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月浦镇战略定位与发展思路_公开目录_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宝山区月浦镇战略定位与发展思路

信息来源: 月浦镇 发布时间 2020-04-02
【字号
  • 所属类目: 公开目录
  • 主题分类: 其他
  • 体       裁: 其他
  • 发布日期: 2020-04-02
  • 发文字号: 宝月委〔2020〕23号
  • 发文日期: 2020-04-02
  •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 机构名称: 月浦镇

镇机关各科室、各基层单位:

进入“十三五”时期以来,月浦镇持续发扬“团结、务实、创新、奉献”的月浦精神,在继承中创新、发展中突破,走出了一条转型升级、富民强镇的稳步发展之路,为“新三镇”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2020年是奋力冲刺“十三五”发展目标、谋划“十四五”发展的承前启后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月浦镇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解放思想,积极贯彻落实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的讲话精神,立足月浦、聚焦目标、面向宝山、放眼全市全国,在国家和全市发展大势、大局中找定位、找目标。

根据区委七届九次全会、镇四届四次党代会精神和《宝山区月浦镇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结合月浦镇特殊地理方位和镇情,为理清发展思路,明确目标定位,不断发展质量和水平,特制定本镇战略定位与发展思路。

一、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环境

从国际国内和上海发展看,当前,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蓄势待发,新兴产业将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与此同时,我国进入“四个全面”新时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经济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城市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将更加顺应人民期待,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将加快现代化。

从宝山看,将按照“两区一体化升级版”总目标和“魅力滨江、活力宝山”的愿景,全力打造邮轮之城和智能制造之城,建成体现上海全球卓越城市发展水平的现代化滨江新城区,这也将为月浦的未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从本镇看,作为曾经的工业重镇,月浦既面临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参与上海“四大品牌”建设和宝山深化“两区一体化升级版”建设的重要机遇,也必须勇敢面对产业转型升级和土地空间瓶颈的挑战、生态环境压力和基础设施短板的挑战,以及社会治理创新的挑战。当前时期月浦发展呈现出三个特征。

一是发展转型的关键切换期。月浦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十分迫切。必须紧抓机遇、把握大势,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速调整淘汰落后产业产能,不断提升产业能级。

二是城乡融合的完善升级期。月浦当前城区、园区、农区“三区”并存,基础设施、城乡品位尤其是农村风貌还需改善。今后一段时期,月浦要进一步优化形态布局,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城乡一体化升级版。

三是社会治理的优化提升期。月浦面临的传统工业区转型、城乡一体化发展、人口结构复杂等压力将日益凸显,民生领域的短板依然存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愈发多元,社会治理将面临深度优化和提升。针对社会治理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必须深化社会治理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上海建设“五个中心”、打响“四大品牌”、加快落实“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和“五方面工作要求”的战略机遇,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以提高月浦发展品质为中心,聚焦热点、围绕重点、创造亮点,着力探索一条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一个城乡统筹、设施完善、产业蓬勃、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特色城镇。

(二)发展战略

月浦镇的发展战略初步考虑为品质驱动战略,具体为:围绕打造以“城乡融合发展、生态景观提升、人民安居乐业的北部高品质特色镇”为目标的“新三镇”2.0版,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全力打造经济发展强镇、花卉特色小镇和社会治理示范镇三张名片,让“品质”成为月浦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重点任务

1、打造经济发展强镇。聚焦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土地效率,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特色产业园为载体,以盘活低效产业为依托,嵌入式培育新兴产业,循序渐进地培育符合产业定位要求的企业业务共生链,实现南北产业园区联动发展,全面推动经济效益提升,将月浦建设成上海北部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培育与经济拓展的重要实践区域,打造以智能制造业、新材料业和现代物流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强镇。

2、打造花卉特色小镇。进一步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美丽家园建设、花卉田园综合体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依托花卉基地资源优势和花艺展文化活动品牌,围绕“花卉”主题,以盛桥地区为中心,将月浦特色花卉种植业与旅游业、文创业有机融合,形成以花卉为核心要素、“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的小镇整体产业链,打造集观赏、销售、文旅、科研于一体的花卉特色小镇名片,实现“形态、业态、生态、文态”四态融合,营造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升的良好局面。

3、打造社会治理示范镇。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相融合,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更加注重在细微处下功夫、见成效,着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文化、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等突出问题,不断提高镇城乡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绘就民生幸福、文明宜居的和谐画卷,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打造具有月浦特色和美誉度的社会治理示范镇。

三、实施举措

(一)加快完善城乡空间布局

1、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利用镇地理、环境、文化等优势,实现空间布局优化,围绕“两轴两心”布局,撬动经济发展、花卉品牌、社区治理等功能提升。“两轴”为塔源路城镇景观轴和马路河城镇景观轴;“两心”包括城镇魅力核心和田园风貌核心,着力打造城镇生活风貌区和生态田园风貌区。

2、明确功能板块规划。紧紧围绕月浦空间布局,明确四大重点板块功能。经济园区板块:以月浦工业园区(南片)和石洞口经济园区(北片)为核心,着力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沈巷片区板块:进一步完善城市配套服务,以规划中的万达项目为龙头,打造集商业、人文、宜居为一体的现代化品质生活区;月浦城镇板块:以居住生活功能为主,关注社区更新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逐步打造成月浦镇域未来公共服务功能集聚的核心区;美丽乡村板块:主要以聚源桥村为龙头、以七个保留村为整体联动发展,推动农业与生态紧密结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智慧农业,推动乡村振兴。

(二)加快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3、编制《月浦镇产业规划》。重点聚焦工业园区(南北两园),蕰川路及杨盛河沿线,轨交3号线江杨北路站点辐射区域,月罗路沿线,月浦、盛桥老街商业,沈巷社区商业,充分理清产业发展情况和产业要素集聚情况,找准产业定位和实施路径。

4、优先发展智能制造业。按照“中国制造2025”战略要求,把握工业4.0和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趋势,根据我镇地理位置特点和产业发展情况,围绕国家关注重点项目等特色产业,打造装备产业基地。全面梳理镇域范围内土地资源,加快盘活低效存量工业用地,选取一批启动速度快、产业协同性高、带动能力强的地块作为启动项目,为发展腾出有效空间。聚焦招大引强,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关联企业的深度互动;结合实施“美丽街区”等工作,有序推进园区提标工程,打造“金牌”营商环境,吸引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的智能制造企业落户月浦。

5、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发挥临近宝钢的区位优势,面向汽车、电子制造等领域,大力服务精品钢和新型特种金属材料产业,大力拓展先进复合材料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全面提升产业能级。

6、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利用临近宝钢等大型制造企业优势,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业,以轻物流、消费物流和科技物流为重点,进一步丰富物流模式、完善物流业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普洛斯产业园打造高端物流信息化标杆产业园区,建成重要的现代化物流基地。

(三)加快形成特色花卉品牌

7、花卉种植规模化。持续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花卉种植产业模式,把花卉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抓手。引领农户从种菜到种花,变养鸡为养花,激发农村产业转型发展引擎,促进农民增收,为月浦百姓带来实惠。在目前花卉基地285亩基础上,结合“四园四旁”工作,种植花卉一千亩。立足月浦花卉资源禀赋发挥种植规模效应。综合选取具有宜地性且兼具观赏价值、药用价值、经济价值的药花药草,以适宜的造景手法进行规模种植,并有机协调绿地、河道、耕地等资源,构建整体化自然生态网络。

8、花卉观赏系统化。从空间上,挑选若干条城市主干道、农村主干道或河道,进行有月浦特色元素的花卉布景,让月浦景色实现绿化、美化和彩化三化合一,让月浦市民实现“家门口赏花”。从时间上,目前已有花卉基地(花艺展,春季)、长春荷花基地、聚源桥村药草药花(含秋季)、沈家桥村东林梅坞(冬季)等成片种植花卉,力争再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月浦三网八景打造,充实四季花卉种植品种,形成“春季百花绽放、夏季双花争艳、秋季药花芬芳、冬季梅吐暗香”,让四季看花成为月浦花卉品牌的新亮点。

9、花卉文化特色化。充分运用特色花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积淀,突出花文化主题与内涵,选择具有一定规模化、有强烈文化含义或美好寓意的植物品类,将“药食同源”理念与海派、江南文化良好融合,将文化基因植入特色花卉小镇品牌打造全过程,彰显月浦地域特色,培育市民花卉美育意识,提升其获得感和幸福感;建立花卉科普教育基地、设立参与式、体验式的花卉园艺课堂,举办特色花卉展览节庆活动,建立花卉文化创作空间,鼓励市民积极融入花卉小镇建设,在全镇范围内形成浓厚的花文化气息。

10、花卉产业融合化。突出发展以月浦传统花卉为特色的花卉产业,注重特色花卉产业的研发、种植和加工有机结合,推进花卉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业发展,增加产品附加值。积极发展以花卉为依托的种植、旅游、休闲、康养等生态产业,采用“鲜花+”的创新发展模式,以花文化为基础联动周边生态、产业、文化资源,依托月浦花艺展、花卉田园综合体、众文空间等平台,引入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研发,探索融合工业旅游和乡村绿色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多样化模式,满足游客在“吃、玩、购、游、娱”等诸多方面的花文化体验需求,着力促使一二三产业深层次融合及联动发展。

(四)加快创新社会治理新路径

11、着力塑造现代城乡文明。巩固和提升全国文明镇创建成果,进一步弘扬月浦精神,传承兼容并蓄、敢闯敢试的人文精神,深化月浦红色文化内涵;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家庭、优秀志愿者、文明单位(村、小区)等先进典型培树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坚持教育引导、文化熏陶、舆论宣传相结合,依托各类新媒体,生动活泼展示社会良好风尚。充分发挥月浦多元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优势,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擦亮“民间艺术之乡”“月浦锣鼓”“月浦竹编”等名片,推动区域内文化资源的共享融合,提升月浦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2、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福祉。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针对月浦地域和人口特点,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好教育、就业、养老、社保、医疗等基本民生工作。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在沈巷片区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推动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工作;以月浦养老院正式运营为契机,加快发展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打造智慧微菜场+集贸市场提升版示范工程;推动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促进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3、着力完善社会治理机制。完善基层组织的体制机制,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组织动员区域内宝钢、冶建等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探索月浦、盛桥、沈巷社区组团发展模式,推动盛桥基本管理单元实体化运作,并试点治理单元进一步下沉。打造月浦“悦家园”社区服务品牌,深入开展“活力楼组”建设和村民自治实践深化行动,健全以居村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城乡治理体系,激发社会协同活力和公众参与热情,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创新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模式,健全农村集体经济运行体系,2020年“村经分离、分账管理”实现行政村全覆盖。规范村居小微权力运行,梳理责任清单、健全监督体系,持续开展村居基层腐败问题查处和作风问题的专项治理。

14、着力提升“三治融合”水平。运用先进的理念、专业的方法、精细的标准,坚持社会治理的社会化参与、法治化引领、智能化支撑、专业化发展。发挥月浦的“社区通”发源地优势,精准把握群众需求,“自下而上”议事协商,进一步推动社区通在农村“合法居住、合法就业”的外来人员中推广使用,持续打造城乡社区共同体。不断巩固城市精细化管理成果,引入专业化社会治理队伍,深化“互联网+城市管理”移动政务模式,充分发挥“智慧治理”优势,大力推进社会治理“一网统管”建设,推出农村房屋租赁管理和服务平台,实现农村智能安防系统全覆盖。注重村居法治实践,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及时疏导和化解城市建设、动迁、环保等领域的矛盾纠纷,探索“村民理事会+乡村顾问”的议事协商模式,构建平安和谐的宜居社会。

 

中共上海市宝山区月浦镇委员会

上海市宝山区月浦镇人民政府

2020年4月2日

 

 

中共宝山区月浦镇委员会                      2020年4月2日印发

(共印130份)


  • 文件预览

  • 附件下载

  • 相关文章

当前页二维码

政策咨询

  • 咨询部门*

  • 手机号码*

  • 姓  名*

  • 邮  箱

  • 标  题*

  • 内  容*

  • *

    验证码
  • 是否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