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关于印发《宝山区普教系统“卓越校长卓越教师培养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_规划计划_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中共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关于印发《宝山区普教系统“卓越校长卓越教师培养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

信息来源: 区教育局 发布时间 2020-04-10
【字号
  • 所属类目: 规划计划
  •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 体       裁: 意见
  • 发布日期: 2020-04-10
  • 发文字号: 宝教党〔2020〕14号
  • 发文日期: 2020-04-07
  •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 机构名称: 区教育局

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培养新时代宝山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校长和教师队伍,打造人才高地,根据《上海市教师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宝山区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宝山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等精神,区教育工作党委、区教育局制定了《宝山区普教系统“卓越校长卓越教师培养工程”实施意见》,请你们认真执行。

 

附件:宝山区普教系统“卓越校长卓越教师培养工程”实施意见

 

 

                     中共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

                             202047

 

 

 

 

 

 

 

 

 

 

 

 

 

 

附件

 

宝山区普教系统“卓越校长卓越教师

培养工程”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培养新时代宝山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校长和教师队伍,打造人才高地,根据《上海市教师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宝山区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宝山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等精神,现制定宝山区普教系统“卓越校长(含园长、书记,下同)卓越教师培养工程”(以下简称“卓越工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总体部署和宝山区人才强区、人才强教战略,以教育思想理论建设和专业能力建设为重点,优化管理机制和培养模式,加快推进校长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设“陶行知教育创新发展区”提供人才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主动发展、滚动培养、注重实效的培养原则。

(一)自愿参与,主动发展

主观上有追求专业发展和事业进步的动力,有成为教育家型校长教师的愿望,积极主动,自愿报名。

(二)宽进严出,滚动培养

组织专家遴选学员,形成培养梯队;组织入选学员参加诊断式短期研训,确定分批培养对象。采取滚动培养模式,期间被评为上海市特级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等可提前结业,空额在第二梯队中再行遴选。

(三)行动研究,注重实效

以办学和治学的真问题、难问题为内容开展行动研究,在专家指导下有效解决问题,总结提炼经验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统一

三、项目概述

“卓越工程”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弘扬陶行知教育思想,回应社会与时代对教育优质均衡的需求,致力于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和学科专业人才,建设宝山教育人才高地。“卓越工程”包含两项培养计划,即宝山区普教系统卓越校长培养计划(简称“卓越校长计划”)、宝山区普教系统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简称“卓越教师计划”)。

(一)“卓越校长计划”

为本区高层次校长定制的培养项目,期计划遴选学员15名。项目引进高校培训资源及市级培养平台,以跨界培养和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培育一批在上海市、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家型校长。

(二)“卓越教师计划”

为本区高层次教师定制的培养项目,期计划遴选学员20名。项目以深挖优秀教师专业发展潜力推动区域教育教学改革为目标,着力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与独立思考能力,开放教育思想与创新教学实践能力,在上海市、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未来名师。

四、建设周期

项目为2一个周期。

五、预期目标

(一)凝练研究成果,形成特色鲜明的办学思想和教育风格

注重学员个人主动发展意识和相关能力培养,以行动研究为主线,围绕学校管理、课程教学、队伍建设、学生发展的实际问题,面向教育现场进行研究和反思,总结形成个性化办学思想和教育风格,引导职业生涯迈上新的发展台阶。

(二)探索培养路径,创新区域教育人才梯队建设机制

在制度设计、资源调用、人员选拔和组织管理方面注重创新,探索建立卓越校长卓越教师研修的新模式、新路径;进一步优化本区教育人才梯队的建设机制和辐射机制,整体提升区域校长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水平。

(三)提升研修品质,构建培育教育家型校长教师研修文化  
    学习国际前沿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宝山教育发展实际,形成具有问题解决指向、具有国际前沿视野多元跨界特色的课程序列;通过制度优化、平台搭建等配套工程,形成研修内容跨学科、跨领域,培养过程系列化、个性化、精细化的研修文化。

(四)打造“卓越”品牌,引领区域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

在遴选与培养过程中同步积累评价数据和成长素材,提炼形成符合宝山教育质的教育家型校长教师的素质模型和人才画像,辐射覆盖区域教师队伍的整体塑造,发挥高层次教育人才培养引领作用,形成宝山教育“卓越”品牌。

六、培养举措

(一)卓越校长计划

1.导师引领,助教助力,提炼校长办学思想和实践经验。组建上海市教育名家导师团进行学员带教。每个研修团队由1名导师、1名助教(博士生或者副教授)及34名学员构成,每学2次在学员学校进行实践指导,每次活动全员全程参与。导师以诊断式教学方式逐层深入推进学员课题研究,同步建构校长办学新思想和新境界。助教协助校长总结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指导完成课题报告。

2.视野开拓,能力建构,提升办学眼界激发管理潜能。引入知名专家资源和国际教育资源,从国际前沿教育理论和教育管理实践入手,以工作坊学习方式,开阔视野,提升学员研究和管理素养。有针对性导入管理类课程,从管理学角度引导学员构建问题解决的新思维,实现跨界联动,迁移提升。

3.行动研究,实地研学,强化理论与实践双提升。坚持“学员主体”定位,以课题驱动方式引领学员进行学校办学的深度思考与改进探索,将行动研究、专家现场诊断教学、工作坊研究等研究方式贯穿始终,提升培训效能。安排实地研学,借鉴不同地区学校管理办法,用直观的方式、比较的方法获得管理思想和技能的改进。

(二)卓越教师计划

1.专题培训,考察交流,系统提升学科综合素养。分阶段安排专题培训,形式包括专家讲座、案例研讨、场景模拟、学术论坛等,内容包括教师通识素养、学科专业知识、现代教育理念、国际教育前沿问题、课堂教学创新等。组织考察交流,内容包括基础教育国际化、教学技能改进、教研能力提升、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等,学员通过观察与研讨锻炼学思辩悟能力。

2.课题研究,课堂改进,着力提升课改实战能力。结对专业导师,通过实地考察、实务指导等多种方式,帮助学员分析工作实际,确立并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指导学员撰写课题报告与论文。进驻学员课堂,改进学员课堂教学技能,开发特色课堂案例,帮助学员逐步形成并提炼教学风格。

3.学术交流,成果推介,提炼形成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学员轮流主持学术工作坊研修,导师、学员及其他特聘专家可灵活组队共同设定交流主题,定期分享工作经验、实践案例,研讨存在问题和改进策略。在导师指导下,积累并梳理形成个人标志性成果,通过高校和市级平台向外推广成果运用。引导学员面向教育现场,围绕教学管理、课程教学、学生发展等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反思,总结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

七、实施步骤

(一)项目启动阶段

组建项目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完成项目立项、经费保障、学员遴选、专家邀请以及日常联络、管理、协调等工作。建立导师和学员的师徒关系,导师初步熟悉学员学校。

(二)动态实施阶段

实施以专家授课、课题研究、实务研讨、实地考察、专题工作坊、个人讲座等相结合的项目研修。学员在导师带领下确立课题,并以行动研究方式开展研究,完成研究报告与科研论文。帮助学员归纳形成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与管理质量、有一定外部影响力的若干实践模式。组织开展项目中期展示,汇报阶段性研究成果。

(三)评估总结阶段

邀请专家组对学员课题研究情况、学校办学治学情况进行评估。同时,学员在导师指导和助教协助下,完成对办学思想及教学风格的总结提炼。

(四)成果展示阶段

依托高校、市区两级展示平台,为学员创造多元展示、答辩机会,组织高规格学术交流及成果集中展示,由专家组进行研修结果评定。

八、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卓越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对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实时指导、评估考核和政策支持。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由区教育局和区教育学院相关职能部门组成,具体负责落实项目审批立项、学员管理、专家联络、组织协调等工作。

(二)加强专业指导

聘请组建项目专家组,在专业导师全程指导下推进项目实施。在分析学员个人能力现状、进行职业诊断基础上,定制个性化课程,指导学员开展实践项目的实施、教学案例的开发、论文的撰写和项目的申请等工作,助推学员专业发展。

(三)加强政策支持

建立卓越校长卓越教师发展专项资金,保障项目顺利开展。加强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的合作,积极搭建市级以上平台,为学员提供多种展示机会,加强媒体宣传报道力度,提升本区优秀校长教师在全市、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加强机制创新

探索形成项目培训考核与校长教师绩效考核的有机整合,突出教育创新和课程改革实绩评价;完善新时期骨干校长教师选拨、培养及评价的系列制度。引入培训淘汰暂退机制,鼓励条件成熟学员优先主动学习,对优秀学员办学、评优评先等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

 

 

 

 

 

 

 

 

 

 

 


 

 

 

 

  • 文件预览

  • 附件下载

  • 相关文章

当前页二维码

政策咨询

  • 咨询部门*

  • 手机号码*

  • 姓  名*

  • 邮  箱

  • 标  题*

  • 内  容*

  • *

    验证码
  • 是否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