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场镇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_政府信息公开年报_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大场镇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信息来源: 大场镇 发布时间 2021-12-22
【字号
  • 所属类目: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体       裁: 报告
  • 发布日期: 2021-12-22
  • 发文字号:
  • 发文日期: 2021-12-22
  •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 机构名称: 大场镇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在宝山区大场镇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孙  兰

(2021年12月22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宝山区大场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大场镇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持“深度调结构、全面城市化”,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攻坚克难、锐意进取,顺利实现“十三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科学编制并启动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五年来,先后荣获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上海市文明镇、上海市智慧社区示范镇、上海市无违建创建先进街镇、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镇、上海市拥军优属模范镇七连冠等荣誉称号。

(一)过去五年,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高。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推动全镇经济综合实力稳中提质。

区域经济增长符合预期。全镇预计财政收入达到45.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8.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15.6亿元。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镇集体经济组织总资产预计达到270亿元,年均增长10%,净资产预计达到103亿元,年均增长7%。村民财产性收入保持稳步增长,村级可支配收入居全区第一。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全镇第三产业财政收入比重保持在90%以上,商业、商务等现代服务业财政收入占第三产业比重超过41%。五年来建成、转型重点载体项目9个,全镇商业、商务面积达到206万平方米,重点商务载体总税收达47.3亿元。宝山日月光中心顺利开业,基本形成大华虎城智慧商圈、北中环美好生活商圈、上大经纬人文社区商圈等三大商业圈,北中环美好生活商圈被列为宝山区消费新地标。

招大引强工作质效提升。积极拓展招商渠道,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发展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金融服务、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云砺信息等新晋“独角兽”企业扎根大场,云砺信息完成2亿美元C轮融资,旷视科技、创新奇智、碧水源、佳禾智能等一批高质量科技型企业入驻,商汤智能制造基地落地大场。五年来,累计新增企业2809户,年均实现总税收13.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7亿元。

科创核心区建设全面启动。主动融入科创宝山战略格局,扎实推进科创中心主阵地核心区建设。积极营造科创生态,完成环上大科技园零号基地改造和功能提升,贰号基地增强科创孵化及加速功能,海尔海创汇上海跨境孵化&技术加速平台落地大场。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天贺“膨胀力测试系统”等一批项目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橙志环保、禹智天工等上大校友企业快速成长。14家企业在新三板和股交中心挂牌,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7家。

(二)过去五年,我们坚持精雕细琢,城市有机更新更显质感。坚持区域协调绿色发展,加快补齐城市功能短板,城市综合品质逐年提升。

重点地区改造成效显著。南大地区基本完成征收补偿,建成59万平方米安置房,南秀雅苑、丰宝苑等5个动迁安置房小区先后获评上海市建筑工程质量白玉兰奖,长期在外过渡的居农民全部迁入新居。加快推进联东村、场中村“城中村”改造,完成10幅经营性地块出让,市政公建配套项目完成2个、开工6个。大场老镇改造全面收尾,经适房祁连基地全部建成。

生态环境面貌全面改善,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落实“河长制”长效机制,9条督察名录内河道全部消除黑臭,33条镇级河道全部消除劣V类。长浜获评上海市“最美河道”,葑村第一生产河获评最佳河道整治奖,桃浦河打造为美丽景观样板河道。健全扬尘污染防治“片长制”长效机制,持续推进污染源普查工作,扬尘指标始终控制在区下达指标之内。

人居环境品质逐步提标。完成104个住宅小区“美丽家园”建设,建成19条“美丽街区”。完成110个小区1195万平方米雨污混接改造,实现镇域内污水管网全覆盖。五年新增绿地面积63.2公顷,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9.12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1.2%。完成“五违四必”综合整治,累计拆除违法建筑面积840万平方米,市委、市政府第六次“补短板”综合治理现场会在大场召开。轨道交通15号线、祁连山路大桥建成通车。打通平利路、华和路等区区对接道路、祁连山路-陆翔路镇镇对接道路及汇丰路断头路,有效促进道路微循环。

(三)过去五年,我们坚持倾力投入,民生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推动社会事业均衡发展。

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始终控制在区下达指标之内,帮助成功创业343人,连续九年被评为上海市充分就业社区。建立完善联动保障机制,共发放救助金2.48亿元,惠及29.51万人次。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设立77家退役军人服务站。不断优化养老服务,创建115个标准化老年活动室,新增4个老年日间照料中心、7个老年助餐点、2个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扎实推进长护险、银龄居家宝、银龄E生活等居家养老服务。

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全面落实“一口受理”和“一网通办”,每年接待服务对象约37.4万人次,新建大华社区事务受理分中心。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满意的学校,行知、上大、上师大、世外等教育集团在大场先后落地,五年来新增学校、幼儿园6所,上大附校足球、大华二小剪纸等“一校一品”蓬勃发展。基层基础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仁济医院宝山分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医院。新建镇红十字服务中心,创建71家博爱家园,实现96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入库。国家卫生镇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文化特色品牌辐射力、影响力不断提升,行知读书会、潜溪风情文化艺术节、非遗传习所先后获得上海市公共文化创新奖。

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战时防控精准有力,在全区率先创新社区“出入证”、“挂图作战”、“门磁感应”等三项举措,实现封闭式管理全覆盖。动员全镇4600多名志愿者支援社区,镇红十字会累计收到防疫捐款近140万元,形成强大防疫合力。常态化疫情防控落实落细,在全区首创“抗疫小卫士”制度,累计接种新冠疫苗68.3万剂次,全力筑牢免疫屏障。

(四)过去五年,我们坚持补齐短板,社会治理创新成果丰硕。聚焦社会治理的难点、堵点、痛点,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智慧化管理,探索具有大场特色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一网统管”探索全面推进。在全市率先试点“一网统管”,率先建立镇城运中心并进行平台升级,开发城管千寻、垃圾分类智能感知、建筑工地鹰眼监控、气象预警等子模块及“平安大场”APP,在实际运用中逐步落实闭环管理。依托城运平台三级联动指挥体系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问题处置能力和群众诉求解决率大幅提升,“12345”市民热线办理水平居全区前列。

社区治理创新持续深化。创新“居民打钩”制度,做实“社区通”线上线下联动沟通渠道。积极打造“熟人社会、温情社区”,在祥泰苑、丰宝苑打造“乡村记忆”主题社区,探索形成动迁社区治理新模式;创新“三五T”工作法推动“活力楼组”建设,已建成“三星”及以上楼组168个,占全区25%,“五星”楼组22个,占全区17%。创新“环保小先生”,助力生活垃圾分类,入选全市创新治理三十佳案例。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首创“五步走”工作法,实现100台立项,其中已完工58台。

城市安全基础不断夯实。积极推进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五年来完成7个市、区重点隐患单位整治。全力推动“智慧消防”体系和智能安防建设,全镇小区实现“基础版”智能安防全覆盖、“智慧消防”、非机动车智能充电桩全覆盖,社会面重点单位、医院、学校、商圈“人脸识别”全覆盖,刑案发案率、110报警类警情数逐年下降,镇平安(示范)小区创建率逐年提升。成立镇应急联动队,实现全镇非警务类警情24小时处置。全面落实社会面矛盾滚动排查化解,加强信访维稳,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行动,全镇社会面保持安全稳定。

(五)过去五年,我们坚持效能提升,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政府各项工作,推进依法、民主、科学决策。认真落实政务信息公开,加大主动公开信息力度。自觉接受镇人大监督,五年来认真办理区、镇人大代表书面意见39件,办理满意率100%。

全面提高行政效能。坚持以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议事决策、督查督办等制度,强化制度执行,严格重大项目、小型工程、专项资金的使用程序。认真落实政府系统运行目标管理,形成“立项、执行、督查、问效”的工作闭环。做好各年度镇级财政预决算编制,保障民生等各项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支出等进一步下降。

全面加强作风建设。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四史”、“党史”学习教育和“大调研”、“比学赶超”等活动为契机,持续改进政府工作作风。全镇党员干部累计开展调研约18万次,收集各类问题4981个,问题解决率98.8%。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治“四风”问题。

各位代表,五年的奋斗历历在目,五年的变化有目共睹,五年的成绩催人奋进。回顾五年来走过的不平凡历程,我们深刻感受到:必须始终把转型发展、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五年来,我们主攻产业转型,积蓄发展动能,融入科创宝山,始终坚持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转型过程必然有阵痛、有起伏,但我们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实践启示我们,加快转型发展才有出路,只有正确处理好稳与进、破与立的关系,不为风险所惧、不为干扰所惑,才能凤凰涅槃,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境界。必须始终把执政为民、共建共享作为第一追求。五年来,我们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投入逐年攀升,为民实事件件暖心。实践启示我们,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才能最大限度聚民心、集民智,推动大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始终把敢试敢闯、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五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大场既有优势,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工作理念,探索形成了一批富有成效的社会治理模式,在全区、乃至全市走在前列。实践启示我们,改革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只有勇于突破思维天花板,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才能让创新创造的活力喷薄奔涌,让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更加激昂澎湃。必须始终把团结拼搏、务实担当作为第一导向。五年来,我们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充分发扬“人心齐、勇探索、敢担当、求卓越”的大场气质,解决了许多过去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证。实践启示我们,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就一定能在新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奋楫争先。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大场镇人民政府,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向区驻镇各单位,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大场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了发展中的问题和工作中的不足。当前,大场经济转型已经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最艰难时期,加快转型发展刻不容缓、迫在眉睫。经济增长后劲不足,支撑性项目缺乏,增量拉动效应没有形成,全镇经济的新亮点、新增长点还不突出,特色产业的竞争力和对经济总量的支撑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标科创中心主阵地核心区的建设要求,全镇产业布局亟需全面系统地进行调整。对标“高质量发展、深度城市化”的要求,城市功能品质还需进一步提升,市政公建配套的规划落地和建设开发节奏需要加快,生态环境治理仍需加强。对标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城市治理的“短板”依然存在,城市精细化、智慧化管理依然任重道远。对标大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业、教育、养老、卫生、交通等民生社会事业统筹发展的力度还需加大。与此同时,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依然在路上。对此,我们必须深刻认清肩负的使命和重担,乘势而上、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切实促进各项工作改革创新,为下一个五年发展夯实基础。

二、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今后五年,是宝山加快打造全市科创中心主阵地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场攻坚突破、转型提升、全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先行先试的关键五年。当前,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加快形成,为大场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大环境;宝山奋进“北转型”的战略定位,为大场转型升级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区委、区政府赋予大场科创中心主阵地核心区的新使命,进一步为我们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拓展了路径、注入了动力。我们要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只争朝夕的责任感,找准大场定位、对标周边强镇、追赶中心城区,加快推动大场更高质量的转型发展。

根据镇第五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今后五年镇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部署要求,主动融入宝山“北转型”战略布局,以“科创引领、深度转型”为主题,充分发挥环上大科技园科创资源优势、用足南大智慧城产业发展空间,深入推进宝山科创中心主阵地核心区建设;以数字化转型先行先试带动产业转型、赋能社会治理、促进民生事业,初步形成特色鲜明、技术先进、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着力建设空间优化、交通通达、生态宜居、产城融合的创新大场、数字大场、生态大场、活力大场,打造北中环竞争力新极点。

根据镇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今后五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年均8%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提升。建设“创新大场”,积蓄创新动能、汇聚创新要素、搭建创新平台,打造宝山南部科创转化带引领区,涌现一批高质量、高能级产业空间载体,促进科创服务转化核心功能有效集聚。建设“数字大场”,以经济数字化形成新供给、生活数字化满足新需求、治理数字化优化新环境,数字化转型先行先试形成“示范经验”,全面提升大场城市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建设“生态大场”,坚持生态优先,全力推进深度城市化,优化城市空间规划布局,提升社区、街区、园区、商区功能品质,营造宜居宜业宜购的城市良好环境。建设“活力大场”,优化城市发展环境,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展现城市文化气质,全面激发大场科创张力、自治活力、文化魅力。到2026年末,实现经济发展增速、城市形态和功能、社会民生指标达到中心城区中上水平。

今后五年,我们将全力推动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 坚持科创引领,深度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深度融入宝山“北转型”发展格局,推动各类创新要素集聚,优化产业布局,努力走出一条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积极推进科创功能优化。围绕宝山科创主阵地核心区建设,积极构建各类要素功能完善,科创综合服务优化的创新大格局。充分发挥上海大学科创策源功能,完善镇、企、校合作机制,定期举办“大场 海论”论坛,助力大学人才、技术创新优势与企业资源发展需求集成,打造宝山区南部科创转化带核心功能区。提升环上大科技园零号基地、贰号基地孵化功能,支持海尔海创汇在地开展科创企业服务,助力环上大科技园逐步完善成果转化创新链。主动对接南大智慧城科创金融服务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等创新资源,聚集一批基金、证券、法律、会计等服务机构。五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年均增长不低于20%;新增一批小巨人企业和企业技术中心,打造一批高质量科技园区。

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全镇经济发展能级再提升。加快产业优化集聚,扎实推动“两轴三区”产业总体发展格局,启动大场产业促进NEW计划、双IT计划。围绕“两轴”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围绕“三区”做强科技服务、发展总部经济、创新型数字经济,加快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推动载体提质转型,对镇域载体及入驻企业进行再梳理、再聚焦,完善准入机制,争取打造一批亿元楼宇,不断提升科创浓度、经济密度;重点推进镇域内尤其是真大路沿线市部属企业转型,进一步强化盘活低效载体、推进更新发展的协调意识和统筹能力;结合数字转型赋能载体更新,推动沪太路、祁连山路等重点区域的载体提标升级,对标深度城市化目标和产业导入需求,改造一批有颜值、有品质,活力足、功能强的优质产业载体空间。

促进消费宜购升级。持续打造北中环美好生活家居商圈、宝山日月光时尚消费商圈、大华虎城智慧商圈、经纬汇生活消费商圈等特色商圈。结合大场人口体量大、密度高这一特点,在大华、大场、祁连地区整合推出一批有特色、差异化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形成主题特色商圈和社区服务商业均衡分布、协调发展的商业新格局。积极探索商业数字化转型,构建消费购物与AI导引、场景体验、游戏体验紧密结合的“数字商业微生态圈”。将智能错峰停车、便捷支付等成熟的数字化场景应用于本地商圈建设,发展线上直播、社交电商、电商小程序等消费新业态,不断提升商业影响力和竞争力。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招商水平。创新招商模式,由要素招商向集人才、技术、产业、市场、资本于一体的集成式招商转变。聚焦环上大先进科研成果,推动产业资本集聚,加快高端项目全链条、一体化发展。以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为重点,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能级,开展事前指导和柔性监管;打造大场“汇客厅”,提高招商投促活动频次和质量。坚持以人才集聚为核心,结合大场产业发展导向,出台大场政策,树立欢迎和鼓励高端人才留在大场创业创新的鲜明导向。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培育打造一支有企业家思维、投资人视角、能与企业共情、坚定共同成长信念的招商服务团队,讲好大场故事、树好大场形象、打响大场品牌。

推动集体经济保值增值。优化集体经济布局,将集体资产保值升值与全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相结合,切实推动集体经济主动参与融入环上大科技园、南大智慧城等重点区域建设以及城市更新。规范和完善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管理,加强对现有集体经济业态的调整升级,整合资源支持科技创新等产业发展。以市场化、集团化、专业化为导向,提高集体资产在创新创业和转型发展中的参与度,有效激发集体经济的活力和动力。

(二)深化产城融合,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品质。积极推进产城深度融合,以“调规划、增空间、添魅力”为导向,促进生态环境和城市发展深度融合,营造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市生态人文环境。

坚持规划引领城市更新发展。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完善大场城市规划空间布局,提升城市承载能力。结合2020-2035中心城单元规划的编制,对镇域范围内各规划单元进行梳理,配合塘祁路以北和丰宝路以西相关规划调整,释放城市开发空间,优化完善公共空间和设施配置,补齐建成区城市功能短板。未来五年完成25个市政公建配套项目,建设25.8万平方米安置房,启动场南村“城中村”改造。探索建立社区规划师工作机制,建立社区规划师工作站,指导社区推进城市微更新、微改造。完善镇域路网建设和道路提质,推进南大地区新开工道路建设,完成锦秋板块道路环通,打通环镇南路断头路,完善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功能。

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坚持生态优先,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落实“河长制”长效机制,持续改善水环境,镇域河道水质常年保持优于V类水,以长浜成功创建示范河道为标杆,继续打造“美丽河道”,促进水环境再提质。深化扬尘污染防治“片长制”长效机制,持续加强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开展生活面源污染整治,强化污染源在线监测和网格化监管发现机制,确保道路扬尘平均浓度控制在区目标值内。按照“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绿化生态格局,形成“一镇十园”绿化布局,新增公共绿地面积75公顷,人均公共面积达25.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3.4%。

塑造大场城市特色风貌。 注重城市色彩和空间景观设计,建设具有大场特色的城市景观,让街区更有温度、更适合漫步。围绕“一街一特色”,通过建筑外立面创意改造、景观主题宣传围墙涂鸦、楼宇景观灯光集群打造、数字化转型场景应用等方式,打造“美丽街区”、特色街区,塑造大华、中环、老镇、上大等区域灯光夜景。围绕“软、硬件共提质”,持续推进“美丽家园”改造,提高老旧住宅的居住环境品质,基本实现建成20年以上的老旧小区“美丽家园”建设全覆盖,每年打造1-2个特色亮点小区。继续全力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

(三)突出民生为本,全面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认真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完善民生保障服务体系和功能布局,进一步提升大场民生幸福指数。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求职人员信息动态管理系统,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困难家庭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确保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始终控制在区下达指标之内。建立“创业之场”,整合科创资源带动就业创业,每年帮扶80人成功创业。健全完善社区救助社区顾问制度,统筹做好社会救助、退役军人保障等工作。完善更加多元的养老服务,五年内丰收养老院、真大路养老院投入运营,完成市级养老床位建设指标;打造大场“未老为老”品牌,形成“医养、康养、悦养”养老模式,创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推行线上养老服务功能,布局线下“养老地图”,提升智慧养老服务水平。

优化公共服务品质。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常态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举措,有序推进疫苗接种,筑牢全民免疫屏障。提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推进大场第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祁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搬迁,支持大场医院二期扩建工程。加强红十字核心业务建设,深化造血干细胞和遗体(器官)捐献等志愿服务。进一步丰富教育资源,新建学校、幼儿园布局更加合理。传承并创新陶行知教育理念,发挥好行知、世外、上大、上师大等教育品牌辐射效应,助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高水平发展,把大场建设成为陶行知教育示范区、宝山教育数字化转型示范点。

擦亮大场文旅品牌。以“文化聚人心”为导向,深挖“行知”文化精髓,打响“行知大场”文旅品牌。绘制“行在大场、知其万象”大场文旅地图,打造“CHANG享、CHANG游、CHANG览、CHANG动”板块,充分展现大场文化体育、旅游展览的历史底蕴和人文魅力。继续办好“行知读书会”,打造大场特色文化新高地。传承并创新大场传统文化,丰富“潜溪风情”文化艺术节、“活力潜溪”体育赛事、非遗传习等特色活动内涵,不断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做好群众性文化体育公共服务建设,新增2.4万平方米体育场地面积,创建“长者运动之家”。探索试点建设智慧图书馆“行知书屋”。

(四)聚焦多元共治,全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进一步优化社会治理体制,充分整合社会力量和执法资源,以数字化转型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探索大型社区管理新范式。完善镇管社区工作机制,健全以居民区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为主导,居民为主体,业委会、物业公司、驻镇单位等共同参与的自治共治格局。聚焦全过程民主,用好 “社区通”,探索“居民打钩”制度升级为“居民议事”,每年试点一批小区,突出居民全过程参与,提升居民自治、自管、自我服务水平。“活力楼组”总数达到1000个。积极做大社区“朋友圈”,挖掘和培养一批社区达人和社区政工师,培养在全市有影响力的社区治理领军人物,打造在全市有影响力的社区治理工作品牌。丰富“社区小先生”内涵,不断充实社区治理的新生力量。打造以汇集党群服务、为老养老、文体娱乐等为一体的“3+X行知睦邻汇”社区服务综合体,探索形成“15分钟社区生活圈”。探索以数字新技术赋能社区服务和治理创新,持续探索多元协作的社区治理新范式,促进数字生活圈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工作人才队伍选拔、培养和激励机制,推进“头雁”工程,建成一支素质更高、能力更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完善物业考核激励机制,加强业委会规范化建设,夯实社区“三驾马车”工作合力。

全面深化智慧治理。以城市数字化转型为社会治理赋能,实现“一网统管”在社会治理一线的实战运用。完善城运中心体制机制建设,针对已建场景,强调数据分析,优化闭环处置流程。拓展应用场景,推动数字化治理在安全隐患治理、民生服务保障等工作中的应用,提高数字化治理的覆盖面和实用性。加强应急联动队建设,探索自动发现案件的流转机制,进一步做实“派单、联动、反馈、督办”闭环,持续提升“12345市民热线”工单实际解决率、市民满意度,提升高效联动处置能力。

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把城市生产安全和运行安全摆在首位。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防台防汛应急预案。提升交通组织能力、反恐防范能力,全力提升突发事件防范意识和应对处置能力。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加大对食品药品、建筑工地、道路交通等领域的安全管理力度,全力消除城市安全隐患。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智能安防系统高效运行。强化风险矛盾系统治理,推动扫黑除恶常治长效,做实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指导室暨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依法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治安形势平稳可控。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持续保持对存量违法建筑、“群租”的整治力度,形成常态长效管理。

(五)着力转变作风,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建立健全更加规范、成熟、完善的政府运作机制,推动政府自身建设得到新提升。

严格依法行政。坚持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到政府工作全过程,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健全和完善资金使用、财务审批、审计工作等方面制度,依法加强“三资”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动迁项目管理。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政府信息依法公开。自觉接受镇人大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书面意见。

提升政府效能。进一步完善政府工作目标管理体系,完善目标任务分解和督查问责,强化条块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和团结协作,确保年度各项重点工作有力推动、切实落地。把大调研活动作为持续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抓手,不断激发党员干部解难题、抓发展、办实事的工作激情。

加强廉政建设。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扎实抓好各类巡视巡察及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强化财政预算刚性约束,严控一般性支出,压减“三公”经费,把有限的财力更加高效地用在推动发展和改善民生上。

三、2022年主要工作安排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工作的第一年,也是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和建设宝山科创中心主阵地核心区的关键之年。做好2022年的工作,对大场未来五年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镇上下要紧紧围绕科创驱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目标,立足新起点、把握新机遇、融入新格局,敢为人先、勇于拼搏,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综合各方面因素,2022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是:实现地方财政收入8.8亿元,同比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亿元,同比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区下达指标之内,居民人口可支配收入保持稳步增长。

2022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以赴推动落实科创战略。以产业集聚为导向,紧盯项目落地和载体建设,聚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科技产业,加快潜力企业招引培育,加速科创产业集聚。继续梳理低效存量资源,释放产业发展空间,重点推进真大路工投新场项目建设。1876环上大科技园06基地年内竣工,中邮华东智能产业园加快招商进驻,文欣楼、文渊楼实现“腾笼换鸟”,全力提升科创浓度、经济密度。有序推动25个重要载体能级提升,着力提高载体单位面积税收产出率和属地率。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用好各级产业、科创、财税等政策,突出人才服务、个性服务,出台大场政策,做好企业落地发展“最先一公里”的扶持。提升传统商圈能级,完成山姆会员店大场项目并开业,完成环上大周边街区环境提标,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二)全力以赴促进城市更新提质。加快完成南大地区和场中村“城中村”改造剩余未动迁居农民责令交地。完成空间规划梳理编制。加快推进“城中村”市政公建配套项目建设,新开工项目8个、完成9个,完成场中村1幅土地出让。年内4.86万平方米安置房交付使用。场南村“城中村”启动居农民动迁,原址安置基地完成认定并力争启动土地出让。南大地区新增开工道路15条、完工9条,锦秋板块开工道路6条,为环通区域道路打好基础。新建绿地23.3公顷,启动朗香公园和上大路休闲绿地建设,完成祁连花园提标改造。常态化落实“河长制”、扬尘污染“片长制”、“路长制”长效机制,确保区域环境指标稳定达标。完成沪太路、聚丰园路提标改造,打造行知路特色文化街区。开发智慧场景,联动街区、社区、商圈发展,将聚丰园路打造为数字化转型“样板街区”。以丰富创建内涵为重点,推进社区微更新、微改造,年内完成一批“美丽家园”建设。

(三)全力以赴增进人民民生福祉。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常态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细化完善疫情防控预案。做好物资储备,继续做好疫苗接种。积极开展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力争通过国家卫生镇考核。创建城市社区博爱家园。全面推行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大综窗”受理模式,推动群众办事更加便捷,争创“5A级”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积极拓展社区养老布局,建成镇为老服务中心、为老服务分中心、慧华苑日间照料中心等服务点,完成市级养老服务设施千人指标;创建“大场为老”智慧服务平台,提升智慧养老水平;试点“社区食堂联盟”,探索老年助餐新模式。创立“创业之场”,以科创带动就业创业。发挥好劳动争议前端调节作用,争创“全国金牌调解组织”。做好2022年招生工作。继续办好行知读书会、潜溪风情文化艺术节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葑村村健身房打造“长者运动之家”示范点,创建祁华路“长者运动健康之家”。

(四)全力以赴巩固提升治理成效。做实城运平台,深化“一网统管”在社会治理一线的实战应用。不断开发、继续丰富数字化治理场景,在社区生活垃圾分类、非机动车入户充电监管等方面强化智慧治理。围绕“高效处置一件事”,通过数据研判、预警辅助决策、指导实战。完善派单机制,提高各部门联勤联动、高效处置能力。细化网格管理,提高“12345”市民热线回应处置水平。对标创全、创卫等工作要求,持续优化市容环境,全年生活垃圾分类示范镇测评、市容环境满意度测评居全市前列。试点“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成1-2个社区服务综合体。提标130个“活力楼组”,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活力楼群”,探索建立“活力楼组”指导员队伍激发社区自治活力。坚持源头治理,强化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风险管控,不断完善城市运行安全管理体系。重点厘清和推进市部属区域安全隐患综合整治。深化平安大场建设,努力争创上海市平安示范社区。

各位代表,同志们,伟大的时代赋予我们光荣使命,崇高的事业召唤我们开拓奋进。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昂扬的斗志、更饱满的精神,坚决扛起科创中心主阵地核心区的使命担当,戮力同心、砥砺前行,为奋力谱写宝山“北转型”的大场篇章而努力奋斗!


  • 文件预览

  • 附件下载

  • 相关文章

当前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