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金凤代表:
关于“擦亮夜间便民门诊品牌,助力宝山便利城区建设”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和差异化。为了更好地满足这一需求,宝山区卫健委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
一、统一夜间便民门诊标识,实现全覆盖服务
为了提升夜间便民门诊的辨识度和服务范围,宝山区卫健委于2024年3月4日统一了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夜间便民门诊的标识,并实现了全区范围内社区的全覆盖推行。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服务的可见性,也确保了居民在下班或放学后能够方便地找到最近的医疗服务点。
二、优化服务时间,延长就诊时长
考虑到居民在白天可能因工作或学习而无法就医的情况,宝山区卫健委将夜间便民门诊的服务时间设定为16:30至20:00,以更好地适应居民的生活节奏。这一调整使得更多上班族和学生能够在非工作时间获得必要的医疗服务。
三、提供全科诊疗与特色专病服务
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仅提供全科诊疗、便民配药、健康咨询和签约等基础服务,还结合单位自身专业所长,增加了多种专病专科特色服务。例如,淞南社区开设了白癜风脱发专科;盛桥、泗塘、月浦、菊泉等社区设立了中医专科;友谊社区推出了中医儿科专科;顾村社区则专注于慢性肾脏病的中医治疗;大场社区针对糖尿病患者提供服务;高境、长江路及罗店社区则设有高血压专病门诊;大场、罗三社区还特别开设了伤口护理门诊、体重管理门诊。这些特色服务的设立,旨在满足不同患者的具体医疗需求。
四、党员先锋岗与“医路伴您”党员陪诊服务
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区卫生健康工作党委围绕“健康宝山、品质医疗”的目标,通过拓展服务空间、延长服务时间、提升服务效能等措施,全力助力“便利城区”建设。在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了社区夜门诊党员先锋岗,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医靠”。同时,全系统各医疗机构的党员骨干在夜门诊中发挥带头作用,亮身份、做表率,推出了“医路伴您”党员陪诊服务。这一服务旨在满足社区困难人群的多元需求,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服务。夜门诊及陪诊项目作为“医起温暖一座城”的案例内容,也被评为第七届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五、强化监管,确保质量
自2024年3月4日夜间便民门诊启动以来,截至2025年3月26日,共接诊7万余人次,取得了显著成效。充分证明了夜间便民门诊在满足居民医疗需求、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夜门诊的监管与考核,真实反映运行过程中的优缺点。区卫健委将制定一套完善的居民满意度测评体系,包括就诊流程、医疗技术、医德医风、环境卫生等多个维度,通过纸质问卷、线上测评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续跟踪夜间便民门诊的质量提升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夜间便民门诊的各项服务和管理,为居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成为城市医疗服务中一张更加亮丽的名片。
六、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新闻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在社区夜门诊的宣传推广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新闻综合”频道详细介绍了社区夜门诊的开设目的、服务项目、医护人员配备以及就诊流程等方面的内容。“看看新闻”则充分利用其新媒体的优势,鼓励观众留言评论,及时解答他们关于夜门诊的疑问。“上观新闻”从专业、客观的角度对社区夜门诊进行了深入解读,引导他们主动选择到夜门诊就诊。
“上海宝山”作为本地的权威媒体,紧密结合宝山区的实际情况,对社区夜门诊进行了有针对性地宣传。宝山卫生健康公众号作为卫生健康领域的重要信息发布平台,定期推送关于社区夜门诊的文章。各社区公众号也积极参与到社区夜门诊的宣传工作中,结合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发布夜门诊最新信息。此外,我委积极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宣传活动。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进一步提高了居民对夜门诊的知晓率和利用率。
未来,宝山区卫健委将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探索和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努力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