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宝山交通枢纽网络与功能》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形成办理意见如下:
1、优化交通枢纽网络规划
地铁站点周边设置公交、出租车、自行车停靠点,有助于提高乘客换乘效率。宝山区通过挖潜停放资源、改善停放环境、加强停放管理等手段,缓解改善宝山区域内34个轨交站点区域的非机动车停放,提高市民绿色低碳出行的比例及舒适性和便利性。同时,在今后的交通枢纽建设时,提前预留P+R,B+R及公共停车场库等相关静态交通配套设置。也会综合考核周边的公交需求,合理优化调整公交走向。
2、扩大地铁服务覆盖面
轨道交通网络的规划与建设主体均为市级部门,我区始终积极与相关部门保持沟通对接。根据《上海市宝山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宝山区积极布局轨道交通网络覆盖,宝山区在既有1号线、3号线、7号线、15号线、18号线(一期)及在建18号线(二期)的基础上,规划新增4条轨道交通线路,分别为19号线、21号线、22号线、26号线,有效连接邮轮港、宝山站等地标性文化设施,扩大地铁网络覆盖面的同时强化文化设施的区域影响力。
3、完善地铁枢纽功能设计
规划轨交19号线南起自闵行梅陇,北至宝山杨行,途经闵行、徐汇、浦东新区、虹口、宝山等行政区,全长约44.5km,共设32座车站。其中宝山区段线路起自江杨南路安汾路,终于宝山站,主要沿江杨南路——呼兰路——铁山路走行,线路全长约10.9km,设8座车站。目前,轨交19号线已正式开工,为实现人流换乘动线的便捷性,以及与周边商业中心等场所的通达性,区规划资源局正在开展19号线沿线站点的TOD方案研究,着重加强与周边地块的有效联系。同时,19号线宝山站站作为服务高铁站点的重要交通方式,也充分考虑了与高铁宝山站的垂直换乘,让乘客实现换乘零距离,同时也考虑设置与站前开发地块的通道,联通商业与轨交。
感谢你对宝山交通建设事宜的关心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