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淞南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_规划计划_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15年淞南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信息来源: 淞南镇 发布时间 2015-01-15
【字号
  • 所属类目: 规划计划
  •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 体       裁: 报告
  • 发布日期: 2015-01-15
  • 发文字号:
  • 发文日期:
  •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 机构名称: 淞南镇
 

淞南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在2015115日淞南镇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淞南镇人民政府,就2014年政府主要工作情况和2015年工作安排,向大会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4年主要工作回顾

2014年是我镇全面推进“十二五”目标任务,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一年。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区委、区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区委“两区一体化”总体目标和“五个好”总体要求,按照年初镇党代会和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以转型发展为重点,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城市生态功能得到新提升,社会治理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呈现新气象,各项工作都取得显著成效。

 一、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成效

201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我镇房地产开发进入尾声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我们咬定转型目标不放松,紧紧围绕“十百千”[1]计划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以赴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全镇经济平稳运行,转型发展成效显著。

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结构日趋优化。全年完成增加值37.48亿元,同比增长6%;完成区级地方财政收入2.83亿元,同比增长0.57%;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62亿元,同比增长13.1%;完成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6亿元,同比增长110.5%。较好地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区级财政收入中,非房产财政收入完成2.62亿元,同比增长37.66%,房地产业对区级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从2011年的28.7%下降到现在的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绝对值和增速继续位列全区前茅,其中互联网电子商务产业全年完成9.93亿销售额,同比增长173.8%。“一增一减”表明我镇经济结构正日趋合理。

调结构促转型取得重大突破。今年以来,我们以项目为抓手,成立了镇重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各项目工作组,明确责任和时间节点,狠抓落实。经过多方努力,626日,总投资98.3亿、涉及土地927亩的15个重点项目[2]举行了集中开工启动仪式,目前各项目进展正常,其中复旦四期A地块、中成智谷二期和上海同济国际设计产业园一期已开工建设。复旦三期将于2015年春节前开工建设。长南五金厂小型商业广场项目年内完成土地出让。吴淞煤气厂正式关停,开始着手制定转型方案。这些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我镇的转型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招商管理和服务不断深化。一是依托项目载体建设及行业聚集的优势,重点引进科技型、创新型、总部型的高成长企业。上海移动互联网创新园和复旦软件园二期招商成果明显,质量不断优化,宜动信息技术、希游网络科技、天锐资产等一批入驻高新企业发展迅猛。二是加强对企业的联系和服务,巩固和发展现有的税源基础,招商引资取得较好成果,全年完成新增招商户数780户,同比增长18.8%,其中,现代服务业和软件信息业占了65.94%。全年新增注册资金23亿,同比增长28.7%,其中新增注册资金5000万以上项目(不含住宅房产项目)9户。

经济管理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一年来我们积极理顺管理体制,新成立了“淞南镇财务管理中心”[3]和“淞南镇企业服务中心”[4],进一步加强对镇属企业的管理。不断完善考核机制,制定了各招商平台招商引资竞争考核和镇属企业年终绩效考核制度,激发镇属企业活力。完善集体企业经营内审制度,定期开展专项审计,不断加强全镇集体资产管理。圆满完成了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

二、城市形象得到改善

加大力度推进规划落地。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配合市、区做好吴淞工业园区整体转型结构规划的思考和谋划。认真开展张行地区市政配套专项规划编制。完成镇公共交通专项规划方案并通过审批。完成逸仙路101号地块、沪北物流、沪东汽车运输公司土地收储工作和复旦四期C地块、长南五金厂地块土地出让工作。城市功能布局更加合理完善,城市建设更加规范有序,产城融合更加紧密有效。

完善功能、大力建设民生基础工程。民生保障配套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市民服务中心完成验收并交付使用,市民活动中心、文化中心、养老院项目有序开展前期报建及动拆迁工作。22万平方米老小区综合改造工程、长江路410弄旧房拆落地改造工程陆续开工建设。完成7个学校暑期修缮工程。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稳步推进。完成淞肇路北延伸段、长江南路南段、联长路、吴淞工业区内道路等7条道路大中修改造和通南路侯家木桥道口改造工程。将公交1611路延伸至盛达家园,解决周边居民出行难问题。积极回应民意,完成张华路路灯安装工程。推进逸仙路高架下匝道工程、卫生科路拓宽工程等前期准备工作。城市生态建设有序推进。配合区绿化市容局开展123生态专项工程及镇“百万绿化”工程,启动淞南公园改造,逐步扩大绿化覆盖率,提升绿化品质质量,打造城市绿化新景观。

加强管理、稳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结合亚信峰会平安建设、创建国家卫生城区和创建文明城区等活动,充分发挥综合巡查队和网格化管理队伍优势,落实拆违控违监管和长效管理,强化“六乱六摊”及城市管理顽症整治,探索实践“疏堵结合”的管理模式,有效改变城市市容管理顽症;指导、支持成熟的物业小区选举产生4家业主委员会,有效发挥“三驾马车”的积极作用;开展第三方测评机制,加强物业管理行业行风建设,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加强城市保洁,引进专业化队伍,全方位全覆盖巡回保洁,全面提升保洁水平;强化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建筑工地管理监督,区域降尘量得到有效控制,平均指标下降至7.4/.平方公里,万元产值能耗下降8%;“12345”市民服务热线全年受理答复并有效解决340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针对今年暴雨严重状况,排摸重点薄弱环节,做好各项应急预案,积极应对突发事件,有效保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坚持不懈以“重民生、促和谐百项实事工程”为抓手,全年共完成102项实事项目,完成率100%,扎实推进社会事业各项工作健康发展。

扩大就业发展战略,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积极推进创业型城区建设,扶持成功创业60家,创业带动就业484人。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439个,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559。举办招聘会16场,应聘人数1981人。重点援助59名长期失无业青年和151名就业困难人员成功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安置率动态为零。推进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深化“一口受理”,健全“一头管理”实现“全区通办”。全年累计窗口接待12.45万人次。受理劳动争议调解196件,成功调解148件,化解2起群体性劳资纠纷,涉及人数64人,涉及金额28.98万元。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化。加大低保动态管理,实现“应保尽保”。至年底全镇共有低保户909户,低保人数1460人,发放低保金988万元,医疗救助金53万余元。认真推进住房保障工作,做好廉租房复审和经适房集中咨询、受理、收入核对等工作。积极开展双拥模范镇创建工作。落实双拥政策,提升优抚工作水平,对350人次的重点优抚对象开展节日帮困,为11人次的优抚对象办理医疗减免。大力开展扶残助残工作,策划组织“全国助残日”、“上海助残周”等主题活动,完善“阳光心园”基础工作。提升养老服务,新增居家养老69人,落实2501对志愿者与老人结对关爱。开展老年教育,成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老年委员会宝山分会暨书法创作基地,完成老年学校标准化建设。

强化社区公共卫生管理,推动健康社区建设。紧扣创卫工作目标,有序推进主题宣讲、广场咨询、控烟巡查、健康教育等爱卫宣传活动。依托综治“大联动、大联勤”工作平台,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积极参与无证小餐饮单位食品安全信息公示试点工作。开展对“五小行业”卫生许可证、健康证等专项检查和整治。开展人口生育统计,全年沪籍人口计划生育率99.5%,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率达到95.7%;开展流动人口违法生育专项治理,核实查处流动人口违法生育187例。

建设社区文化阵地,大力开展群众文体活动。完成第二届上海市民文化节淞南专场系列活动,全年共举办各项文艺演出活动120场次,展览12次,播放电影100场。完成“老年人精神文化”公益性项目,共完成各类培训48班次、“周周演”48场,主题演出12场,播放电影12场次,累计服务人次3万余人。举办“廉政文化进社区”和双拥文艺演出等活动。开展摄影名家讲坛和摄影四季歌赛事活动,并在宝山区文化馆举办专场摄影展览。组团参加宝山区第三届运动会,获得优秀组织奖。完成全国第六届室外体育场馆普查工作。

围绕教育均衡化发展,继续完善现代教育体系。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长江二中学生中考成绩达到历史最好。淞南实验幼儿园被评为上海市一级幼儿园,三湘海尚幼儿园顺利开园。2名教师荣获“上海市园丁奖”、8名教师荣获“宝山区园丁奖”。淞南中心校内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和“科技创新屋”。落实校园叠加保安配备要求,加强校园技防物防建设和日常维护。依法收回淞南二小门面房,成功取缔华浜新村非法办学点。建立社区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创成上海市学习型社区和上海市社区教育示范镇,全年开展各类公益培训和讲座173场,参与7680人次。

健全机制,强化功能,确保居民区各项工作落实。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全年共引入20名年轻人加入了社区干部队伍。继续推进组团式服务,共梳理居民的各种诉求1000余条,90%得到及时解决。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一星级志愿者588名。以志愿者队伍建设和星级志愿者评比为抓手,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提升社区综合服务水平。

四、平安建设不断推进

扎实开展平安创建,完善综治基础工作。深化法治建设,紧扣《淞南镇六五普法规划》要求,开展法律“六进”[5]工作。加强治安防范宣传,发放《安全防范小提示》4000余份。利用企业综治室平台、社区志愿者巡逻队伍全面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持续净化社会治安环境,严打违法犯罪,严管行业单位,严控危险物品。狠抓顽症排查整治,完成大昌幼儿园周边市容市貌整治,整治“五类车”2141辆,“无证无照” 经营130家。全面做好社会面防控工作,加强国家安全和人民防线建设,确保社会稳定,“亚信峰会”期间被评为先进集体。推进房屋编码工作,摸清全镇居住房屋的间数、合法属性及实有人口的数量、结构、分布等信息,为政府决策和社会管理提供支持。加强铁路护路建设,完成犬类管理各项指标。

实践创新工作机制,提升社会管理能力。基本完成集城市运行、公共安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三位一体”的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建设。调控人口促进转型发展。按照“以业调人、以房控人、以证管人”的总体思路,协调同步推进“规范市场经营秩序、规范用工、拆违控违、“非改居”、“群租”整治等九项专项工作,完成了人口调控任务,全年外来人口下降5.54%。加强小区智能化技防建设,完成了长宏新苑小区智能化技防建设。针对三村、四村周边乱停车现象安装监控采集设备,加强轻轨站长江南路“黑车”整治,安装伸缩式门禁,禁止“黑车”进入。

拓展细化工作方法,推进矛盾化解工作。推进矛盾化解工作,基本建成“大调解”支撑体系“四项机制”[6]。坚持每月调解工作例会,定期开展专题讲座,观摩庭审,提高人民调解队伍整体素质。稳步推进村居人民调解工作室建设。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759件,调解成功率97.5%。推进接访下访工作。细化网上办信、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采取现场接访、带案下访、重点约访、真情回访等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破解信访难题,维护群众利益。跨前一步,主动了解和调解15个集中启动建设项目在推进中遇到的矛盾纠纷。服务管理好特殊人群,定期走访慰问,提供助困、培训、就业等服务218人次,就业人数233人。加大情报信息收集和分析研判,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教育等多种手段,妥善处置了区域内美饰美家126户小业主租赁纠纷等13起突出的矛盾纠纷、不安定因素和群体性事件。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不断加强整治管理。完成淞申水产、联长路221号和飞翔汽修厂3个重大安全隐患区域整治任务。开展安全消防大排查、大整治。开展为民实事,对淞南地区45977户居民进行燃气安全检查,为665户独居老人和军烈属家庭安装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

五、政府行政显现新气象

一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针对群众关注度高的16个问题,通过政府行政效能监察的方式进行整改落实,不断提高行政执行力。二是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改革财务管理制度,推行公务消费使用公务卡。三是加强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廉政各项规定。自觉接受人大和纪委监督,邀请镇人大监督经济、城建、民生和稳定等各项工作,实施政府行政效能监察,集中解决决群众普遍关心的急难愁问题。四是完善政务公开,加大公开力度,拓宽公开渠道,依托政府门户网站,细化和完善了信息公开、党务公开、预算公开等一系列老百姓关心的政务信息,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各位代表、同志们,2014年各项工作在全镇上下共同努力下,在各位代表大力支持下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此,我代表淞南镇人民政府,向全体代表,向全镇各级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干部群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实现转型新淞南的美好愿景,还面临诸多的障碍和难题,转型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主要表现在:在淞南经济转型当中,对新产业的形成缺乏有效的政府服务和管理,相关的配套政策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情况;不少重点项目由于动迁、收储难,产业定位难,造成推进速度不如预期;依法行政意识有待加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解决难题的能力有待提升。对此,必须保持头脑清醒,咬定目标,坚定信心,更加团结拼搏,奋发有为地做好各项工作。

 

2015年工作思路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十二五”发展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好“十三五”发展蓝图的关键之年,我们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振奋精神、积极进取、扎实工作,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定不移地推动我镇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2015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区委、区政府“两区一化”总体目标和“五个好”的总体要求,按照镇党代会“坚持党的宗旨、坚持转型发展”的总要求和镇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聚焦转型发展、聚焦城市建管、聚焦民生事业、聚焦平安建设、聚焦依法行政,为全面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一、聚焦转型发展,切实提升经济运行质量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既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大、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和部分经济风险加大等困难,也面临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等有利条件。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坚定不移地咬定转型目标不放松,切实提升我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争创宝山区转型发展先行区和产城融合示范区。

2015年主要经济指标目标:确保增加值同比增长6%;确保区级财政收入同比增长5%,力争同比增长8%;确保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确保完成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力争8亿元。

以项目为抓手,全力推进载体建设。一是加快15个集中启动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建立健全项目推动工作机制,将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责任到人,确保已开工的项目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未开工的项目全力突破瓶颈,尽快开工建设。二是全面推进土地收储工作,加快土地推出的速度,重点是做好复旦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四期B地块、沪北物流、沪东汽车运输公司、节能环保园和云峰钢材市场等地块土地推出的前期各项准备工作。为新项目的入驻拓展空间。三是以区域合作为切入点,依托现有的区域经济合作办公室和区域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关注和服务好镇域内国有大中型企业,寻求新的发展空间。重点是抓住吴淞工业园区整体规划转型契机,密切与宝钢不锈、中远化工战略合作,协助推进吴淞煤气厂、上港九区和十区整体转型。

以“四新”[7]企业为目标,全力推进招商引资一是以“一园一区”[8]10家拟上市高新技术企业[9]为重点,加大扶持和服务的力度,尽快帮助企业做大做强,真正做到“扶持一批、带动一批、集聚一批”,不断增强园区的产业集聚力。二是进一步强化1.5平方公里复旦软件园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围绕高新技术产业链,发挥载体行业聚集的优势,积极引进和培育“四新”企业,不断优化客商结构和税源结构,扩大税收总量。三是做好新引进项目的跟踪服务,按照项目引进和招商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原则,加强对新引进企业的联系和服务,确保企业和税收同步落地。

以提升综合竞争力为重点,全力推进集体经济体制改革。一是进一步深化镇级企业体制改革,按照成熟一家推进一家的原则,继续推进“2+8[10]镇属企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淞南财务管理中心、淞南地区企业服务中心建设和运营。二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激励机制,拓展招商平台,鼓励镇属企业积极都参招商引资,形成有竞争、有活力的招商环境。三是规范镇级公司管理,加强内部审计和专项审计,统一规范经营合同管理,完成全镇国有资产清查核实工作。

二、聚焦城市建管,切实改善城市面貌

大力推进土地收储出让和项目建设。启动沪北物流、沪东汽车运输公司和逸仙路101号等地块土地出让工作。淞南市民活动中心、文化中心、养老院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确保按期开工。推进逸仙路下匝道工程,卫生科路拓宽工程,张行地块、淞发路复旦三期地块周边市政道路设施和淞肇路公交枢纽站等交通路网建设。完成淞南公园改造、学校暑期修缮改造工程、佛教文化公园周边环境整治和长江路410弄旧房拆落地改造结构封顶,启动26万平方米老小区改造等重点民生工程。做好南泗塘、大周浜、向阳河等河道日常保洁、疏浚和改造工作,改善水环境整体质量,打造城市绿化河道新景观。

全面落实城市管理机制和长效常态管理水平。结合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联动中心等综合管理平台,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继续深入、有效、全面推进淞南镇《城市建设管理六项工作机制》,细化常态管理运作机制。一是加强整治顽症力度,进一步加强“六乱六摊”和各类疏导点的日常管理,突击整治如“二号路”等城市管理中的难点和顽症,突出反应快速、处置及时、效果明显的功效,促使城市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二是加强业委会组建及物业管理工作。指导、支持成熟小区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计划年内完成6-8家业委会组建改建,努力建立业委会、社区居委、物业公司合作共赢的机制和办法,发挥“三驾马车”积极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物业管理质量评价和考核体系,继续开展第三方测评工作机制,深入开展群租整治,提高居民对小区建设和物业管理的满意度。三是强化拆违控违力度按照“新账不欠、老账逐步还”的工作要求,不断加强拆违控违宣传力度,强化单位和居民的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加强镇域范围内的巡查与管控,从源头上遏制新的违法行为发生。四是强化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工地和敏感区域的管理和监督,严格控制区域降尘量。继续推进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加强防台防汛和防范突发自然灾害的准备工作。

三、聚焦民生事业,切实提高群民幸福感满意度

坚持推进第九轮“惠民生、促和谐百项实事工程”。

始终坚持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确保社区居民充分就业。进一步加大重点群体就业援助力度,多种渠道确保居民充分就业。依托“启航”平台,着力开展心理疏导和职业推荐,落实政府对特殊群体的就业政策,援助长期失无业青年、4050等特殊群体实现就业。积极推进社区失无业人员调查摸底工作,加大企业岗位收集面,提高岗位与失无业人员的对接度。进一步强化劳动关系和谐建设力度,多种方式保障企业职工权益。动态掌握企业关停并转进程,随时掌握引发集体性劳资纠纷的隐患和苗头,及早介入,及时跟进。继续以网格化服务网络为基础,突出服务、指导功能,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和覆盖面,引导企业规范用工,提高职工维权意识。进一步加强社会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建设力度,多种途径服务广大社区居民。全面落实全区通办要求,方便社区居民跨街镇办理业务。深化中心“一头管理”,升级“一口式”服务模式。加强中心行风政风建设,提升窗口服务水平。

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完善综合帮扶救助体系,促进综合帮扶工作的规范化、公正性。细化综合帮扶操作规则,推进救助工作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指导居委会利用居务公开栏、居民代表会议等平台,逐步推进救助信息工作公开化、规范化。推进帮困救助服务“五个转变”[11],进一步增强帮扶救助工作的主动性。深化认识,构建军民一家、荣辱与共的社区双拥优抚工作格局。以新一轮双拥模范镇创建工作为契机,结合双拥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以“军警民双拥一条街”建设为载体,组织开展系列双拥主题活动。细化管理,切实做好扶残助残工作。落实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任务。推进“阳光家园”硬件整体装修、软件功能提升实事工程。不断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提供老年人优待服务,深化志愿者与老年人结对关爱。加强老年人助浴、助餐、理发、赠饮牛奶等公共基本服务。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丰富老年生活。

积极打造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以宝山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和我镇国家卫生镇复审工作为主线,扎实推进卫生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国家卫生镇创建成果,加强长效管理。抓好健康城区建设工作,持续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等重点工作项目。抓好行业卫生管理,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旅馆、公共浴室等场所的卫生检查,保障食品、水质、环境安全。积极开展救护培训工作,加强对红十字服务站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人口素质。稳定生育水平,确保完成人口与计划生育责任目标。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加大对独生子女伤残死亡等特殊困难家庭的关怀关爱。实施计生、卫生协同开展妇幼保健工作试点项目。

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群众文化活动百花齐放。举办淞南镇第二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完成第九届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淞南镇分会场的各项接待工作。挖掘淞南民间文化资源,承办各项特色活动。持续推动文化惠民实事工程,完成“老年人精神文化”公益性项目,让百姓分享到更多文化发展成果。

加快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不断深化“名师工作室”建设,进一步增强交流学习机会,扩大工作室的影响力,增强工作室的辐射效应。全力以赴迎接区政府对我镇“十二五”教育工作的综合督导。完成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课题,在二个试点居委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实验范围,体现实验成效。

坚持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形成自治与共治同行共效的良好氛围。切实贯彻落实好市委1号课题《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1+6”文件精神,理顺组织体制,完善治理机制,探索镇管社区新模式。以星级志愿者评比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和管理,拓宽志愿服务领域,提升志愿者服务水平,加强居民区民主自治,在实践中探索社区管理和服务重心下沉,着力提升管理和服务,打造社区新面貌。全力做好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

四、聚焦平安建设,切实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

深化社会综合治理,积极争创上海市平安社区,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建设网格化城市综合管理平台,进一步提升社会管理水平。落实市委1号课题,推进网格化城市综治管理中心建设,建好平台,用好平台,整合现有执法队伍,优化管理机制,规范考核标准,将人力与科技力量有效融合,形成无缝式管理,充分发挥网格化平台八大功能[12]。逐步完善镇居二级网格化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实现与居民群众良性互动,政府治理和居民自治解决社区管理问题的工作目标。

健全完善立体化防控体系,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一是抓基层基础建设。以“六位一体”综治警务室为平台,在各居委会组建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站,加强以平安志愿者、物业安保、企业内保为主体的“三位一体”巡防网络建设,延伸工作触角。继续加强人口综合调控工作,加强房屋编码工作后续管理,建立人口和房屋基础信息库,实现信息动态掌握。继续扩大智能化小区覆盖面,力争在淞南一村、六村、宝景苑和鎏园4个小区建成信息化、智能化综合管理服务体系。探索推进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工作,重点培育一批“平安示范小区”、“平安示范单位”。积极开展“百县千乡万村”无邪教创建示范工程。二是建设全覆盖的视频巡逻网。依托“网格化中心”平台联网和派出所情报分析室、综合指挥室,探索实现街面监控、小区监控和公安图像共享联网,建成全透明、全天候、全覆盖、全方位的视频监控网。建设舆情引导线上互动的网络虚拟服务网。三是全面加强综合维稳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

完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进一步提升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措施的多样化。一是完善重大事项社会风险评估机制。重点推进辖区内重点项目建设、土地征用和房屋征收、企业改制和关停并转、撤制村队等易引发矛盾领域的风险评估配套制度建设,实施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评估办法和指标体系。二是狠抓源头预防和依法治理,坚持治安重点地区和涉黑涉恶排查整治工作月报制度,确保治安问题“发现得早、控制得牢、处置得好”。三是建立协商民主机制。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原则,以“魏刚调解工作室”和“人民代表工作室”为示范,吸纳社会组织、群众组织等各类群体力量,推进各领域协商和人民调解工作,形成大调解、民主协商处理矛盾的新格局。四是落实信访分级负责制度。规范信访流程,初信初访实行首访责任制和问责制,努力提高接待处理能力和调处效率。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加大对各部门、各单位的协调力度,分级负责化解信访矛盾。贯彻司法改革,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纳入法治轨道,让司法成为解决社会矛盾纠纷和诉求的最终途径。

建设依法治理工作体系,进一步发挥法治对平安建设的引领和保障作用。一是大力普法。做好“六五”普法收尾验收工作,对“七五”普法进行规划部署。探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制定《淞南镇法治项目实施意见》,推进法宣等法治建设项目化进程,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重点人员3个层面开展阶梯式的法宣教育活动。二是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办事,破解难题。依法打击“黑车”、整治群租和违法建筑,依法疏导和取缔无证无照经营等城市管理顽症,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细化和落实安全责任制,进一步深入开展重点隐患排查整治和整改。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制度上、措施上确保各项职责到岗、责任到人。落实完善安全责任制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进一步加大重点隐患排查、整治力度,有效遏制安全、消防事故。大力推进本质安全和源头管控,将日常安全检查与不定期安全抽查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回头看”不放松。将安全宣传、教育进户到企业,到社区居民,做到家喻户晓、人人告知。推进社区燃气安检,确保用气、用火安全。

五、聚焦依法行政,切实提升政府效能

一是固化教实活动中沉淀下来的好做法、好制度。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继续落实整改,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不断提高行政执政力。二是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完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制度,坚持镇长办公会、重大工程小组会议制度,确保重大决策的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行政效能。三是主动接受各方监督。自觉接受人大监督,邀请人大代表参与政府各项工作。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察力度,围绕政府工作重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继续开展政府行政效能监察。四是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借助新媒体、新平台,构建更全面、更亲民的政务公开网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各位代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吹响了新一轮改革的号角,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新的目标催人奋进,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有力监督下,团结带领全镇人民,胸怀中国梦,凝聚正能量,继续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负重奋进,为圆满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努力奋斗!为全面夺取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1]十百千:力争用三年时间使镇域范围内各类文化产业达到10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0亿;高新技术企业落户达到1000家。实现“博览淞南、车行天下、创新驱动、和谐淞南”的目标。

[2] 15个集中启动重点项目:复旦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综合体(复旦三期)、阳明上海(复旦四期A块)、阳明上海(复旦四期BC块)、中成智谷(复旦五期)、节能环保园三期A3地块、华谊永达汽车广场、上海同济国际设计产业园、绿地商业广场、上海中升雷克萨斯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申联设计园(宜兴紫砂展示馆)、淞南文体中心综合体、长江南路美食文化一条街、上海海派书法博物馆、淞南养老院、淞南公园改造、长江路410弄住宅改造。

[3]“淞南镇财务管理中心”:做好镇级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规范镇级组织经济行为,加强我镇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监督管理、规范会计核算、提高经济效益,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4]“淞南镇企业服务中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更好更专业地为淞南地区各类企业服务,为淞南镇域经济的转型发展和经济提升提供服务保障。

[5]六进: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

[6]四项机制:法律顾问机制、协议确认机制、学习实践机制、调解指导机制。

[7]四新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四新企业是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新工业革命以及将制造业与金融业、服务业融合发展,并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应用和模式创新为内核并相互融合的现代企业。

[8]一园一区:复旦软件园和淞南经济开发区。

[9] 10家拟上市高新技术企业:麦琪家投资(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希游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晖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宜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臣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玖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童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踏瑞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溯洄(上海)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上海蓥石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10]2+82个中心和8个镇属公司。

[11]“五大转变”:即被动救助向主动救助转变、分散救助向统筹救助转变、节假日救助向日常化救助转变、封闭式救助向公开透明转变、静态救助向动态救助转变。

[12]八大功能:信息收集、全面监督、快速发现、快速处置、联勤联动、人口管理、数据分析、考核检验。

  • 文件预览

  • 附件下载

  • 相关文章

当前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