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25年宝山区城市体检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体检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人民城市建设,促进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根据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全面开展本市城市体检工作的实施方案》(沪建综规〔2024〕513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和《关于开展2025年上海城市体检工作的通知》(沪建综规〔2025〕141号,以下简称“工作通知”),结合本区实际,现将2025年宝山区城市体检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体检范围
按照“市区持续深化、街镇全面覆盖、社区扩大试点”的原则,在本区更大范围开展城市体检,包括区级和各街镇。聚焦城市建设领域,划细体检单元,覆盖住房、小区(社区)、街区、城区(城市)空间范围,建立区、街镇、社区三级体检体系。
(一)区级城市体检。区建设管理委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统筹开展2025年宝山区城市体检工作,根据《上海区级城市体检工作技术指南》(附件5)推进实施,以宝山区辖区为体检范围,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开展区、街镇、社区城市体检和专项体检,加强城市体检与“十五五”规划编制、城市更新行动、完整社区建设、老旧小区改造、房屋体检等专项工作的统筹。
区建设管理委牵头按照相关要求组织开展专项体检,结合发展需求和历年体检发现的突出问题,研究建立有针对性的专项评估指标,选取“城市基础设施维护”(附件3)开展专项体检,及时发现宝山城市运行短板弱项,发现群众切实关注的城市病。
(二)街镇级城市体检。根据市级“各区每年体检的街镇数量不少于4个,有条件的区每年实施街镇全覆盖体检”的工作要求和我区城市体检工作安排,今年由友谊路街道、吴淞街道、罗店镇、大场镇等开展街镇级城市体检。街镇级体检应以街道综合网格为依托,统筹考虑后续开展完整社区建设的社区规模和范围,科学划定街道全域的社区体检单元(附件4),并严格遵循《上海街镇级城市体检工作技术指南》(附件6)推进实施。
(三)社区级城市体检。今年友谊路街道、吴淞街道、罗店镇、大场镇应各选择不少于2个社区开展社区体检。社区体检应根据《上海社区级城市体检工作技术指南》(附件7)推进实施,结合老旧小区改造,优先选择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为体检对象,计划开展上海市完整社区建设实践的社区应前置开展社区体检。通过现场调研、访谈交流等方式采集数据,形成住房、小区和社区体检问题台账,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治建议。
(四)城市体检数字化建设。利用城市体检数据采集平台和城市体检信息系统,根据空间数据规范要求,按照区、街镇二级账户,分别开展指标数据填报工作,推动数据汇聚共享。
二、基本内容
(一)构建指标体系。区级层面,把体检作为整个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指挥棒,综合市级传导指标,综合评价城市发展建设情况。根据区级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创建宝山区特色指标,关注生态宜居、园林城市、既有建筑改造更新等方面。街镇层面,开展街区空间尺度的体检,找准街道环境整治、更新改造、产城融合方面的问题,建立各街区问题台账。社区层面,结合专项工作开展住房和社区维度的体检,重点开展普查排摸和访谈调研,精准定位住房隐患和社区短板,从居民需求侧出发推动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建设。
(二)采集填报数据。构建“区-街镇-社区”三级联动机制,组织社区、居民、物业、企业等多方主体,通过部门统计填报、座谈访谈、遥感影像识别、互联网大数据等多源方式采集。数据以政府公开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底)为基础,整合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住宅小区智慧监管平台、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等既有资源,避免重复调查;针对社区普查类指标,重点采集2000年前住房数据,由第三方团队运用智慧采集模块结合实地调研、访谈形成住房、小区和社区体检问题台账及整治建议。
(三)开展社会问卷调查。各级城市体检报告编制部门组织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社会调查问卷,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上依托网络平台、移动终端等开展,线下主要采取社区体检现场走访、座谈等形式。调查对象应以16周岁以上当地常住居民为主,调查范围不宜少于其常住人口数的千分之二,每个试点社区抽样数量宜为50-100份。区、街镇、社区级调查问卷原则上应采用市级社会调查问卷(另行发布),区、街镇也可结合区域建设重点、难点、热点优化问卷设计。
(四)开展评估分析。对标国际先进城市经验和国家、地方标准规范,结合政府工作要求、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科学确定指标参考值,建立评估参考体系。区级报告中可通过全市指标结果排名横向对比,定位宝山区实际状况,确定主要问题。各街镇可参照区级报告,加强同类区域横向比较。通过大数据、手机信令等第三方数据多元分析城市运行情况,为实际问题分析提供客观依据。结合市民投诉热线反馈情况,确定交通、住房、噪音等具体城市问题点位,空间化呈现城市问题与区域。
(五)形成“一图一库”。“一图”为指标分析空间分布图集,将体检问题清单、存量资源清单、居民需求清单等精准定位落图,并纳入报告文本中做诊断分析。“一库”为矢量数据库,包括相关指标分析的矢量数据和采集表单,同步上传城市体检信息系统。数据库应采用gdb格式存储,各类数据要素采用点、线、面等形式提交,空间数据规范详见《上海城市体检工作技术指南》。数据库内各图层命名应与图集保持一致,提交方式应符合国家有关保密管理规定。
(六)编制体检报告。城市体检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上一年问题整改情况、本年度体检工作组织与主要成效、数据指标分析、总体评价、对策和行动建议等。区、街镇应分别汇总本辖区街镇和社区体检指标调查表、问题清单、工作特色等,建立问题台账,并选取可空间落图的指标和问题进行可视化表达,形成体检问题地图,台账、图纸等应作为城市体检报告的附件。社区城市体检汇总形成体检指标调查表,以社区为单位汇交至街镇政府,纳入街镇城市体检报告。
区、街镇应根据指标评估与问卷调查结果,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对体检发现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诊断分析,将问题分为限时解决、尽力解决和长期谋划三类。其中,限时解决类主要是涉及安全、健康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尽力解决类主要是涉及难点、堵点,需要跨部门跨层级协同、落实保障措施的问题,长期谋划类主要是实施条件暂不成熟、需要进行前瞻性论证研究的问题。针对不同问题分类制定限时整改、持续提升、研究策划等对策措施,形成工程类、管理类、规划研究类项目建议,编制一表三清单(优势清单、问题清单和整治建议清单),形成各级年度城市体检报告。
(七)强化成果应用。
加强城市体检成果在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各环节的应用,重点服务城市更新行动和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通过体检空间化成果辅助识别更新潜力区域和管理薄弱区域。通过区级、街镇级综合性体检识别更新潜力区域,结合专项体检科学生成项目储备库与时序清单,并分类梳理急难愁盼、长期谋划类问题,衔接1-3-5年更新任务编制年度实施报告,同步将空间治理缺陷与城市运行痛点纳入“十五五”规划编制。将城市体检作为城维项目资金立项的依据,依托体检数据对项目优先级进行评估。街镇、社区层面制定行动计划,将居民需求程度高、实施利益主体积极性较高的项目列为优先建设项目,明确项目路径、时间节点和资金安排。总结本年度城市体检工作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强化监测评价,加强对体检问题整治措施的定期跟踪、反馈,将城市体检年度工作成效纳入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考核。
三、工作计划
(一)制定工作方案(2025年4月)
按照市级城市体检工作方案,区建管委制定宝山区城市体检工作方案,明确本年度街镇级体检范围。以各层级城市体检指标为基础,结合工作实际确定特色指标,统筹推进城市体检工作。4月15日前,印发区级体检工作方案。
(二)开展数据采集填报及社会问卷调查(2025年4-5月)
区、街镇和社区开展数据采集,数据采集前应将指标分解为可获取、可计算、可反馈的分项数据,并明确指标的数据来源、采集方式、数据格式等,登录上海市城市体检信息系统完成数据采集与汇总统计工作。
区、街镇和社区开展社会问卷调查,收集整理分析社会问卷调查数据,常态化引进人民建议征集和市民服务热线数据,编制社会调查报告,为问题病症识别与诊治提供充足的民意支撑。5月31日前,完成区、街镇、社区级数据采集和社会问卷调查。
(三)编制体检报告(2025年5-7月)
区、街镇、社区各级对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评估城市运行状态,诊断城市病症并总结病因,提出对策措施,形成城市体检报告和专项体检报告。6月20日前,完成各级体检报告初稿编制,并将街镇级体检报告初稿报送至区建管委;7月20日前,区、街镇级体检报告由区、街镇政府认可并加盖公章,并将街镇级体检报告盖章版正式报送至区建管委。
附件:1.2025年宝山区城市体检基本指标体系
2.2025年宝山区城市体检基础数据采集表
3.2025年宝山区专项体检建议研究内容
4.社区体检单元划定参考标准
5.上海区级城市体检工作技术指南(扫码获取)
6.上海街镇级城市体检工作技术指南(扫码获取)
7.上海社区级城市体检工作技术指南(扫码获取)
2025年4月18日
宝山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