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宝山区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_区政府文件_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宝山区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信息来源: 区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07-09-24
【字号
  • 所属类目: 区政府文件
  • 主题分类: 其他
  • 体       裁: 其他
  • 发布日期: 2007-09-24
  • 发文字号:
  • 发文日期:
  •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 机构名称: 区政府办公室

 (二OO七年九月二十四日)

 

宝府〔2007〕60号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宝山区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宝山区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今后五年,是宝山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现代化滨江新区的重要时期。为落实本市、以及区五次党代会和区六届人代会关于加快发展服务经济的要求,特制定本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该计划将在本届政府任期内,逐年滚动修定实施。

一、发展现状

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服务业统计范畴主要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其他行业等15个门类,47个大类、180个中类、339个小类。2006年,宝山区域增加值为927.5亿元,其中服务业增加值为252.8亿元,占区域增加值的27.3%;区属统计增加值为373.5亿元,区属服务业增加值为191.2亿元,占区属增加值的51.2%。详见下表。

2006年宝山区区域、区属服务业增加值构成表

             统计数据

类别

区域增加值

(亿元)

比重

(%)

区属增加值

(亿元)

比重

(%)

1

批发和零售业

44.5

17.6

41.4

21.7

2

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

60.5

23.9

33.6

17.6

3

房地产业

32.9

13.0

31.5

16.5

4

金融业

21.4

8.5

19.8

10.4

5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6.1

6.4

14.1

7.4

6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7.8

3.1

7.8

4.1

7

住宿和餐饮业

5.9

2.3

4.6

2.4

8

其他行业

63.7

25.2

38.4

19.9

宝山区服务业合计

252.8

100.0

191.2

100.0

我区服务业与全市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在经济总量上,2006年,本市服务业增加值为5205.4亿元,增长率为11.5%;宝山服务业增加值为252.8亿元,增长率为10%,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4.9%,增长率低于全市增长率1.5个百分点;二是在产业结构上,主导产业还不够突出,与钢铁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够快,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专业服务业也不够强;三是在服务业载体上,近年来我区建设的服务业载体项目还存在着布局不够合理,集聚度不够高等问题,一批楼宇效应尚未显现,对全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不明显。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新时期上海加快推进“四个中心”建设、实现“四个率先”的发展主线,围绕区五次党代会和区六届人代会提出的发展服务经济目标,结合实际,体现区域产业特点、轨道交通优势,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发展先进制造业,稳步提升商贸流通业,大力推进一批服务业功能项目建设,实现三次产业融合与互动发展。既要提高服务经济的增速、总量和在全区经济中的比重,又要提高服务业的辐射功能和节能降耗、扩大就业等综合功能,加快构建与现代化滨江新区相适应的服务业体系,进一步增强区域城市综合竞争力。

三、发展目标

(一)重点发展钢铁、物流、港口、节能和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建设若干能够辐射本市、长三角和国内外的功能性项目和平台。

(二)积极发展商业、旅游、文化、休闲等生活性服务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幅13%以上,到2009年达到255亿元左右;商业增加值年均增幅10%以上,到2009年达到55亿元左右。

(三)加快培育若干产业特色明显、集聚和辐射性强、载体规模在20万平方米以上,功能配套齐全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四)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幅13%左右,力争16%。到2009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80亿元左右,力争达到300亿元左右。

(五)保持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完善现代化滨江新区综合服务功能,提供资源保障。

(六)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机制,为各种所有制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总体布局

按照宝山区“一带、二轴、三分区”的区域总体规划,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一带、三线、三区”服务业发展布局。

(一)启动建设宝山滨江服务业景观带

宝山滨江服务业景观带主要是指黄浦江宝山段,根据本市黄江两岸总体开发战略和构建现代化滨江新区要求,围绕滨江旅游休闲功能,以上海国际邮轮组合港建设为抓手,结合吴淞口区域岸线资源、全面启动滨江商务区、水上旅游集散中心、炮台湾湿地公园二期等一批项目建设,将吴淞口沿江地区打造成为集旅游休闲、滨江观光、商业商务、文化娱乐等多功能的“国际旅游休闲走廊”。

(二)培育形成三条轨道交通服务业发展线

结合轨道交通等大型交通枢纽设施建设,完善轨道交通一号线、三号线、七号线沿线站点周边规划,重点选择一批站点,把交通枢纽设施与商业商务楼宇建设结合起来,培育一批服务业功能集聚的站点。逐步形成点上辐射、线上连接、特色互补的三条轨道交通发展线。轨道交通一号线主要功能定位:总部经济、服务外包、商业商务等;轨道交通三号线主要功能定位:商业商务、旅游休闲、专业服务等;轨道交通七号线主要功能定位:科技教育、商业商务、旅游观光等。

(三)着力构建三大服务业功能区

各街镇的服务业发展要围绕区域特点,做到与区域产业基础相结合,与各类交通枢纽站点相结合,与旅游文化资源相结合,培育具有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分类指导、重点推进、错位发展,着力构建三大块服务业功能区。

北部地区。范围包括罗店镇、罗泾镇、月浦镇、宝山工业园区,新市镇规划人口约28万人,城镇建设用地约21平方公里。罗店镇服务业主要功能定位:旅游文化休闲、观光生态农业以及与之配套的社区商业等;罗泾镇服务业主要功能定位:港口服务业、社区商业等;月浦镇服务业主要功能定位:钢铁服务业、社区商业、房地产业等;宝山工业园区服务业主要功能定位:为先进制造业配套的相关生产性服务业。

中部地区。范围包括淞宝地区、杨行镇、顾村镇,新城规划人口约60-6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约57平方公里。淞宝地区服务业主要功能定位:商业商务、旅游休闲、公共服务等;杨行镇服务业主要功能定位:现代物流、商业商务、房地产业等;顾村镇服务业主要功能定位:社区商业、生态旅游、房地产业等。

南部地区。范围包括大场镇、庙行镇、淞南镇、高境镇、张庙街道、宝山城市工业园区,中心城部分规划人口约50-5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约58平方公里。大场镇服务业主要功能定位:科技研发、商业商务、总部经济等;宝山城市工业园区服务业主要功能定位:科技研发、专业服务等;庙行镇、淞南镇、高境镇、张庙街道主要功能定位:总部经济、社区商业、专业服务、创意产业等。

五、重点领域

(一)加快壮大钢铁服务业

1、通过政府、企业和中介参与,优化现有钢铁服务业资源,依托宝钢等国内外大集团、大企业,组建全国第一家省级钢铁服务业协会,为加快钢铁服务业产业发展搭建平台。

2、优化钢铁服务业布局,重点推进上海宝山钢铁物流商务区等一批钢铁服务业载体建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提升上海钢铁服务业产业能级。

3、加快吸引各类钢铁服务业企业向宝山集聚,通过3-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钢铁服务业高地,其中钢铁物流贸易占全市70%以上。

(二)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

1、加快搭建辐射长三角和全国的物流服务平台,重点推进中国物流资源交易中心、保税物流中心、上海港散货交易配送中心、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等功能性项目建设,推动传统物流业的转型升级。

2、优化物流产业布局,逐步改变仓储行业存在的无序布局问题,通过关停、整治、转型、提升、规范等方式,加快对区域内现有仓储企业进行梳理整合,规范仓储业布局,引导物流企业向物流园区集中,改善区域环境。

3、提升物流产业效益,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的综合服务和第三方物流。重点发展钢铁物流配送、散货配送和农副产品配送等,积极探索保税物流业务,不断提升宝山物流产业能级。

(三)稳步提升商贸服务业

1、依托轨道交通1号线、轨道交通3号线、轨道交通7号线发展轴,重点建设大华商务商业圈、高境社区商业中心、庙行社区商业中心、顾村社区商业中心等一批综合性商业项目,培育形成三层次商业格局,一是形成淞宝地区、大场地区、一号线宝山沿线三个区域性商业中心;二是形成10个左右社区商业服务中心;三是形成一批便民服务商业网点。

2、不断提升区域性商业中心、社区商业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商业网点水平。区域性商业中心: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引进新型商业业态,增强商业辐射力度;社区商业服务中心:优化布局,积极探索现代社区商业运作模式,优先满足社区居民综合需求;便民服务商业网点:体现方便、快捷、人性化的特点,继续对传统商业网点进行调整与整合,方便居民群众日常生活。

3、稳固扩大全区商贸服务业规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幅13%以上,2009年达到255亿元左右;到2009年,全区预计新增商业面积100万平方米左右,2009年全区商业面积达到260万平方米左右,人均商业面积1.8平方米左右。

(四)培育发展专业服务业

积极培育引进各类专业服务业企业,重点是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地区总部、采购中心、设计研发中心、投资中心等具有产业引领作用的项目,以及会计、法律、咨询、评估等各类专业中介服务业;鼓励信息服务、融资担保、电子商务等知识型、科技型服务业加快发展,重点支持一批品牌企业;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己创新体系。培育建设上海国际节能服务业集聚区、上海国际研发总部基地、长三角中小企业上海服务外包基地等专业服务业载体。

(五)加快发展旅游文化业

加大对宝山历史人文资源的挖掘、整合、开发和推广力度,加快一批旅游品牌项目的深度开发;形成“二圈三区”(红色文化旅游圈和绿色生态旅游圈;工业观光旅游区、滨江休闲旅游区和罗店风情旅游区)的旅游布局。一是依托宝山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做好生态旅游;丰富红色旅游内涵;完善绿色环区步道的休闲、娱乐、健身等综合功能;开发新的工业旅游项目,提升宝钢工业旅游水平,夯实宝山特色品牌旅游基础。二是以罗店中心镇旅游文化建设为重点,开发以北欧风情和古镇风韵相融合的镇区风貌休闲游、东方假日田园二期项目等乡村度假游。三是积极推进商旅文结合,丰富吴淞炮台湾湿地公园等一批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

六、发展措施

(一)搭建综合服务平台

建立宝山区推进服务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发布制度,加强与市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加大政策引导,创新机制,建立政府、企业和中介共同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联动机制。

(二)加强服务业产业导向

从区域产业特点出发,优化服务业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具有宝山特色的各类服务业,重点发展符合国家、本市和宝山区产业导向的钢铁服务业、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提升旅游休闲、商贸流通、房地产等服务业。

(三)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市内外、区内外服务业企业、中介机构、行业组织的沟通与联系,充分发挥国企、外企、民企在服务业发展中的作用,努力创造良好宽松的发展环境。

(四)不断提高招商引资水平

以服务业功能性项目建设为抓手,实施专业招商、产业链招商和品牌招商;对已经建成的服务业载体项目,加大招商力度,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加强对各街镇服务业发展的指导协调,改进招商方法,提高招商水平。

主题词:服务业  发展  行动计划  通知

 

  • 文件预览

  • 附件下载

  • 相关文章

当前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