”,探索打造大学生科创训练基地,营造吴淞浓郁科创氛围,推动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及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助力传统产业创新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

二是组织举办载体交流会,建立园区融合发展机制。吴淞街道拟牵头召开园区载体交流会,邀请重点载体共同参与,如吴淞口创业园、半岛1919文创园、宝邮坊等,推动园区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机制和模式创新,助力创新资源集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不断完善园区融合发展机制,更深层次融入吴淞创新城建设。

  • 文件预览

  • 附件下载

  • 相关文章

当前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