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9D069号提案的答复_区级提案结果公开_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对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9D069号提案的答复

信息来源: 区卫生健康委 发布时间 2025-07-01
【字号
  • 所属类目: 区级提案结果公开
  • 主题分类: 卫生
  • 体       裁: 其他
  • 发布日期: 2025-07-01
  • 发文字号:
  • 发文日期: 2025-07-01
  •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 机构名称: 区卫生健康委

致公党宝山区总支:

    关于《关于健全安宁疗护服务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我委非常重视,对提案进行了专题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上海市开展安宁疗护建设工作已逾30年。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卫生健康委等十四部门<关于加强本市社区健康服务促进健康城市发展的意见>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安宁疗护服务自2022年已纳入上海市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标准。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宝山区积极响应市级建设号召,区内医疗机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不断建设完善并取得一定成效。

    一、上海市对医疗机构安宁疗护体系建设的政策支持

    上海市于2020年正式发布《关于推进2020年本市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提出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推进区级安宁疗护中心建设的工作任务。文件中指出安宁疗护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安宁疗护服务规范开展与质控管理,探索多种形式安宁疗护服务延伸。上海市陆续出台《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与建设指导标准》《上海市安宁疗护服务规范》《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临终关怀)科设置标准》等文件指导、规范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场地建设、科室、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关于深入推进本市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指导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机制,促进了医疗机构对接养老机构,保障了为有安宁疗护需求的养老家庭提供安宁服务;《上海市健康老龄化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中明确提出在提升老年人医疗服务内涵中大力推广安宁疗护服务,促进了安宁疗护服务推广和宣传工作。近年来,上海市在安宁疗护服务主体制度建设基础上,不断出台服务细则,相继发布了《上海市医疗机构安宁疗护科病历文书书写工作指引》《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医疗护理床位管理的通知》《上海市缓和医疗工作指引(二、三级医院)》《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疼痛诊疗工作指引》等,从分级诊疗、专病护理、提升安宁疗护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等更加细化指导安宁疗护服务工作。随着市区级安宁疗护服务工作的开展,医疗机构、各级政府部门持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将不断完善医疗机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建设。安宁疗护床位目前已纳入上海市医保支付项目,且不断完善,为安宁疗护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

    二、宝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服务现状

    宝山区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提供病房住院服务共计10家,均可提供老年住院护理服务,其中可提供安宁疗护住院服务的有8家。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住院服务建设发展至今,已具备了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能提供全面的诊疗护理服务,已具备对安宁疗护患者疼痛等并发症状的治疗能力,能在患者住院期间明显改善生活质量。除了医疗服务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安宁疗护人才队伍建设,医疗、照护、志愿者共同组成安宁疗护服务团队,照护护工提供日间生活照料,安宁疗护志愿者团队则共同提供人文关怀,团队共同为住院患者提供庆生、节假日庆祝活动等不断强化人文,提供安宁患者的生活尊严。团队成员需持证上岗,并且每年需完成继续教育、专科学习等持续学习培训,保障服务的专业性。

    2025年年初,月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区内安宁疗护中心,引领全区安宁疗护建设。区级安宁疗护中心同时起到区内安宁疗护培训、质控、指导等建设职责,具有标杆属性,为全区规范安宁疗护建设提供了保障。

    宝山区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开设安宁疗护门诊服务,市民可至门诊咨询就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住院治疗、居家照护、养老机构护理等,对于安宁就诊患者,医疗机构均完成建档建册。社卫中心为居家安宁疗护患者可通过移动家床开展服务。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与辖区养老机构达成医养结合协议,养老机构老人出现安宁疗护需求时可首先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系,由医疗机构专业团队提供专业的安宁疗护服务。安宁疗护团队同时兼顾宣传推广工作,将安宁疗护宣传融入义诊、居委、特定日期,不断呼吁社会关注安宁疗护理念。

    宝山积极响应国家、上海市号召,不断完善区内医疗机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建设,现已形成区级安宁疗护中心引领,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专业服务,通过医养结合体系补全养老机构安宁需求的服务内核,积极推广宣传,号召区内市民了解、熟悉、接受安宁疗护理念,并主动寻求服务。

    三、宝山区民政安宁疗护建设工作规划

    安宁疗护是社会进步和城市温度的重要体现,它不仅关注病患的身体症状控制,还包括心理、社会和精神层面的关怀。2024年末,宝山区民政局积极部署、多措并举,携手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宝山区代表处,共同推出2024-2025助老帮困安宁疗护服务公益项目, 由专业的第三方上海福满佳服务有限公司提供服务,通过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用科学的心理关怀方法、精湛的临床护理手段最大限度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提高生命质量,同时减轻家属的遗憾。

    1.增加服务供给,丰富服务层次

    老年护理服务部门将进一步丰富规范服务内容。一是生活护理方面:含晨晚间护理、口腔清洁、协助进食饮水、皮肤管理、翻身叩背、压疮预防等,为患者提供一对一的贴心护理;二是医疗护理方面:可以提供健康指导、用药指导、生命体征检测、护理指导、心理支持等居家上门服务,也可以在医院内为患者提供压疮伤口换药、肌肉注射、氧气治疗、导尿、皮下/皮内注射、疼痛管理等服务,缓解患者痛苦;三是心理服务:含心理一对一咨询、音乐疗法、绘画疗法、芳香疗法、正念冥想、家庭治疗、团体治疗等,通过专业心理疏导技巧,耐心倾听患者心声,提供帮助患者排解焦虑、抑郁。

    2.完善政策支持,加强宣传引导

    社区街镇作为连接家庭与社会的关键纽带,在健全安宁疗护服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区能够贴近居民生活,了解居民需求,为安宁疗护服务的宣传和推广提供便利条件。在社区宣传安宁疗护服务时,可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开展专题讲座是有效的途径之一。邀请安宁疗护领域的专家、医生走进社区,向居民讲解安宁疗护的知识,包括临终关怀的意义、如何提高临终生活质量、如何缓解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压力等。讲座内容应深入浅出,结合实际案例,增强居民的理解和接受度。

    3.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品质

    传统安宁疗护服务模式侧重于基础医疗护理与生活照料,虽能满足患者部分生理需求,但在心理与精神层面的支持存在不足。生命末期患者常面临恐惧、焦虑、抑郁等复杂负面情绪,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对病情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创新安宁疗护服务模式迫在眉睫。例如:音乐疗法、艺术疗法等表达性艺术治疗方法同样可融入安宁疗护。音乐能舒缓患者紧张情绪,唤起美好回忆;艺术创作则为患者提供情感宣泄途径,帮助他们表达难以言表的内心感受。这些非语言治疗方式能绕过患者心理防御,深入内心世界,促进心理康复。通过多学科协作与多元心理治疗方法的运用,能为患者缓解生理痛苦,更能给予心理与精神慰藉,让他们在生命最后阶段有尊严、平静地度过。

    4.重视家属心理疏导,实现全面人文关怀

在安宁疗护服务中,家属心理疏导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通过专业干预可降低家属急性应激障碍发生率,显著改善焦虑抑郁状态。该服务不仅维护患者心理健康,更通过家庭系统促进代际关系改善,推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从社会层面看,心理疏导帮助公众建立理性生死观,形成生命教育传承链。将临终期转化为生命反思契机,促进创伤后成长,最终提升整个社会的死亡教育水平与文明程度。

 

  • 文件预览

  • 附件下载

  • 相关文章

当前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