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刚代表:
您提出的041号人大建议(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已收悉,经研究,现形成办理意见如下:
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潜力和活力,稳定社会预期,增强经济增长信心,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从2018年起,宝山始终将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号工程”,从最初的简政放权、流程再造,到如今的激发活力、集成创新,我们聚焦提升企业感受,通过一系列硬举措,厚植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企业有感的营商沃土,用心用情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以服务的暖心增强企业的信心,全面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政企互通机制
1.构建“1+13+N”多层次政企沟通机制。“1”即区层面民营经济圆桌会、“13”即宝山区13个街镇园区层面民营经济圆桌会、“N”即专业商协会层面搭建形式灵活的政府部门和会员企业的对接交流平台。加强部门联合,打破服务壁垒,通过民营经济圆桌会,整合不同政府部门行政资源,发挥“1+1>2”的效果。加强条块联动,打破信息壁垒,架起基层与职能部门的沟通桥梁,形成条块合力,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加强市场主体联通,打破业务壁垒。通过搭建平台,助力产业内企业挖掘更多发展机会。3月11日,举行第十期民营经济圆桌会,以“新材料·新动力·新未来”为主题。
2.打造“管家全对口、服务全流程、响应全天候”的重点企业服务团制度。聚焦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共性和难点问题,建立重点企业管家常态化服务体系,由职能部门提供涵盖企业开办、应用场景、项目建设、创业创新、产业政策、融资上市、人才用工等11个方面的服务内容,一事一团,形成政府制单、企业点单、服务团接单的多元化、专业化、组团化、品牌化服务,为1700多家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专业化服务、解决个性化诉求。
3.实体化运行招服一体化中心。实行“集中办公+集中审批”运作机制,通过“收集、派单、会商、调度、反馈”的闭环机制,提供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确保企业诉求能够快速响应、高效解决。通过向责任单位直接派单的方式,推进开利、琥崧、赛陆医疗等一批项目破除堵点、加速落地。
(二)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式政策直达体系
1.拓展政策获取渠道丰富解读形式。“宝你汇”直播间推出线上直播帮办,聚焦企业办事堵点,科学选定直播主题,在线讲解申报流程及注意事项,帮助企业解决在线操作、材料准备、申报信息、业务流程等方面的专业问题,已开展政务直播21场,累计观看超过20万人次。积极开展“处长(科长)讲政策”活动,主动解疑释惑,有效回应社会关切。
2.提供个性化政策配送服务。组织开展“法律惠企大讲堂”系列活动,结合商会企业特点、行业特性和实际需求,提供分层分类法律服务,将知识产权、行政处罚、劳动法、公司法和证券上市等涉企法律服务精准匹配至各商协会,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法律服务。打造新办企业“开业第一课”服务产品。整合新办开业、常用办税软件、税费申报、数电发票等基础事项,以“线下课堂+线上直播”形式,为新办纳税人提供“零基础入门课”。
3.提升企业政策服务精度。打造企业专属空间,拓展“企业标签”种类,打造个性化“千企千面”,多行业“一企一档”,将企业专属网页建设成为特色档案信息集成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科学设定政策申请条件和范围,完善企业、政策画像,实现企业、政策双向精准匹配。优化消息推送机制,实现对企业定期主动提醒,精准推送信息。
(三)持续激发投融资活力
1.挂牌成立区融资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开户、融资对接、融资政策咨询与申报等多元金融服务。推广普惠金融顾问制度,由区内10家重点银行机构派遣业务骨干组建宝山普惠金融顾问团队,探索以普惠金融枢纽为核心,融资服务中心与多个服务站为一体的布局模式。
2.建设“信易贷”综合服务平台升级版,打通“信息-信用-信贷”链条。实现产品管理、申请、监管、统计、上报、查信等功能,并与区“一网通办”深度整合,实现用户身份认证与受理、审批、授信、放款等关键节点提醒,实现全流程在线融资服务。2024年6月,平台正式上线“随申办”APP,推动实现融资服务“掌上办”。
3.推出普惠金融专项政策,开展政策性融资担保贷款保费补贴、“科创贷”贴息等,鼓励和引导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力度,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大力支持重点企业融资发展。发布“宝质贷”2.0版,引入“上海品牌”“上海标准”“标准创新”等融资增信要素。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先行先试建设惠企综合服务平台,全量归集市区两级各类惠企政策,利用智能匹配算法,推动政策精准推送和快速响应,惠企政策按需供应,由“企业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企业”。落实涉企政策制订充分听取经营主体和商协会意见的工作要求,普惠性政策听取意见原则上中小企业比例不低于50%。提高政策易读性,新出台的惠企政策文本力求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直奔主题。
二是赋能基层贯通企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做强区级平台,持续提升区级招商服务一体化中心服务效能,加强各方力量资源统筹,集中解决项目实施推进堵点,加速落地转化。探索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开设企业增值服务专区,提供法律、金融、人才、科创、国际贸易等多样化涉企咨询服务。下沉专业力量,发挥市场、司法等条线部门专业优势,通过设立服务站、组建宣讲团等方式提供下沉式服务,更好收集调研企业、劳动者诉求,提供专业服务指导。
三是有效畅通企业诉求收集渠道,聚焦企业需求和诉求,通过在政务服务中心放置意见箱或使用问卷星等方式,收集企业反馈的意见,或在随申办企业云和市民云设立反馈渠道,在线收集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政务服务问题,营造良好的营商互动氛围。建立企业诉求收集办理闭环机制。建立“接、转、办、督”四位一体的企业诉求收集办理闭环机制不断提高企业满意度。推动解决问题从“一件事”到“一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