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新宇、俞俊委员提出的“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优势,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宝山”的建议,我委会同吴淞创新办、吴淞街道等单位,经认真研究后形成相关办理意见,并于6月向刘新宇、俞俊两位委员进行答复,同时认真对照答复书内容推进相关工作落实,现将相关进展情况复查如下:
一、关于全面对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2022年,我委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持续聚焦大学科技园建设,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做强大学科技园核心功能,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集聚辐射带动,二工大科技园作为我区大学科技园联盟重要成员之一,区科委积极对接该校相关部门,结合我区主导产业,积极推动学校相关科技成果在宝山落地转化。
(一)发挥国家科技园示范引领作用
大学科技园依托大学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和创新优势,是引领我国基础创新和前沿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科技园作为宝山区唯一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建设基础较好,发展前景较大,我委始终视其为科创园区的典范,并积极推动其持续发展,截止10月份,该园区入驻企业已达90家(双落地34家),其中科技型企业39家,占比43.33%,示范引领作用逐步呈现。
(二)加强区内大学科技园联动发展
今年年初,我区成立大学科技园联盟,并将二工大科技园纳入。同时,我们以大学科技园联盟建设为抓手,推动各大学科技园形成综合资源型、动态链条型等战略联盟,达成资源最大化利用、产业最有效融合,实现各产业生态链横向耦合、纵向共生,优势互补,推动大学科技园融合发展,为大学科技园集群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推动打造特色大学科技园
结合我区产业资源及优势,在大学科技园区位布局的基础上,聚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自身优势,精确定位大学科技园的产业、功能、服务等,以打造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的试验基地、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依托载体、校企资源融合共享的枢纽平台为目标,推动建设学科特色鲜明、技术优势明显、创新要素集聚、服务功能完善的高水平大学科技园,让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科技园真正成为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助力区域科创建设。
二、关于发挥“一园多区”地域优势
(一)加大宝山科创政策宣传力度
充分发挥第二工业大学科技园“一园多区”优势,协调园区运营方将宝山各类惠企扶持政策送进校园、送进其他园区,了解学校师生创新创业发展需求和项目情况,鼓励学校师生积极将科研成果放到宝山落地转化,并量身定制产业化落地方案。支持二工大宝山域外分园企业来宝山发展壮大,积极为其提供产业化空间和各类优惠政策。2022年,我们协助二工大科技园先后组织多场政策推介会。
(二)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
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共同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支持企业与学校科研资源和人才技术优势合作共建创新载体,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形成专业产业相互促进发展。推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寻求校企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融合发展新路子。
三、关于融入吴淞创新城建设
一是积极整合区域各类资源,为园区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通过政策扶持、资源配送、下沉服务等多种方式推动二工大科技园加快融入区域建设发展。以二工大科技园为主核,推动实现园区、校区、街区、社区“四区融合”,探索打造大学生科创训练基地,营造吴淞浓郁科创氛围,推动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及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助力传统产业创新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今年以来,二工大科技园入驻科技型企业占比稳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二是扎实组织举办载体交流会,建立完善园区融合发展机制。区科委会同吴淞街道多次牵头召开园区载体交流会,邀请吴淞口创业园、半岛1919文创园、宝邮坊、科创宝等,推动园区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机制和模式创新,助力创新资源集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不断完善园区融合发展机制,更深层次融入吴淞创新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