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宝山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9D003号提案的答复_建议提案_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对宝山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9D003号提案的答复

信息来源: 区教育局 发布时间 2025-08-28
【字号
  • 所属类目: 建议提案
  • 主题分类: 教育
  • 体       裁: 其他
  • 发布日期: 2025-08-28
  • 发文字号:
  • 发文日期: 2025-08-28
  •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 机构名称: 区教育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宝山区委员会

政协提案办理用纸

 

提案号9D003

 

赓续陶行知精神,加强求真务实思想引领

提出人

乌奕炯

答复形式

面见 电话 传真 网上 其他()

 办理情况:

 

尊敬的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赓续陶行知精神,加强求真务实思想引领》的提案已收悉。在此,我们衷心感谢您对上海市陶行知纪念馆以及统战文化传承工作给予的关注与支持!现将相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见附页)。

 

 

 

 

经办人签名:

联系电话:

承办单位盖章:

       

 

 

说明:1.办理情况须在规定时间内征求提出人意见,如书写不够,请另附纸。

2.提出人可以当面向承办单位反馈办理结果,也可以在走访答复后将本表寄送承办单位。

3.本表经提出人签名后,一份存承办单位,二份送区政府办公室,一份留提出人(若为集体提案、界别提案、联名提案留三份)。


承办单位对办理结果的分类(请在4个选项中选择1项用“√”表示)

解决采纳

正在解决

 

计划解决

 

留作参考

 

办理复文公开属性的分类(请在5个选项中选择1项用“√”表示)

主动公开

依申请公开

不公开

全文公开

摘要公开

全文公开

摘要公开

 

 

 

 

办理复文非主动公开理由

 

 

承办单位领导审核意见:

 

 

签名:

        

请您对办理情况提出意见:(请在栏目后的空格内用“√”表示)

对办理结果

满意

 

基本满意

 

理解

 

不满意

 

对办理态度

满意

 

基本满意

 

理解

 

不满意

 

办理过程中的沟通

很好

 

较好

 

一般

 

办理答复的针对性

很好

 

较好

 

一般

 

 

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提案者签名:

        

关于赓续陶行知精神,加强求真务实思想

引领的提案答复

尊敬的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赓续陶行知精神,加强求真务实思想引领》的提案已收悉。在此,我们衷心感谢您对上海市陶行知纪念馆以及统战文化传承工作给予的关注与支持!现将相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办理工作

自收到提案后,我馆高度重视,迅速将提案办理工作列为重点任务,即刻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全体工作人员深入研读提案,围绕如何进一步弘扬陶行知统战文化、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展开充分研讨,精准梳理出其中的问题与建议。针对活动形式创新以更好传播统战文化、宣传渠道整合从而吸引党外人士关注、提升活动与年轻人生活贴合度来凝聚党外青年力量等关键方向,大家各抒己见、充分交流,并进行逐条对照梳理,为后续高效有序推进办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针对提案内容的逐条办理情况

(一)关于活动形式创新的建议

1.精心设计场馆集群,增强互动性与趣味性

主题城市定向打卡活动:为有效弘扬陶行知统战文化,吸引更多党外人士尤其是年轻人参与,我们充分考虑年轻人喜好及文化传播需求,已在大华行知公园安排了“五安”教育和馆园一体的文化微旅的打卡追寻行知足迹活动。活动串联与陶行知相关的知识要点,党外人士和广大参与者借助手机应用扫码,便能聆听语音讲解,深入了解陶行知故事,并在各个打卡点完成相应任务,在行走探索中沉浸式感受陶行知统战文化的魅力,助力加强党外代表人士对这一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展览内容更新与展示手段创新:一方面,我馆持续关注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的前沿研究成果,结合当下社会热点话题,适时推出专题展览单元。如《立强国志 报国行》《理想之门》等专题展览,积极参与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市集、博物馆联盟文物展活动,深度展现陶行知教育理念在当代教育改革浪潮中的创新应用与发展,为党外代表人士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丰富其对陶行知统战文化的认识。此外,除纪念馆本身制作的流动展《陶行知:中国共产党的一位亲密战友》外,还与淞沪馆、杨浦图书馆等单位开设《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纪念陶行知诞辰130周年专题展》《万世师表:陶行知创立山海工学团90周年纪念展》。另一方面,全力打造沉浸式参观体验。目前,纪念馆正积极规划并推进“线上参展--数字化陶馆”项目建设(拟于20251018日发布),让党外人士和观众能够全方位、深层次领略陶行知的精神内涵,增强展览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同时,启动“清廉陶行知”主题展布置工作,预计年内完成;还规划了“师德建设”主题展,从不同维度展现陶行知文化,助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2.活动形式多样化探索

举办主题研讨会与工作坊:为凝聚党外青年力量,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我们开展“陶行知教育理念与现代家庭教育”工作坊,聚焦社区内年轻家长关心的子女教育问题,分享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智慧与实践经验,引导包括党外青年在内的群体思考如何传承与发展这些理念。依托已建成的“海上家风馆”,与多个社区、企业、学校紧密合作,通过剧本杀、诗歌朗诵、讲故事等多元形式开展家庭教育活动,增进党外人士对陶行知文化的接触与理解。此外,作为大场地区网格化赋能单位和爱心暑托班,我们关注新兴企业员工群体中的党外人士和青少年的人格培育,结合陶行知先生的事迹,以文化赋能助力其思想发展。

开展青少年实践教育活动:纪念馆积极与周边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发以陶行知教育理念为核心的课程,组织学生参与“小先生”志愿服务,传承“小先生制”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其中也包括党外青少年。举办“行知杯”青少年征文大赛,将优秀作品在纪念馆展示,激发包括党外青少年在内的广大青少年对陶行知文化的兴趣,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储备后续力量。同时,作为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学习实践基地,定期开展学习研讨和思政教育活动,促进高校中党外学生对陶行知文化的学习与传承。

举办特色活动:与行知实验中学联合主办首届“行知创”戏剧节,吸引区内外九所学校、三百多名师生参与,整合丰富文化资源,为青少年带来独特的阅读体验;举办 “宝藏少年”实践营。仅2024年,我馆在博雅网发布91 个场次活动信息,吸引1762名高中学生踊跃参与,活动形式涵盖文化传承、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助力学生在服务社会中不断成长。面向全国多团队开展红色研学专场活动,被华师大孟宪承书院等高校授牌“教育家精神”研学实践基地,为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与革命历史搭建重要平台,促进党外人士对陶行知统战文化的深入学习。

与政协、统战、民盟开展的教育活动。作为区团青界别委员工作室,纪念馆在团区委的指导下,已开展多场参观学习、交流座谈活动,为区两会的建言献策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作为统战文化基地,纪念馆还承接了来自全国各地各党派的参观交流,并按需求开设《走进陶行知 学做真教师》《陶行知 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等主题讲座。作为民盟中央传统教育基地,纪念馆也是“黄丝带”三师助一社区矫正活动的实践基地,自20247月正式成立以来,已开展多次矫正帮扶活动,得到区司法局、大场司法所的肯定。

(二)关于宣传渠道整合的建议

1.打造线上“陶行知讲堂”

1)数字化资源整合:开发了《文物背后的故事》《陶行知与上海建筑》等课程,深入挖掘陶行知文物背后的历史价值与精神内涵,通过同侪课堂等创新教学模式,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及陶研单位开展教学活动,惠及16万多师生,其中也包括众多党外学生和陶研单位中的党外人士,为弘扬陶行知统战文化拓宽教育渠道。

2)多平台宣传推广:在微信、网站等平台开设官方账号,定期发布活动信息,积极与企业、青年社团合作,通过公众号等渠道精准推送活动信息,扩大宣传覆盖面,提升活动在包括党外年轻群体在内的年轻群体中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吸引更多党外人士关注陶行知统战文化。同时,在红途网站、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群、博联网站等发布工作信息,让更多相关群体了解我们弘扬陶行知统战文化的工作动态。

2.加强线上线下联动

线下活动线上二次传播:对线下活动进行全程拍摄与记录,制作精彩视频与图文报道,发布在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平台以及线上同侪课堂,扩大二次传播效应。

线上活动线下落地:根据线上课程内容,定期组织线下交流活动、读书分享会等,为线上学习者提供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促进党外人士之间的思想交流与凝聚。

(三)关于活动与年轻人生活贴合度提升的建议

1.下沉社区赋能青年

社区主题活动常态化开展:在社区层面,结合陶行知文化设计贴合年轻人生活实际的活动议题,开展了如“行知文化进社区”亲子活动,通过亲子手工制作、故事分享等形式,让年轻家长与孩子感受陶行知教育理念的魅力,有效拉近活动与青年群体中的党外青年的距离,增进党外青年对陶行知统战文化的亲近感。

青年社团合作与项目孵化:纪念馆积极推动与各类青年社团的合作及项目孵化,携手共同策划并开展一系列与陶行知文化紧密相关的活动项目。例如,区政协共青团、青联界别委员工作室会定期组织学习研讨活动,深入探讨陶行知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民盟上海市新阶层(综合)委员会直属新盟员支部也开展了“追寻先贤足迹传承民盟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带领青年在实践中感悟陶行知精神。

在项目孵化方面,纪念馆定期开展“行知文化传承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组织青年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陶行知文化的宣传与教育活动。此外,每年市民文化节期间,纪念馆都会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像“爱心导诊”“清明祭扫”等。在这些活动中,来自医疗、司法等不同单位的民盟盟员积极参与,开展各类为民服务,不仅增强了党外青年对陶行知统战文化的传播能力,也进一步扩大了陶行知文化的影响力。凭借在志愿服务方面的突出表现,纪念馆成为了宝山区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

2.融入青年生活场景

开发文化创意产品:与专业文化创意团队合作,结合陶行知文化元素开发文创产品,将其融入年轻人的日常生活用品中,通过在纪念馆、社区活动、学校等场所展示,让年轻人在使用中了解陶行知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目前已初步完成了文化创意设计,后续进一步开发运用。

举办青年文化活动:结合年轻人喜欢的音乐、舞蹈、戏剧等文化形式,举办以陶行知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如在中小学中已开展五届“绎行知话剧,承先生品行”戏剧展演活动,后续计划推出更多剧本,面向青年、教师等群体开展舞台表演,预计于六月份启动相关文化活动,吸引更多党外青年参与,在文化活动中弘扬陶行知统战文化,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优化活动形式与内容

在已策划的活动基础上,进一步广泛收集参与者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活动流程和内容设计。针对不同年龄段和职业背景的青年群体,深入调研其兴趣点与需求,开发更具针对性、个性化的活动项目,确保活动内容既有深度又贴近生活实际。进一步加强与教育部门、高校、企业等的深度合作,积极探索将陶行知文化融入职业教育、企业文化建设等领域的有效路径,为青年群体提供更广阔、更优质的学习与实践平台。

(二)强化宣传推广与品牌建设

持续完善线上学习功能与内容,定期更新高质量课程资源,增加多样化互动环节,全面提升用户体验。扩大宣传范围,全力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陶行知文化宣传品牌。建立科学有效的宣传效果评估机制,定期运用数据分析等手段深入分析宣传渠道的传播效果,及时调整宣传策略,确保宣传工作精准、高效,切实提升宣传成效。

(三)深化社区与青年群体的互动

在社区层面,进一步拓展活动形式,充分结合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平台资源,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陶行知文化主题活动。通过社区志愿者、青年社团的积极带动,吸引更多居民尤其是青年群体踊跃参与。面向广大青年群体选拔一批有热情、有创意的青年代表,参与陶行知文化宣传活动的策划与执行,深度增强青年群体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四)加强研究与交流

组织馆内研究人员与外部专家团队对陶行知统战文化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深度挖掘其在新时代的价值与意义,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文化传承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积极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文化机构、研究团体的交流与合作,举办高规格学术研讨会、文化交流活动,全面提升陶行知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五)完善反馈与评估机制

建立全面系统的活动效果评估体系,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访谈、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估各项活动的参与度、满意度和影响力,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定期向社会各界通报活动开展情况和成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持续改进工作方法,推动陶行知文化传承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再次诚挚感谢您对上海市陶行知纪念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的提案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向。我们将以此次提案办理为重要契机,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优化活动形式,提升宣传效果,努力让陶行知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推动统战文化传承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我们将持续密切关注活动开展情况,及时与您沟通反馈。如果您对我们的答复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最后,再次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 文件预览

  • 附件下载

  • 相关文章

当前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