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广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疏通城市交通微循环,改善出行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形成办理意见如下:
一、总体规划背景
根据《上海市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我市将不断完善区域慢行交通系统,打造全龄友好、充满活力、品质宜人的慢行空间,加快实现慢行系统连续成网,保障慢行路权,提高便捷性和安全性。
根据《宝山区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我区将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把慢行交通作为公共交通的有效延伸方式,同时以“绿道+”的理念,将宝山的绿化、水系、文化、商业及交通换乘枢纽联系起来,形成集文化、生态、景观、旅游、休闲、运动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绿色步道网络,为宝山提升城市魅力、改善生态环境、创建宜居城市、倡导绿色出行、优化产业格局、加速旅游经济、提升科创能级加分,同时为减少环境污染、减少雾霾、降低交通压力助力。
二、具体建议回复
1、人行天桥
人行天桥具有避免车流和人流平面相交冲突的优势,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诸如对城市风貌的影响、对行动不便人群上下天桥不友好、投资较高等。人行天桥从本质上来说主要是考虑如何在保证行人和行车安全的同时满足车辆快速通过的要求,但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行人便利性为代价的,而且在现实场景中,行人也更倾向于走地面横道线。考虑到部分特殊人群的出行需求,我委会考虑在有条件的路口设置中央隔离等候区,以便二次过街。
2、沪太路、蕰川路
沪太公路现状规划红线宽度50米,现状双向6车道,二级省道,是宝山地区南北向主要客运走廊之一,通道串联宝山西部地区的主要城镇,向南连接中心城静安区。根据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沪太路(中心城-郊环段)规划为城市快速路。
G346蕰川公路规划红线宽度50米,现状双向4车道,一级国道,是宝山区内纵向交通主干道,连通江苏太仓地区,是北部出省的重要通道,承担了沪苏客货运交通联系功能。S16蕰川高速公路上海高速公路网“一环、十二射”中的一射,将承担上海与长三角省际交通、以及宝山区与主城区之间市域交通联系的双重功能。目前正处于前期方案研究阶段,计划于“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
若在在沪太路或蕰川路沿线建设人行天桥,需抬升高架的整体地面标高,不利于工程经济性。
3、沪太路-镜泊湖路-顾北路路口
根据现场调研,由于交叉口车流量较高,因此沪太路-镜泊湖路-顾北路已进行交叉口渠化,渠化后,北进口道双向10车道,南进口道双向10车道,东进口道双向5车道,西进口道双向5车道。因此横穿沪太路的道路中央隔离栏已设立人行安全岛,供二次过街使用。
非常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下一阶段,区交通委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区内微循环道路,同时在方案设计时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为市民出行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