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绿化市容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深入落实“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要求,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有关生态环境建设任务,结合宝山城市运维管理体制下沉,以“精品绿容、众志成城”为目标追求,转作风、抓落实、提效能,推动建设“美丽城区”,为加快建设宝山“一地两区”、打造新时代现代化转型样本而努力奋斗。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凝心聚力,建设“美丽城区”
1、强化“美丽城区”建设。牵头负责区级“美丽城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5个工作专班常态化运行,围绕实施方案和12项核心指标,做到“一街镇一方案”,完成任务275项,庙行镇打造成为全域“美丽城区”。制定美丽街区建设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完成2024年度任务9个。完成公共空间休憩座椅建设年度任务185座,认捐认养60座,中小道路和薄弱区域治理年度任务8处。
2、优化市容环境面貌。实施宝山区第七届进博会市容保障,任务清单183项,市级平台督办问题144个,完成率100%。将市容管理的要素、标准、要求融入到各层面的综合管理服务体系中,落实责任区管理制度,每月15日常态化开展城市清洁行动,开展“四纵四横”立面清整行动。完成市、区两级户外广告设施整治任务,户外招牌备案率达到60%。
3、深化精细化管理。组建网格化巡查队伍,制定实施《宝山区2024年质量监督日常检查评价办法和评分细则》,拓展检查评价内容,细化日常检查整改时限标准,以道路、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包括居住区垃圾箱房和压缩站)、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公共场所(包含公交始末站、公共广场和集贸市场)等5个大项作为常态监督检查内容。加强统筹协同,注重长效机制的完善落实,夯实综合管理基础,提升综合保障能级。
(二)真抓实干,打造宜居环境
1、推进绿化林业建设。2024年新建各类绿地100.13公顷、完成立体绿化31311平方米、绿道7公里。新增市级名录公园3座,新增口袋公园3座。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88平方米(按七普人口数计算)。完成2023年度宝山区生态公益林建设项目、2024年项目计划年底前完成项目工可报批工作。推进环城生态公园带及民心工程建设,年底完成原吉公园、杨盛公园、大黄村公园改造任务;同步推进水产路公园、盛宅公园项目完成立项工作。完成五处驿站及四处绿道断点贯通工作,完成新槎浦断点架桥贯通工程立项工作。基本完成新建逸仙公园,争创“上海园林绿化示范项目”;美兰湖中央公园(暂名西湖公园)一期竣工开放,二期完成场调等工作,年底基本完工。
2、推深做实林长制。召开全区林长制工作推进会,发布区林长令2次。区林长办约谈两镇林长办,要求压紧压实镇林长办责任,全覆盖全领域全过程加强巡林工作。2024年下半年宝山区林长制日常工作成效综合得分为84.04分,较上半年显著提升。针对中央环保督察中发现的7个涉嫌毁林的点位和4个涉嫌统计失真的点位进行认真整改。罗店镇四方村已完成整改,恢复林地;罗泾镇民众村已于11月底前按照公益林标准完成林木种植,已完成整改;罗泾工业园区、月浦盛丰村140亩林地补建正在推进中。
3、做深绿色空间共享。积极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完成滨江园、城工科技绿洲园区、顾村体育馆三个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推进公园24小时开放,释放更多元的生态绿空间。深化市民绿化节活动,指导街镇做好辖区内居住区绿化的管理工作,实现全区12个街镇居住区绿化政策解读培训全覆盖。通过全民义务植树、互联网+义务植树、“美丽阳台”等活动,倡导市民群众爱绿护绿意识不断提高。
(三)全力以赴,提升洁净水平
1、打好垃圾分类攻坚战。2024年下半年,垃圾分类测评全市排名达到A档水平,即90(含)—95(不含)区间,较2024年上半年、2023年下半年进步明显。制定《垃圾分类拔点攻坚工作方案》《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设备整治提升行动方案》,组织开展“送课上门”活动,开展了12场覆盖约980人次的垃圾分类业务知识培训。开展校园开学季垃圾分类宣传,在社区治理学院开设和推广社区治理精品课程。联合区文明办、区委督查室、区纪委监委等相关单位,对测评结果排名靠后的街镇开展约谈督导,分析问题根结,提出整改要求,传导工作压力。
2、增强环卫保洁质效。完成50座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提升任务,推进环卫公厕24小时开放工作。加强高标准保洁区域创建,新增创建区域涉及4个街镇,分别是抚远路、庆安路、长临路、杨泰路保洁区域,共计创建面积达13.98万平方米,自2020年起已累计创建成功高标准保洁区域面积达102.44万平方米,形成一体化保洁,真正实现一把扫帚“扫到底,管到底”。加强车容车貌管理,本区环卫车辆车容车貌整洁率为94.00%。
3、加强建筑垃圾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联合区交通、城管、公安、建管、环保、房管部门共同制定《关于规范本区建筑垃圾运输处置的实施办法》。针对中央生态环境调查组移交35件建筑垃圾非法跨省转移案件,联合区城管、公安等部门深入开展调查,目前案件已得到基本查处。针对中央环保督察组指出的宝山2个工地存在“三量不一致”的问题,全面开展核查,目前均已完成整改。深化联勤联动,全年与区城管、交警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73次,查获违规车辆32辆、违规工地5个。
(四)夯实基础,加强党的建设
1、突出思想引领。积极组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认真谋划,严密组织,狠抓督导,积极落实领导干部上“党课”制度,领导干部分6组开展网格巡访,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自7月起在全局范围开展“转作风”专项行动,通过转作风大讨论、征文、演讲等活动,持续发挥党纪学习教育成效,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2、突出规范建设。领导干部认真落实“一岗双责”,积极开展模范机关创建活动,精心组织开展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组织基层党支部认真开展组织生活会。认真组织开展“三会一课”活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丰富党员理论学习方式,不断提升党支部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年内,做好3名预备党员转正。
3、突出队伍建设。通过中心组学习、干部在线学习平台、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学习强国”提高理论业务素养。实施“年轻干部培养计划”,通过岗位轮换、内部培训、外出学习等方式,指定带训老师,培养了一批业务骨干。严格遵循科级干部选拔任用的相关规定,先后提拔晋升12人。局机关9人、事业单位2人进行了轮岗交流,干事创业的活力进一步增强。
此外,积极推进“一网通办”运行,抓好行政许可工作。认真做好两会意见办理、投诉信访处置,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安全生产管理等,及时回应市民诉求,为绿化市容各项工作提供保障。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区绿化市容局将围绕宝山“一地两区”建设,将“精品绿容、众志成城”融入行业管理各个方面,转作风、抓落实、提效能,让美丽更可见,生态更可达。
(一)做精做优,打造舒适精致的“美丽城区”
1、高站位推进市容建设。开展2025年美丽城区建设,建设美丽城区示范区域不少于12块,治理市容环境薄弱区域不少于24处,实施美丽城区建设项目和任务120项,其中街镇68项,委办局52项,实施四纵四横主干道品质提升项目8项。开展人大政协和公众参与、紧逼督办、劳动竞赛等工作机制。建设美丽街区7个,休憩座椅436座。
2、高标准开展市容管理。开展全域门责,依托党建引领和网格治理,实行街区自治、街镇协调、区级监督三项工作机制,开展宣传发动、自律组织、清洁日活动、联合检查等工作任务,评选全域门责优秀街区、优秀单位,推进街区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愿景。实施第八届进博会市容保障,市容环境满意度稳定在全市中游水平。完成市容环境达标、示范街镇创建和复查任务。推进新型设摊治理,加强市容保障队伍行业管理。
3、高水平打造优美景观。推进社会投资景观灯光建设,组织参加上海市第二届光影节。户外广告审批率达到80%,店招店牌审批和备案率达到75%以上。户外设施整治率达到98%以上(市级+区级)。加强户外设施隐患治理和安全抽检,组建户外设施巡查和应急抢险队伍,确保不发生大的安全事件。
(二)对标对表,推动共建共享的绿色生态
1、林绿建设做大增量。计划新建各类绿地50公顷,立体绿化完成3万平方米,绿道完成8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98平方米(按七普人口数计算)。计划新增口袋公园4座,24小时开放公园4座,城市公园总数达43座。积极制定林业政策,完成2024年度325亩新造林任务、1000亩林地一般抚育、基础设施建设及小微湿地改造。推进环城生态公园带及民心工程建设,年底完成环上公园—水产路公园、盛宅公园改造项目及新槎浦断点架桥贯通工程。新建逸仙公园计划于2025年底竣工,美兰湖中央公园全面建成开放。紧密围绕吴淞创新城、南大智慧城、新顾城等重大板块,做好绿化项目的行业指导工作。
2、林绿管理做实做细。扎实做好林湿资源普查、林绿权属调查等工作,真正实现林绿资源“一张图”“一口清”。结合环保督察整改,继续以年度森林督查、打击毁林专项行动等工作为抓手,通过卫片比对、批后监管、日常检查、市民热线等多种方式拓宽林政及野生动物案件的来源,严厉打击破坏林业生态资源的违法行为。落实属地管养,加强巡查督查。
3、绿色空间做深共享。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公园3座,区内总数达14座。以“3.12”植树节为契机,开展2025年上海市民绿化节工作,以园艺大讲堂、绿化大篷车、周末花市等活动为载体,深化家庭园艺体系建设,力争在组织形式和内容上更丰富多样。2025年力争再创建2个市民园艺中心,逐步达到全区覆盖。仔细排摸,挖掘潜力,加强沟通协调,落实2025年单位绿地开放共享点位。加强社会绿地巡查和行业指导,进一步提高居住区绿化的养护质量。
(三)便民惠民,提升精耕细作的环卫服务
1、生活垃圾分类确保成效。持续提升源头分类实效,深入落实生活垃圾“不分类不收运”,加强收运人员作业培训。完善垃圾分类监督检查机制,借助区人大、区政协、区纪委监委、区委督查室等多方力量,压实各方责任,明确职责分工,充分发挥街镇、居委、物业、清运单位等各级各层职能,形成共治合力。加大对街镇干湿垃圾量考核力度,对街镇干湿垃圾量每月进行统计排名,倒逼源头分类实效提升。同时,推进单位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高效化。
2、环卫作业服务确保质量。持续做好城维管养和运维下沉工作,继续健全完善“一把扫帚扫到底”运行管理机制。完成新能源环卫车辆推广应用任务,深化高标准保洁区域建设,按照“一点一策”的工作要求,制定整治方案和推进计划,落实推进一路、巩固一路、带动一路。继续探索装修垃圾投放新模式工作,逐步实现装修垃圾管理不落地,加强装修垃圾清运处置行业监管。继续深化公厕管理服务水平,开展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2025年拟推出15座区级“最美公厕”,力争确保至少2座环卫公厕获选市级“最美公厕”。
3、建筑垃圾管理确保有序。通过源头减量、拓宽渠道、完善体系,努力构建产消平衡的处置体系,多措并举缓解渣土消纳压力。筑牢全链条全过程闭环的管理体系,加大对建筑垃圾处置申报工地的批后监管力度,严格按照计划量(即土方开挖任务量)、累计申报量、工地回填量、运输合同量和消纳处置量对出土工地进行比对核验,以及对项目的全量委托和排放去向情况进行核查,确保“五量一致”。发挥建筑垃圾整治专班力量,加大联合整治力度。
(四)谋深谋实,加强基层基础的党的建设
1、深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历届全会精神学习,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强化意识形态工作,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打造党建特色品牌,加强“一区一岗两队”(即党建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和志愿服务队)的建设,开展“七个一”(一批专题党课、一轮联学共建、一次问题整改、一场红色教育、一次实践调研、一项品牌创建、一次成果展评)活动,以“宝山绿容”公众号为平台打造线上学习阵地。
2、优化干部队伍,加强监督管理。对照“模范机关创建任务清单”,努力实现模范机关创建人人参与、成果人人共享。持续打造结构合理的干部梯队,结合领导岗位需求,优化干部成长路径和配置模式。定期对干部信息进行更新,试行建立领导干部负面清单,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具体要求,推动形成监督合力。科学规划培训方案,健全培训体系,坚持党员教育活动多样化,开展“支部建设大家谈”“党务知识委员说”等系列培训。
3、激发宣传活力,开展文明创建。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加强宣传推广。在宣传格局构建上,逐步扩充宣传干部队伍,引入创新的宣传理念和新鲜活力,通过加强新闻策划和报道力量,构建更加完善、更加有效的宣传格局,守好宣传主阵地,讲好绿容新故事。积极开展文明城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班组等创建活动,注重典型培育和树立工作,宣传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引导干部职工学先进、讲奉献、比贡献。
附件:区绿化市容局2025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目标、指标)分解进度表
上海市宝山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2025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