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华委员:
您好!您关于《对推动宝山区民营企业“总部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建议》(8E048号)已收悉。您的建议非常具有建设性,相关职能部门领导非常重视,并进行了专题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民营企业总部发展方面
近年来,在区委、区府领导关心支持下,区商务委积极支持广大民营企业紧紧围绕宝山加快建设上海科创主阵地和大力发展“五型”经济工作主线,民营企业总部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2020年我区新认定9家上海市民营企业总部,数量仅次于浦东新区,列全市第二。从2016年至今,我区共有钢银电商、福然德、大华集团等16家民营企业被认定为上海市民营企业总部,有上海钢联、中天钢铁、东铭实业等3家民营企业认定为上海市贸易型总部,这些总部企业均为各自行业领域的头部企业和重点企业,具有行业带动强、区域贡献大、用工人数多等特点。
下一步,区商务委将联合各镇、园区发挥民营企业总部、贸易型企业总部等总部政策优势,持续优化民营企业总部经济政策环境,简化民营企业总部和贸易型总部扶持政策资金申报流程,加快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总部扶持资金到位时间。同时,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加快吸引资源配置功能强的高能级的国内民营企业总部落户宝山,积极支持商贸领域民营龙头企业和做大做强。
二、民营企业政策扶持方面
2020年制定出台了《宝山区加快建设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区财政每年拨款10亿元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现代服务、金融服务等予以扶持。此外,大力鼓励和支持有需求的民营制造业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扩大产能,2020年,区经委受理民营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产业创新能力建设项目、企业技术改造项目146个,总投资达215亿元,涉及扶持资金2678万元。申报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7家,获批市中小企业专项11个项目,获市级财政资金199万元。
积极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是以基金为载体助推民营经济发展,对接国家级制造业发展基金和上海制造产业基金,设立由宝山区政府、国有企业、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宝山区制造业产业基金”;二是建立宝山区民营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借助融道网、天使猪等专业服务,对接华滋奔腾、智力产业园等30多个园区、经济开发区,帮助700多家次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问题,融资规模达5亿元;三建立区级科创板后备企业培育库,33家优质企业进入培育库;四是帮助民营企业集聚人才。大力实施“满意100人才集聚工程”,出台了高层次人才服务“樱花卡”等政策,建立了“144”重点民营企业人才网络招聘平台,对民营企业人才优先办理“人才樱花卡”,实施对民营企业人才租房和购房资助,加大民营企业优秀技能团队和首席技能人才的培育选拔,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市中小办举办的各类培训。
三、民营企业金融支持方面
一是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服务持续推进,2020年,我区实现上市挂牌企业17家,福然德、上坤地产先后在上交所主板和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截止目前,我区上市挂牌企业达到149家,其中上市企业11家(其中主板企业4家,创业板企业2家,境外上市企业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51家,股交中心科创板企业挂牌47家,E板挂牌企业40家。二是金融生态配套持续优化,宝山区目前已集中了26家银行(含2家村镇银行)、20家券商机构、27家保险分支机构。类金融组织中,小贷公司5家、融资担保公司1家、典当公司10家、融资租赁公司5家,私募基金管理公司200余家,第三方支付公司1家(付临门)。三是金融纾困力度持续增强,我区积极帮助解决后疫情时期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发布市担保中心担保费用补贴政策,降低受疫情影响企业融资成本。2020年度,宝山区共557家注册企业获得担保融资598笔,总贷款规模达16.82亿元;四是深化科创金融服务功能,将在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指导下,支持上交所建设上海(宝山)科创金融服务中心,推动科创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利用金融手段有效推动环上大科技园、南大、吴淞、北上海生物医药等重点板块发展,促进科技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