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4年庙行镇推进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区委、区政府: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农业农村委的指导下,庙行镇坚持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先进经验,对标对表《2024年宝山区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清单》,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一、持续深化乡村建设成效
(一)着力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养护工作,不断优化处理技术,吸取先进处理经验,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养工作。严格落实河长制工作,制定河道日常养护计划,明确亮点、重点河道的创建养护工作措施,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建立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机制,高标准做好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重点完善路网结构,加强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工作,加大隐患排查力度,为群众安全出行保驾护航,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
(二)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构建稳健的、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的农村人居环境管理养护长效机制,结合镇城乡环境建设管理工作相关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日常管理的常态长效。全面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持续加强对宅前屋后等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突出区域的综合治理,扎实推进村容村貌再提升工程,全力打造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的农村人居环境。
二、稳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一)奋力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充分利用“三八”妇女节等节日、纪念日,聚焦残疾人、老年人、新业态劳动者等群体,通过开展主题宣讲、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持续开展普法宣传,进一步提升村民依法维权意识和对法律援助的知晓度。建立“首问负责制”,坚持“未诉先办”、“接诉即办”,使村民少跑腿,让干部多跑路。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合理利用居村基层矛盾调处工作室和信访服务点的优势,充分发挥“三所联动”“3+N”协同调解机制,“一站式”就近化解涉农纠纷和信访矛盾,平稳推进轨交18号线二期建设、康家村“城中村”改造等重大项目,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全力助推“平安城区”建设。
(二)健全完善村务公开机制。全面实施“阳光村务工程”,推进村务公开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拓宽群众监督渠道,让村级事务在阳光下运行。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和规范工作流程,提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常规村务工作按季度公开,财务收支情况使用统一模板按月公示,上级重要决策、一事一议、低保等重点工作予以全部公示,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重要项目建设等内容予以长期公示。
(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村积极探索移风易俗宣讲新形式、新手段,通过村规民约引领,村两委引导,村民代表带头,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培育弘扬乡村文明新风尚。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艺爱好者聚焦垃圾分类、光盘行动、遛狗不牵绳等关键小事表演原创快板,在社区云、电子屏幕和微信群等平台,镇、村相关部门滚动发布文明餐饮、文明养宠等移风易俗主题宣传。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开展纸艺玩具制作及“传承非遗剪纸文化”窗花剪纸活动。
三、大力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一)加大涉农领域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探索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组织开展各类招商推介活动,多渠道发布涉农招商信息,大力引进优质项目,促进村级集体经济转型发展。利用社会资本对原有低效的野桥仓储区进行改造升级,建成宝山科创港(上海智力产业园四期),引进了上海金驼总部、务进消防等项目落地,其中务进消防11月经我镇推荐成功申报区级企业技术中心。
(二)筑牢农村集体“三资”监管防线。深入贯彻落实《上海市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条例》和《宝山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在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核实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4年11月末,全镇集体资产总量同比增幅6.38%。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信息全部纳入“三资”监管平台,成员信息如有变更,由成员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申请,后者审核后上报镇经管站批准核发新“股权证”,注销旧 “股权证”。
(三)夯实乡村振兴财政投入保障。坚持把“三农”领域作为一般公共预算编制的重要内容,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用于“三农”领域的比例,确保财政投入和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我镇不断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农村人居环境、生态资源保护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如农村公路提标改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养护、康家村“城中村”结构绿地建设等。
四、明年工作计划
(一)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将村庄环境卫生管理与村民自治有机结合,发挥村民自主参与、自我管理的重要作用,努力实现农村“村容整洁、设施完好、管理有序、运行正常”的工作目标。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卫生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持续推进存量违建整治工作,进一步开展已拆房屋“残垣断壁”等整治工作,确保拆后区域切实恢复原貌。严格落实巡查发现、快速处置责任,确保新增违建零增长。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管理,深入开展消除劣V类水体行动,按照“水岸联动、截污治污、沟通水系、调活水体、改善水质、修复生态”的治水思路因河施策。加强村沟宅河日常养护,建立常态长效管护机制。
(二)不断巩固乡村治理成效。建立“菜单式”法律服务,从“群众找我”向“我找群众”转变,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建设推进到哪里,法律服务跟进到哪里”。加强风险源头防控,及时化解涉农矛盾纠纷,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家门口”信访服务体系,发挥好“小快灵”工作法的作用,全力做好“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收官年相关工作,不断提升信访办理质效,提高预防化解矛盾隐患能力水平,进一步化解、缓解一批信访积案和疑难突出矛盾。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创新基层自治共治、强化文明风尚培育、丰富精神文化供给等方面多元聚力,带动城乡环境面貌和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三)扎实推进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组织开展各类涉农招商引资活动,积极推介庙行的区位优势和产业政策,引进培育优质涉农项目。结合本镇实际情况,持续探索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发展新路径,努力拓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增收渠道。继续按照镇集资委工作制度和镇集体资产管理实施意见,加强对各村公司集体资产监管事项的审核工作。继续指导会计记账中心严格按照会计制度、各级规章制度和中央八项规定,做好日常会计核算工作。坚持把“三农”作为财政投入优先保障领域,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完善乡村振兴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和乡村治理水平,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中共上海市宝山区庙行镇委员会
上海市宝山区庙行镇人民政府
2025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