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代 表 建 议 办 理 用 纸
建议号110
装 订
|
标 题 |
关于进一步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议 |
提出人 |
齐俪俪 |
|
答复形式 |
□面见 £电话 □传真 □网上 □其他() |
|
办理情况:
尊敬的代表: 首先,衷心感谢您对我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您所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议》精准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要点。提案中所提及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的系统性、常态化有待加强;学生导师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学校“心理信箱”实效性有待提升,三点建议中肯、细致、专业。提案中提到的关于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提升心理辅导相关人员能力以及常态化设置心理辅导服务的建议,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提案建议与具体工作,答复如下:(见附页)
经办人签名: 联系电话: 承办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说明:1.办理情况须在规定时间内征求提出人意见,如书写不够,请另附纸。
2. 提出人可以当面向承办单位反馈办理结果,也可以在走访答复后将本表寄送承办单位。
3.本表经代表签名后,一份存承办单位,二份送区政府办公室,一份留提出人(若为联名建议留三份)。
承办单位对办理结果的分类(请在4个选项中选择1项用“√”表示) |
|||||||||||||||||
解决采纳 |
√ |
正在解决 |
|
计划解决 |
|
留作参考 |
|
||||||||||
办理复文公开属性的分类(请在5个选项中选择1项用“√”表示) |
|||||||||||||||||
主动公开 |
依申请公开 |
不公开 |
|||||||||||||||
全文公开 |
摘要公开 |
全文公开 |
摘要公开 |
||||||||||||||
√ |
|
|
|
|
|||||||||||||
办理复文非主动公开理由 |
|
||||||||||||||||
承办单位领导审核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
|||||||||||||||||
请您对办理情况提出意见:(请在栏目后的空格内用“√”表示) |
|||||||||||||||||
对办理结果 |
满意 |
|
基本满意 |
|
理解 |
|
不满意 |
|
|||||||||
对办理态度 |
满意 |
|
基本满意 |
|
理解 |
|
不满意 |
|
|||||||||
办理过程中的沟通 |
很好 |
|
较好 |
|
一般 |
|
|||||||||||
办理答复的针对性 |
很好 |
|
较好 |
|
一般 |
|
|||||||||||
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代表签名: 年 月 日 |
关于进一步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议的提案答复
尊敬的代表:
首先,衷心感谢您对我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您所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议》精准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要点。提案中所提及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的系统性、常态化有待加强;学生导师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学校“心理信箱”实效性有待提升,三点建议中肯、细致、专业。
宝山区历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教体艺〔2023〕1号)、中共上海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沪教〔2023〕4号)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出台了《宝山区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心理危机学生关心关爱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心理健康教育文件。
提案中提到的关于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提升心理辅导相关人员能力以及常态化设置心理辅导服务的建议,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提案建议与具体工作,答复如下:
一、党建引领强保障,构建心理健康政策支撑体系
1.党建引领,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加强党对心理健康工作的全面领导,依托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统筹协调、分工合作,明确部门职责,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列入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和相关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区教育局设立由局领导牵头、相关科室共同参与的领导机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体系、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各中小学(中职校)要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小组等工作机制,大力推进“温馨教室”建设,促进同伴互助,形成温馨、和谐的班级和校园氛围。
2.政策护航,完善条件保障体系。不断加大统筹力度,优化支出结构,按有关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纳入预算,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日常运作以及设备配置、运维和队伍建设。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支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加强区心理中心建设,争创市示范中心。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础设施设备配备和升级改造,拓展优化心理辅导室、实践活动等场所。
3.督导问效,构建闭环评估机制。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纳入区相关部门和学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纳入督政、督学范围,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文明校园创建的重要评估指标。学校定期对照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示范校)评估指标进行自评自查(市区两级示范校具体名单见附录1),区级相关部门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评估复查、抽检工作,每2年开展一轮区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评估。
4.多方合力,搭建心理服务网络。区精神卫生中心携手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先后与区域内七所学校(七所学校具体名单见附录2)签订合作协议,搭建“心晴氧吧”医校“心”联体平台。为签约学校成立“心晴氧吧工作室”,安排固定的心理医师对接学校心理老师,为学生、家长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区教育局协同区公安分局、区妇联和团区委组建23支社区少年服务队,依托“三所联动”机制框架,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加强信息共享与合作机制建设,全力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密切与精卫中心的合作,“警社家校医”五方沟通联系,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更加和谐、积极、支持性的环境。
二、专兼结合建队伍,打造心理健康教育人才方阵
1.专兼结合,优化师资配置结构。各中小学每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教师,学生规模500名以上学校、多校区学校、多学段学校和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等要适当增加配备数量。各学校在保证专职心理教师数量的基础上,可根据需要配备兼职心理教师。中小学心理专兼职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困难度排名前三的是:个案辅导68.75%、自身专业发展56.25%、心理科研53.13%。区教育学院每学段至少配备一名心理教研员,完善区级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库,探索建立区级兼职心理教研员制度。
2.培育赋能,完善专业成长体系。建立每月1—2次区级心理教师教研机制,紧紧围绕专职心理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必备的关键胜任力展开,包括授课力、辅导力、沟通力、组织力和科研力,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课题研究。开展区级心理教师教学展示等活动。在各类评优、区级骨干评选中,加大对心理教师的支持力度。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主题活动等计入心理教师工作量,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对心理教师予以适当倾斜。鼓励学校教师参加上海市学校心理咨询师培训、考核、认证。2025年在专职心理教师教研训内容中增加“心理危机学生应对策略”“学校危机干预实际操作方法”等内容,进一步提升专职心理教师的危机干预能力。
3.全员育心,深化导师协同机制。自2021年宝山区全面实施全员导师制以来,在构建和谐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优化教育治理体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家访覆盖全区94.7%学生家庭,“导师心空间”平台,累计预警学生4667名,动态监控心理健康,平台覆盖136校、9080名导师,记录37.5万条导育数据,结合学生数字画像,制定个性化导育方案,统计家访次数、谈心记录、预警处理等数据。开发12门区级课程,分层培训9000余人次,评选499名“最美导师”,推广典型经验。征集“百生说百师”等案例522篇。
三、五育融合优服务,织密心理健康教育防护网络
1.课程育人,夯实教学主阵地。根据《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评估指标》,每个学校的每个学段至少在一个年级开设每两周1节心理辅导课,由专职心理教师执教。在学校工作中,特别强调不允许存在心理课被占用的情况,区教育局会安排督导室、中学心理教研室在对学校视导的过程中予以重点关注和检查。各学段教研员也会通过飞行听课、定期抽查等形式对学校进行监督。还有定期抽查,对学校心理课的教学计划执行、教案编写以及课堂教学效果等进行全面细致地检查。通过这样多维度、全方位的监督体系,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如期、高效地接受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他们筑牢抵御心理问题的坚固防线。通过以评促建方式,遴选心理健康、生命教育优秀课程、视频微课、优秀主题班团队会教学设计,建好区级共享心理健康教学资源库。
2.实践润心,打造活动品牌群。本年度宝山区教育局制定了《2025年宝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年活动方案》,具体有十个方面内容:“知心护航”心理健康教育、“慧心成长”爱心涵育行动、“健心向阳”文体劳动活动、“连心有爱”成长共读活动、“润心关爱”心理咨询辅导、“暖心相伴”助困帮扶守护、“齐心育人”校家社协同、“育心有你”教师关爱活动、“匠心赋能”专业培训项目、“智慧心育”数智赋能项目。心理健康教育年通过政策引导、专项实施、资源保障、监测干预和协同联动等机制推进,形成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实的闭环,以学生为中心,整合多部门资源,构建家校社协同网络,最终实现学生心理素养的全面提升。
3.五育融合,构建全面培养体系。坚持以德育心,优化“三全育人”格局,以“小陶子知行宝山”、红领巾讲解员、“社区小先生”、青马工程等各类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为载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以智慧心,优化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深入推进问题化学习、未来学习研究与实践,加强科学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坚持以体强心,开齐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加强学校体育项目联盟和体育社团建设,构建人人参与的体育赛事体系,保障学生每天2个小时体育运动时间,熟练掌握2-3项运动技能。坚持以美润心,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加强学生艺术社团建设,组织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活动和比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坚持以劳健心,落实全学段劳动教育必修课,落实“一校一方案”和劳动教育清单,建好劳动教育基地,打造区级劳动教育共享课程特色资源库,组织“学生劳动宣传周”“丰收节”“劳模工匠进校园”“实践体验日”等实践活动。
4.专业支持,夯实心理服务基石。中小学心理教师平均周接待咨询量大致为3—5个个案(初高中更多),主动咨询率大约80%;咨询问题占比:亲子沟通:25%;学习辅导:22%;人际辅导:35%;情绪问题33%;适应问题:4%;其他:2%。其中问题解决比例:97%左右。宝山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通24小时心理热线(4008200535),为全区中小学生、家长及教师开展全时段的心理辅导服务。2024年宝山区24小时心理热线接线量比2023年增长26.5%,实际预约面询总人次同比增长35.8%,全年接线总时长为33265分钟,全年每周六下午公益心理辅导人次为243人次,区心理中心全年成功干预学生特殊心理个案危机事件32起,有效守护区内青少年健康成长。
5.品牌打造,推广积极心理教育。用好区域心理三维度(学生,教师,家长)积极教育共享课程资源,指导学校开设积极心理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积极自我认知,培养乐观心态与抗压能力。深入推进宝山区“行至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项目,继续依托行至心课堂,行至会客厅,行至心语录等“1+N”个系列的项目,其中“1”指的是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主的“行至心课堂”活动,“N”指的是以“行至”冠名的系列“行至行”活动,如:“行至微论坛”“行至共读会”“行至活动汇”“行至正言集”等,活动面向学生,教师,家长开展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宣教活动,构建积极人际关系,培育积极心理品质,营造良好积极心理氛围,助力孩子形成健康心理,培育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2023年“行至行”项目获评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等七部门命名的上海基层人文关怀心理服务品牌案例。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保护服务。
附录1:市区两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
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
(共计 13所)
1. 上海大学附属小学
2. 上海市宝山区第一中心小学
3. 上海市宝山区第三中心小学
4. 上海市宝山区罗泾中心校
5. 上海市宝山区罗南中心校
6. 上海市宝山区长江路小学
7. 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小学
8. 上海市宝山区培智学校
9. 行知中学
10. 上大附中
11. 吴淞中学
12. 泗塘中学
13. 长江二中
宝山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
(共计 44所)
1. 上海市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
2. 上海市宝山区大华小学
3. 上海市宝山区实验小学
4. 上海市宝山区高境科创实验小学
5. 上海市宝山区大场中心小学
6. 上海市宝山区罗阳小学
7. 上海市宝山区美罗家园第一小学
8. 上海市宝山区罗店中心校
9. 上海市宝山区广育小学
10. 上海市宝山区和衷小学
11. 上海市宝山区祁连镇中心校
12. 上海市宝山区红星小学
13. 上海市宝山区月浦中心校
14. 上海市宝山区同达小学
15. 上海市宝山区乐业小学
16. 上海市宝山区宝林路第三小学
17. 上海市宝山区淞南中心校
18. 上海市宝山区杨行中心校
19. 上海市宝山中学
20.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宝山罗店中学
21.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宝山校区
22. 上海宝山区世外学校
23. 上海市行知实验中学
24. 上海鸿文国际职业高级中学
25. 上海市宝山实验学校
26. 上海市宝山区鹿鸣学校
27. 上海市宝山区杨泰实验中学
28.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29. 上海市宝山区行知外国语学校
30. 上海民办华曜宝山实验学校
31. 上海市宝山区庙行实验学校
32. 上海大学附属学校
33. 上海市宝山区上海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学校
34. 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宝山大华实验学校
35. 上海市宝山区顾村实验学校
36. 上海市宝山区淞谊实验学校
37. 上海市月浦中学
38. 上海市大场中学
39. 上海市虎林中学
40. 上海市宝山区馨家园学校
41. 上海市宝山区乐之中学
42. 上海市宝山区求真中学
43. 上海示范大学附属经纬实验中学
44.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宝山双语学校
附录2:心联体7所学校
1. 震旦学院
2. 济光学院
3. 顾村中学
4. 吴淞中学
5. 淞谊实验学校
6. 宝山实验学校
7. 宝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