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府工作报告(2023)_政府工作报告_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区政府工作报告(2023)

信息来源: 区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3-04-04
【字号
  • 所属类目: 政府工作报告
  • 主题分类: 其他
  • 体       裁: 报告
  • 发布日期: 2023-04-04
  • 发文字号:
  • 发文日期: 2023-01-06
  •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 机构名称: 区政府办公室


——202316日在上海市宝山区第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宝山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极具挑战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上海工作重要指示要求,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聚焦主阵地、主城区、样板区发展定位,紧紧围绕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主要指标符合预期。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由最低时的可比下降9.5%回升到全年正增长;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最低时的同比下降24.5%回升到全年正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城乡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1.34万人以内。

转型发展既是宝山的重大使命和历史机遇,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唯一出路,又是贯穿全部工作的主题主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亲切关心、大力支持宝山转型发展,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加快宝山区功能提升,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主阵地与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南北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一揽子支持政策,进一步明确了主阵地、主城区、样板区的新定位,并召开市政府新闻发布会,成立由市长亲自担任组长的南北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推进。一年来,我们围绕市委、市政府赋予的新使命、新定位,全力以赴推进转型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破立并举,产业转型取得新进展。坚持立新破旧并举,加快推动宝山由依靠土地等要素投入促进增长转向科创驱动发展的动能转换。

科创新生态全面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形成创新主体集聚、创新成果涌现、创新活力迸发的发展态势新兴产业加快导入。加快科创型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艾博生物、易卜半导体等一批高能级产业项目成功落地,宝济药业、飞凯材料等总投资500亿元的104个项目集中签约。新增数智南大、宝武(上海)碳中和家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全市唯一的上海创新型疫苗科技园顺利落户,全球首款吸入式新冠疫苗成功上市。新功能平台加速集聚。深化与上大、复旦等高校合作,加快大学科技园和产业化平台建设,试点建设全市首个科创街区,北大科技园实现开园,宝山复旦科创中心正式投用,环上大科技园6个基地建成运行。新增超碳科技孵化器等8家市级双创载体、总数达32家,位居全市第3。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成立长三角生物医药知识产权联盟。新主体不断壮大。实施高成长性企业培育计划,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475家,同比增长35%。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市专精特新企业分别新增13家、118家,同比翻两番、增长60%。新增国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市科技小巨人工程企业6家,上海超导获评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科创政策持续优化。进一步发挥大学科技园黄金十条、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举措、科创“30等政策牵引作用,修订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政策,实施产业扶持资金当日申请、次日拨付”“免申即享等一系列举措,推出全程代办”“首席代办等创新服务,实施海内外揽才工程,各类科创主体和人才对宝山营商环境的满意度、获得感持续增强。

腾笼换鸟提速升级。坚持向存量要空间,统筹土地规划、建设开发、投资运营等综合要素,推动低端产业、低效用地科创转型。堆场整治基本完成高举安全、环保大旗,依法铁腕推进货运堆场综合整治,关停堆场204家、清空场地3平方公里。同步启动钢材仓储物流企业、废旧物资回收行业专项整治,物流货运企业加快调整优化,注册数量同比下降26%国企存量地块加快转型。坚持一企一策,在规划调整、土地开发、租税联动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在地国企科创转型、二次投资,东方国际、仪电、华谊等18家在地国企转型项目不断深化方案,申能吴淞煤气厂等一批转型方案成熟地块加快调整规划。光明江杨市场转型启动国际方案征集,谋划打造世界级食品产业综合体、一站式海鲜体验天堂和世界级文旅目的地。低效建设用地精准盘活。深入实施存量低效用地盘活计划,建立低效用地区镇两级联合收储机制,通过混合用地出让、容积率提升、定制改造等方式,精准盘活土地2000亩以上,导入美迪西、海隆生命健康谷等一批优质项目。

(二)坚持整体推进,城市功能转型取得新成效。坚持以空间转型推动功能转型,加快推进五大功能片区建设,打造城市更新新地标,辐射带动宝山整体功能品质提升。

吴淞创新城转型开发驶入快车道。坚持产业为先、产城融合理念,调整优化转型开发模式,牢牢把握转型发展主动权。宝武集团所属6平方公里土地由原来的宝武集团整体开发转为宝山、宝武联合开发,宝武保留产业地块由宝武负责投资建设科创载体、导入高端产业,市区联合收储区域由宝山负责整体开发。一批重大功能性项目加快建设,上大美院建设加快推进,工业、交通等一批市级专业博物馆集中落户,首发项目特钢区域南楼实现竣工,18号线二期江杨南路站TOD方案深化研究。两个1平方公里先行启动区完成土地收储138公顷,同济路沿线城市设计方案基本稳定,特钢07-01产业项目实现开工,谋划打造一批现代化、引领性的城市新地标。外环以南9平方公里分单元启动控规编制。

南大智慧城开发建设跑出加速度。立足打造科创金融服务新标杆、硬核科技集聚新高地、高品质城市建设新典范,强化功能示范引领、基础设施先行,聚焦“1+3”产业定位,统筹开发时序,加快推进与临港集团合作开发,西南片区产业地块按计划出让,在建产业项目达32平方米、总投资103亿元,数智中心项目实现塔楼单体竣工,科创之门、国际人才社区等一批功能性项目开工建设15号线双TOD新地标设计方案深化研究,40个市政公建项目加快建设,瑞丰南路等一批市政道路实现通车。

高铁宝山站规划引入沪渝蓉高铁、沪通铁路二期,站城一体设计方案由宝山、国铁集团联合招标,正在深化完善奋力提升宝山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中的重要节点功能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成功获批市级旅游度假区,吴淞口论坛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长江11主题邮局建成运营,阅江汇等一批功能性项目加快建设,努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吴淞江生态文化公园设计方案加快深化,宝山高新园完成社会管理职能剥离和政企分,北部地区发展规划和功能布局持续优化。

(三)坚持精细智能,城市治理转型达到新水平。坚持以数字化转型为牵引,紧扣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问题,着力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数字化转型纵深推进。坚持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统筹推进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和治理数字化。数字底座、应用场景加快扩容提质。建成云计算数据中心,搭建城运云信创云,加快建设企业数字画像”“人才安居”“数字化养老等一批数字化特色平台。两张网加快迭代升级一网通办创新推出人才公寓租金补贴申请等一批好办”“快办服务,69个涉企服务类和103个为民服务类高频事项实现“AI自助办,新增科技成果转化等5一件事场景、总数达46个。一网统管加快优化完善,区城运中心建成投用,7×24小时联勤联动处置机制持续增能,上线疫情防控等一批特色应用场景,努力实现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全面落实片长制”“路长制”“河湖长制,生态环境治理成效不断巩固,AQI优良率87.1%,优于全市平均水平,PM2.5浓度2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降幅位居全市第2河道“3+15”考核断面优于类水体比例达94.4%完成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市环保督查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并创新推出常态化环保问题动态排查整治制度。宝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成功试运行,张华浜东、月浦城区两个排水系统全面投用。启动环城公园带建设新建各类绿地100公顷、立体绿化3.3万平方米、绿道7.34公里。

城市精细化管理提质增效。以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为契机,深入推进城市品质提升二期工程,打造一批迎宾大道城市会客厅完成外环线9条段交通干道、“1号湾6个门户节点、沪太路20座跨线桥全要素改造升级,统筹推进智慧停车、城市家具提升等71个精细化管理项目完成5.45公里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运用货运堆场综合整治、一超四罚、高峰禁限行等举措加大集卡治理力度,集卡通行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

城市运行安全平稳有序。坚持把安全隐患当成事故,严格落实安全隐患动态清零制度,全面推行社区消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聚焦农民自建房、燃气管网、危化品储运等重点领域,全面排查整治各类风险隐患,以查促改,累计排查隐患3.61万条,整改率超99.7%

(四)坚持危中寻机,经济恢复和重振攻坚战取得新突破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努力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全力推动经济恢复重振。

经济恢复态势明显。尽最大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和挑战,经济运行逐步回归正常。主要指标持续向好。受疫情严重冲击,全区经济呈现平稳开局、深度回落、快速反弹、持续恢复的态势,规上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核心指标持续向好,增速分别由最低时的-8.5%-4.5%提升到3%-2.7%位居全市前列,回稳向好的态势明显。战新产业逆势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部分)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稳步提升,其中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值分别可比增长49.3%15.1%10%12.1%

稳增长组合拳落地见效。坚持把保市场主体放在重中之重,拿出真金白银让利于企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动能经济运行调度有力。建立“1+13”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工作专班,统筹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具体问题,全力推进产值亿元以上等五类重点企业率先复产达产,尽最大努力把疫情耽误的时间、造成的损失抢回来。政策效应持续放大。严格落实国家稳经济“33、上海经济恢复重振“50,制定宝山经济恢复重振“46和稳增长“20,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缓免减补退贷总额110亿元,全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短期纾困和激发长期动能并重的效应不断显现

投资拉动作用凸显。充分发挥重大项目投资牵引作用,支持拿地重大产业项目延期缴付或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微盟总部、垒知总部等项目顺利开工,惠永制药、优卡迪等项目单体竣工验收,国盛产投宝山药谷一期、申和总部等项目基本建成,完成工业投资130亿元,总量和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均创历史新高,总量和增速分别位居全市8个郊区第2、第1。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压舱石作用,深化审批改革,优化投资结构和建设体制,加大对重点功能片区倾斜力度,确保投资规模只升不降。

消费和外资外贸展现韧性。全力打好促消费、稳外资、稳外贸组合拳,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多支撑消费潜力加速释放。持续放大五五购物节效应,制定一揽子举措促进消费回补,钢银电商、欧冶工业品等大宗商品电商平台交易额同比增长14.1%。加快首发经济发展,山姆城市会员店等一批首店落户宝山,消费能级持续提升。外资外贸增势向好。进博会溢出效应持续放大,采购成交额达2.81亿美元,同比增长10%,实到外资同比增长4.5%。持续推进外资能级提升,东芝电梯、申和投资分获全球研发中心、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五)坚持人民至上,群众生活品质实现新提高聚焦老小旧远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加快补短板、优布局、提能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基本民生保障网织密织牢。聚焦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就业服务质量稳步提升。深入实施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职业技能提升等行动,帮扶引领805人成功创业,帮助561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100%按时安置。养老服务水平加快提高聚焦“9073”养老服务格局,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新建养老床位778张、综合为老服务中心6家、老年人助餐场所23家,完成适老化改造500户。提升银龄居家宝”“银龄e生活服务品质,推广应急呼叫一键通等智能应用。

住房保障工作稳步推进。强化规划引领、统筹推进,持续改善市民居住条件。两旧一村改造扩围提速。第一轮城中村动迁安置房均实现结构封顶,启动杨行东街、顾村胡庄等新一轮城中村改造,核心地块基本完成动迁,张庙泗塘一村不成套改造方案确定并启动实施。完成住宅修缮25.5万平方米,新增电梯加装639台、完工207台。保障性住房供给更加充分深化四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筹措保障性租赁房源8551套(间),开工区属动迁安置房40万平方米,解决在外过渡居民首套房源安置500户。

社会事业水平不断提高。聚焦市民多元服务需求,强化优质资源供给,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益。教育资源更加优质均衡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完成规范民办教育等3项改革攻坚任务,开办上师大附中宝山分校等10所学校,新增21个普惠性托育点,罗店中学成功创建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启动求真中学等4个紧密型集团办学试点,教育数字化转型经验获全国推广。医疗服务更加高效便民。深化医联体建设,6家区域性医疗中心服务能级不断提升,区精神卫生中心基本建成,“1+1+1”签约90.12万人、排名全市第2。上线全市首个医保e平台,实现免申即享、免单即办、免跑即领文体服务更加丰富便捷。成功举办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等重大活动,做优“15分钟社区生活圈,杨行体育中心、长滩音乐厅等一批场馆实现竣工,新建3条市民健身步道、40个益智健身苑点。妇女儿童、红十字、残疾人、慈善等事业稳步发展,民族、宗教、侨务、对台、档案史志等工作持续加强。

交通能级持续提升坚持系统谋划、统筹布局,打通对外交通,畅通内部循环,市民出行更加便捷畅达。重大工程加快推进G1503AB段主线高速顺利通车,同济路快速路、宝钱公路等一批道路开工,轨交18号线二期、军工路快速路、陆翔路(鄱阳湖路-杨南路)等工程加快建设。两网融合持续加密。推动轨交、公交高效衔接,调整优化10条公交线路,新建更新100个公交候车亭新增公共(共享)停车泊位1955

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深化实施三园工程,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环境优化升级深化一脉五花示范片区建设,第四批示范村全面建成,第五批启动建设。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提标,建成10.27公里四好农村路,美丽庭院小三园实现所有形态村全覆盖乡村产业拓展提升。积极打造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做强花果宝山品牌,大力发展乡村康养、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推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农村集体净资产同比增长3.3%乡村治理精细有效。以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区创建为抓手,探索解决农村治理难题,出台农村自建房安全管理规范,推进农村出租房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整体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去年3月,宝山经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大考,经历了一段艰苦卓绝的特殊岁月。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及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务院工作组和市委督导组的精心指导下,在全区上下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刻不容缓推进四应四尽,努力克服宝山作为城乡结合部和全市第三人口大区,以及老旧小区、城中村和大型批发市场、仓储物流企业多等不利因素,有效遏制了疫情指数级上升势头,奋力夺取了大上海保卫战宝山战区的全面胜利。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我们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成立区镇两级应急处置专班,加强指挥调度,开发上线社区、重点行业、网格化3个核酸检测监测系统,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在国家二十条”“新十条等系列优化措施实施后,我们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因时因势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根据疫情防控新形势新任务,全力做好分级分类诊疗、医疗救治、老年人疫苗接种等各项工作,保健康、防重症,最大程度保护市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总体上,三年来,宝山的疫情防控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过去一年,区政府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区政府常务会议主动邀请利益相关方参与审议,政务信息主动公开率继续位居全市前列。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格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公用经费定额在年初压减10%的基础上再压减30%241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全部办结,满意率达99.2%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宝山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全区人民,向关心、支持、参与宝山发展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领导、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在抗疫大战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各条战线工作人员,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宝山转型发展还处于开局起步阶段,任重道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经济发展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很大;产业结构还需持续优化,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还不多,新动能还不足;城市功能品质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仍需久久为功;群众在老小旧远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治理还存在不少短板,城市运行安全还需进一步加强个别部门改革创新的意识、解决难题的能力仍有待提升。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发扬斗争精神,只争朝夕、迎难而上,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3年主要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建设主阵地、主城区、样板区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判断、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上来,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的骨头,全力以赴促进宝山经济社会加快转型

今年区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按照宝山北转型总体要求,以主阵地、主城区、样板区建设为战略牵引,加快推进转型发展,整体性、系统性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综合各方面因素,建议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可比增长6%以上,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以上,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6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5%,其中产业类(工业用地和研发用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0亿元;商品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同比增长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完成市下达指标。

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以赴推进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聚焦科创驱动新兴产业发展,持续完善科创+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加快构建完备科创+产业生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

全面强化科创引领。坚持科创功能引领,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进一步增强发展新动能。激发科创主体活力。深入实施高成长性企业培育计划,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数同比增长30%以上,新增国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国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15家、市科技小巨人工程企业10家。深入实施海内外揽才工程,加快建设宝山科创人才港,帮助各类人才解决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现实问题。加强重大功能平台建设。坚持打好大学牌,全力建设环上大、复旦科创中心等大学科技园,推动上理工科技园、同济大学科技园等落地运行,聚焦成果转化关键环节,夯实项目孵化+中试加速+产业化全链条深化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合作,联合打造数字医疗产业技术研究所与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共建宝山数字科创港年内完成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60个。推动国企科创转型。坚持打好大企业牌,积极推动在地大型国企成为宝山转型发展和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的主力军。坚持科创驱动,加快推进宝武特钢区域、东方国际半岛1919、申能吴淞煤气厂等一批转型项目建设,年内启动光明江杨市场、吴淞华谊地块等新一批转型项目。深入推进区属国资国企综合改革,加快构建“1+5+X”功能布局,促进区属国企成为宝山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

全力优化科创生态。坚持科创导向,突出创新要素供给,优化营商环境,构建更加高效、开放、有活力的创新生态。充分释放政策红利。瞄准生物医药、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进一步发挥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举措、大学科技园黄金十条、科创“30等产业政策牵引作用,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的龙头企业、高成长性企业,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科创产业集群。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优化全程代办服务、先投后股等机制,让扶持资金当日申请、次日拨付、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单体竣工验收”“桩基先行等政策惠及更多企业,不断提升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深化与上交所合作,做实上海科创金融服务中心,依托科创产业基金,支持设立创业、股权、并购等各类投资基金培育壮大科技服务机构,为科创企业提供全链条、多层次的专业化服务新增上市企业5家。

(二)全力以赴推进国际大都市主城区建设。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与宝武集团、临港集团、上实集团等一批资金实力雄厚、运营能力强的开发主体深化合作,加快提升主城区的功能品质

加快五大功能片区的建设和辐射带动加快建设南大、吴淞双核驱动核心功能区南大智慧城一体化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导入,以双TOD建设引领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年内启动15号线丰翔路TOD建设。聚焦西南片区开发,加快推进科创之门、中央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年内基本建成数智中心、数智绿洲一期等产业载体。吴淞创新城以重大功能性项目和城市新地标建设为引领,全力推进同济路沿线开发,加快建设首发二期180米超高层等一批地标性项目,加快建设上大美院,加快启动18号线二期江杨南路TOD地标性项目和工业、交通等一批市级专业博物馆建设。加快市区联合收储,力争年内全面完成两个1平方公里先行启动区土地收储,并有序推进宝武剩余4平方公里土地收储。加快推动高铁宝山站周边开发和蕰藻浜沿岸转型开发。坚持站城一体融合开发,聚焦商办、商业、会展、酒店、交通等功能复合,提高站点周边1平方公里开发强度和综合开发水平,首发项目年内开工建设,打造宝山高铁商务区蕰藻浜沿岸加快推进东方国际半岛1919等一批标志性项目,打造宝山的科创产业带生活秀带加快打造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积极推动邮轮复航,持续提升滨江公共空间品质,不断拓展贯通开放范围,加快推进一批功能性项目建成运营,充分彰显港区特色、邮轮主题。加快建设生产生态文化融合、城乡一体的北部特色功能区。发挥先进制造业核心承载区的功能优势,加快提升宝山高新园、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能级。发挥乡村旅游、长江口生态等资源优势,加快启动吴淞江生态文化公园建设,促进北部地区城市和乡村、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

加快主城区网络型交通建设。构建内畅外联的综合交通体系,为区域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积极推进沪渝蓉高铁、沪通铁路二期建设,开工建设高铁宝山站、S16蕰川高速、长江西路快速路、铁山路(长江西路-S20)等项目,加快推进轨交18号线二期、同济路快速路和宝钱公路等项目建设,完成陆翔路(鄱阳湖路-杨南路)等道路建设,稳定轨交19号线站点方案并启动动迁腾地继续推进排堵保畅工程,调整优化10条公交线路,新增100个公交候车亭1000个公共停车泊位。

(三)全力以赴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建设。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转型之路,打造成为重工业基地绿色转型的示范样板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大力构建绿色生产方式。以传统产业绿色升级改造推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与宝武集团共建宝武(上海)碳中和产业园,支持宝武氢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鼓励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既有建筑节能降碳改造,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新建工业厂房光伏安装等应用。大力构建绿色生活方式南大、吴淞等重点转型区域率先示范打造绿色城区,加快建设绿色双碳公共服务平台。继续巩固垃圾分类成效,引领新时尚推进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新能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市民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不断改善城市环境品质。持续依法铁腕稳妥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坚持每月调度机制,动态排摸整治环境脏乱差区域,确保完成剩余货运堆场物资回收整治。加大规划调整、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加快转型地块腾笼换鸟,开工建设一批转型项目。聚焦城市主干道和关键节点,持续打造迎宾大道城市会客厅。规范集卡通行秩序,积极推进友谊西路、宝安公路等一批道路高峰限行,力争同济路高架实施全天限行,沪太路、川路等道路实施全线客货分道,不断提升城市交通安全水平和市民出行感受度。

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坚持管理性、工程性措施并举,深入实施片长制”“路长制”“河湖长制,加强对大型集卡等移动源治理,推动污水管网建设和水生态修复,做好土壤修复治理,加快推进南大北、真大等初雨调蓄设施建设,完成长江路污水管、竹石连通管等建设,确保河道“3+15”考核断面水质持续达标PM2.5AQI优良率等指标持续保持全市较好水平。新建各类绿地50公顷、立体绿化3万平方米、绿道7公里。

(四)全力以赴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在逆周期中付出超常规努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韧性牢牢稳住经济基本盘。

聚力提升产业能级坚持以科创驱动产业转型,实现稳增长基础上的结构优化。放大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优势。以大项目、大平台为牵引,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做生物医药、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优势产业集群,持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前瞻性布局智能终端、元宇宙等新赛道,培育占据制高点、掌握硬科技的未来产业。加大招大引强力度综合运用驻点招商、数字招商、以商招商等手段,大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引领带动性强的优质项目和总部型、高能级企业,推进翔丰华新材料、乐土生命科技等一批总投资10亿元的优质项目落地。

聚力扩大有效投资。发挥投资对稳增长、优结构的关键作用,努力拉动经济稳定增长加大产业投资强度。坚持新增用地按照4:4:2比例安排,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现代服务业发展,推进MAX科技园二期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实现开工,光驰半导体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形成实物投资量,确保完成工业投资140亿元。保持政府投资规模。聚焦城市功能提升和民生品质改善,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深化联合会审改革,推动上大美院配套道路等一批重大工程开工建设,确保完成政府投资108亿元。稳定房地产投资。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新拿地房地产项目审批和建设速度,推动新建商品住宅有序上市和销售,支持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聚力提升经济密度。坚持四个论英雄导向,加快提升园区投资产出强度和商务载体效益。提升市级特色产业园区能级。坚持以功能、战略性项目建设为牵引,切实提升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等5个市级特色产业园区产业集中度和显示度,年内推动国盛产投宝山药谷二期等项目实现开工,艾博生物、发那科三期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深入实施存量低效用地盘活计划,精准盘活产业用地2000亩以上,完成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任务,释放更多发展空间。同时,持续放大租税联动政策效应,努力提高商务载体单位面积产出

(五)全力以赴创造高品质生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市民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提升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提升就业和养老服务水平以新一轮创业型城区创建为契机,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帮扶引领600人成功创业,帮助200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安置率100%。强化五心养老品牌,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新建400张养老床位、120张认知症照护床位、1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5家老年人助餐服务场所,完成200户适老化改造。

扎实推进住房保障工作。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全面推进杨行东街、顾村胡庄、大场场南等新一轮城中村改造,深化研究罗店老镇等改造方案,加快推进张庙泗塘一村不成套房屋改造。新增筹措7000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新开工区属动迁安置房30万平方米,解决在外过渡居民安置500完成住宅修缮56.7万平方米,新增电梯加装600台、完工200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以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为契机,健全双减长效机制,加快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紧密型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持续开展新优质学校、特色高中建设。加快推进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开工建设白鹭小学等6所学校,年内实现华二高中等14所新建、改扩建学校竣工,新增普惠性托育点5个。

深化健康宝山建设加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加快推进吴淞医院迁建,支持第二康复医院创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确保仁和医院整体改建等项目基本竣工。实施新一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区级公卫中心和镇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努力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深入推进长护险,强化智慧e”“长护e平台建设,提升医保智能监管水平。

促进文体融合发展。深入挖掘五个百年内涵,持续提升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等重大文化品牌影响力,实现长滩音乐厅正式对外开放。加快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新建改建3条市民健身步道、4片市民球场、40个益智健身苑点,推进杨行体育中心试运营,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

做好乡村振兴文章。以三园工程为抓手,统筹推进乡村片区化建设、产业特色化发展、城乡融合式治理。优化人居环境。深化一脉五花乡村振兴片区化布局,完成第五批示范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工程,新增2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持续推进村域小环境提标向镇域大环境整体改善转变。强化集体经济。加大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统筹力度,更多参与重点转型区域开发,进一步拓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确保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深化乡村治理。积极探索国际大都市乡村治理新模式,综合运用村规民约、乡村治理积分制、出租房规范管理等多种方式,推动乡村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确保完成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验收。

(六)全力以赴实现高效能治理坚持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树立全生命周期管理意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不断提高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不断优化疫情防控工作。准确把握疫情防控新形势新任务,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强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强化医疗资源储备,优化调整医疗救治力量配置,切实保障好市民群众的就医用药需求,着力保健康、防重症。持续扩大疫苗接种覆盖面,引导市民当好个人健康第一责任人,把脆弱人群的保护屏障筑牢筑好。

持续深化城市数字化转型。主动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提升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水平,让数字化转型成为推动宝山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打造新型基础设施标杆。注重设施建设与功能片区开发联动布局,以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构建物联、数联、智联的城市数字底座,打造新型基础设施标杆城区。推动更多数字场景落地。深化中国产业互联网创新实践区建设,支持宝武等龙头企业建设行业级、通用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以世界级钢铁交易平台为特色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深化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建设,推出一批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的示范性应用场景,提高数字化在风险监测预警、应急管理、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应用能力。

坚决守牢城市运行安全底线。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安全隐患动态清零制度、社区消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等创新举措,聚焦农民自建房、燃气管网、危化品储运、钢材加工等隐患领域和薄弱环节以查促改,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落实食品安全属地包保制度,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以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为契机,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升公共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宝山。

(七)全力以赴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提升履职能力,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加强政治建设。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不折不扣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

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始终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继续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持续深化作风建设。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坚决遏制新增政府隐性债务,严控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优先保障产业发展、基本民生等领域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切实增强政府公职人员担当意识和廉洁品质。

 

    各位代表,使命催人奋进,实干成就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踔厉奋发、唯实唯干、善作善成,加快建设主阵地、主城区、样板区,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奇迹的宝山篇章,作出无愧于时代和宝山人民的新贡献!

  • 文件预览

  • 附件下载

  • 相关文章

当前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