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一三年八月十六日)
宝府办〔2013〕109号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委、办、局:
区市政市容联席办制订的《宝山区“特定区域”环境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已经区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特此通知
宝山区“特定区域”环境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
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建设交通委制定的本市“特定区域”环境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纲要(2013-2015年)的通知》(沪府办〔2013〕32号)的总体要求,为切实解决好我区部分区域城市环境脏乱现象,改善市民的工作生活环境,整体提升宝山市容环境面貌,推进宝山创建国家卫生城区和打造整洁有序生态宜居美丽家园,区市政市容联席办按照差别化管理和靶向治理思路,结合本区城市环境实际情况,决定在全区开展“特定区域(即集市菜场、轨交站点、学校、医院周边、老旧小区及周边、结合部等区域)”环境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具体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署和宝山区委“五个好”总体要求,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区为契机,以巩固提升市容环境“三类区域”(即达标、规范、示范区域)为载体,以管理、执法、作业“三位一体”联勤联动为平台,以“三评机制”、“门责万户培训”等为抓手,大力开展“特定区域”环境治理,明显改善“特定区域”环境面貌。更加注重为民服务理念的践行,更加注重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更加注重城市环境整体水平的提升,更加注重社会各方的广泛参与。通过常态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聚焦重点,落实责任,努力打造“特定区域”环境新形象,为建设“美丽宝山”奠定扎实基础。
二、工作范围
(一)“点”周边,即:集市菜场、轨交站点周边50米范围内。
(二)“条”两侧,即:幼儿园、中小学校等校门口及医院门口左右道路两侧各100米范围内。
(三)“块”内外,即:老旧小区内以及外接壤的道路。
(四)“区域”结合部,即城郊结合部、区际结合部。
三、工作目标
围绕“集市菜场周边、轨交站点周边、学校周边、医院周边、老旧小区及周边、结合部”等市民日常生活、居住、出行集中的“特定区域”,通过三年治理,实现“环境整洁有序、设施完好规范”。同时,结合市容环境“三类区域”管理,同步建立完善环境管理机制,实现区域环境管理常态长效,从而促进全区城市环境面貌全面提升。
四、主要任务
(一)强化集市菜场环境管控。加强集市菜场内部规范管理,做到商品摆放整齐,无摊外摊,无过道堆物,地面清洁。落实集市菜场单位的市容环境责任区制度,杜绝跨门营业、占道堆物、垃圾堆积、污水横流现象。加强市场外部秩序治理管控,做到各类车辆停放整齐规范,无无序设摊和集市尾巴,对一时难以清理的无序设摊,要做到管控到位。完善集市菜场内外垃圾分类、污水排放、车辆停放、无障碍等设施配套,提高路面、厕所、垃圾箱房清洁保洁力度,做到设施完好整洁。规范集市菜场外中小道路设施设置,清理违规擅设的各类道路指示牌。(责任主体:区商务委、区绿化市容局、区城管执法局、区建设交通委、各街镇)
(二)规范轨交站点环境管理。推进轨交三号线等高架沿线桥荫环境治理和临建拆除工作。完善轨交站点与所属街镇环境秩序联动管理机制,积极参与“市地铁社区同创共建文明站点”创建工作。加强轨交站点周边环境治理和秩序管理,实现站点出入口周边地面清洁,无暴露垃圾、无无序设摊和跨门营业、无散发小广告、无黄土裸露。通道及周边车辆停放规范,各类设施完好整洁,无违规广告指示牌。加大非法客运执法查处力度,优化公交线路设置,疏堵结合,消除轨交站点周边黑车集聚现象。(责任主体:申通集团、区建设交通委、区公安分局、区城管执法局、区绿化市容局、各街镇)
(三)营造校园附近良好环境。倡导学校“退租还教”、“拆违透绿”,落实学校及周边单位市容环境责任区责任,维护良好教学秩序。加大学校周边环境巡查管理力度,重点取缔校园门口两侧无序设摊、跨门营业以及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各类销售点。上学、放学高峰时段,加强车辆通行、停放的引导、执法和管理力度,保障校园附近交通顺畅。确保校园周边环境整洁、设施规范、道路平整,交通有序。(责任主体:区教育局、区公安分局、区城管执法局、区绿化市容局、各街镇)
(四)优化医院周边环境秩序。强化高峰时段医院周边车辆通行管理,保障周边交通顺畅;加强医院周边车辆停放执法管理,消除车辆乱停放,缓解大型医院门口行车难、停车难、落客难现象。加强医院周边道路养护,确保道路平整、完好,确保各类设施完好整洁、设置规范。加强医院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内外进出口通道环境治理,消除流动摊贩集聚现象。(责任主体:区卫生局、区城管执法局、区绿化市容局、区公安分局、各街镇)
(五)改善老旧小区环境面貌。加快推进旧住房综合改造,配套推进实施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健全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协同机制。加强居住区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提升老旧小区“保洁、保绿、保安、保修”一体化管理服务水平,做到整洁、有序。加强小区周边环境治理,确保周边道路平整,基本消除无序设摊、乱停车、垃圾暴露和跨门营业现象,实现居住小区内外整体环境有较明显改观。(责任主体: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区水务局、区绿化市容局、区城管执法局、各街镇)
(六)治理结合部环境脏乱。重点强化城郊结合部、区际结合部的脏乱整治和“五乱”秩序管控。清除结合部容易滋生的卫生死角,整治控制违法搭建。严格管控“五乱”现象,区际结合的主要道路(路段)要坚决取缔无序设摊、跨门经营,控制区的设摊疏导点要强化日常监管。加强结合部道路、市政设施、河道等的保洁养护,确保结合部道路平整洁净、水清岸洁、设施完好、秩序可控。(责任主体:区绿化市容局、区城管执法局、区建设交通委、区水务局、各街镇)
五、责任分工
(一)区市政市容管理联席会议统筹牵头,区市政市容联席办负责做好综合协调、服务、检查、考核等日常工作。
(二)区房管、建设交通、绿化市容、水务、商业、教育、卫生、公安等主管部门,负责编制专题治理方案,制定整治管理标准,加强行业指导督促,开展检查评估。
(三)各街镇负责本区域行动方案的制定、任务量排摸、宣传发动,组织区域相关部门按照方案计划抓好任务落实,推进难点问题的协调和破解。
(四)区城管、公安、工商、卫生、食药监等执法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权限,加强基层执法和执法协同,提供执法保障。区文明办、区爱卫办做好社会宣传动员。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等部门提供相关保障支持。
六、实施步骤
按照“逐年推进、分年突破、逐步常态”的要求,滚动推进“特定区域”环境治理三年行动。
(一)第一阶段(2013年度):制定方案,全面启动阶段
区市政市容联席办整体谋划,完整提出三年行动方案,并召开会议全面部署工作。各单位和各街镇要摸清基本情况,锁定治理对象,制定具体方案,召开动员会议;并做实当年,明确治理范围、治理标准、责任主体、考评方法、与奖补挂钩,高质量完成2013年项目任务,至2013年底争取完成量化任务的30%。在全面启动的基础上,以吴淞街道作为街镇综合试点单位,配合各项目专项试点,大力开展先试先行,培育“样本”示范引领。同时,按照市级考评奖补奖励政策和市市政市容联席办对各区县财政按1:1比例配套到位的工作要求,配合落实宝山区奖补奖励机制,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推进。
(二)第二阶段(2014年度):深化治理,全面推进阶段
2014年,结合迎新春、迎五一、夏令热线行动、迎国庆等城市环境保障工作,全面深化专项治理行动,扩大规模效应,争取完成全部量化任务的80%,并及时采取固守措施,防止反复,使“点”周边、“条”两侧、“块”内外的脏乱现象得到基本解决,让广大市民切身感受到城市环境的明显改观。区市政市容联席办将结合“三评机制”,每季度开展行业检查数据分析,组织两次第三方巡查评价,并大力强化对市、区检查问题的整改督办。
(三)第三阶段(2015年度):拾遗补缺,全面评估阶段
2015年,进一步拾遗补缺,巩固提升,完成全部量化任务,全面提升市容环境“三类区域”管理水平,促进“特定区域”环境管理常态长效。市、区市政市容联席办将对“特定区域”环境治理效果进行全面考核和验收,表彰一批通过治理成效明显的优胜单位和特色项目。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将此项工作作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市委年度重点推进工作和区委“五个好”总体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加强领导,健全组织,责任到位。要摸清底数、锁定任务,认真部署、精心组织,协同合作、全力推进。要发挥区、街镇两级联席会议平台作用,积极牵头协调,扎实有力推进治理行动任务落实。
(二)加大保障投入。结合城市维护项目机制的建立完善,固化城市管理常态要求和标准,确保维护经费落实到位。各街镇和相关单位要加大对“特定区域”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确保本辖区治理所需的经费到位。区市政市容联席办将根据市有关考评激励机制,实施以奖代补。
(三)强化检查考核。各单位、各街镇要经常开展自查自纠。区市政市容联席办将根据市市政市容联席办要求,结合宝山“三评机制”,定期开展检查考核,查找不足,总结经验;并实施检查结果的分析点评,对工作卓有成效的予以表彰,对推进不力、效果滞后的予以通报。对市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强化快速、有效整改。考核结果一方面纳入“示范街镇”、“门责达标街镇”考评中,并与“摘牌”机制相结合;另一方面纳入市、区市政市容管理年度考评,作为市奖补激励和区以奖代补的主要依据。各街镇也要建立相应的检查考核机制,确保各项任务的落实。
(四)落实常态机制。对锁定的已有问题,要及时跟进整治成果,配套长效管理措施,管理、执法、作业“三位一体”联勤联动,加大常态管理力量,确保不反弹、不回潮,防止反复,力争实现“整治一批、突破一批、巩固一批、提升一批”。对新增问题,要及时建立协同管理机制,力争“管理在前、问题不显”。
(五)扩大公众参与。结合国家卫生城区创建、“三类区域”巩固提升等工作,运用“夏令热线”、“三评机制”、“门责万户培训”等载体,组织发动社会各界、企业单位等共创共建,共同提升全区环境文明水平。利用报刊、网络、电视等各类媒体,宣传典型,曝光问题,征集意见和建议,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环境治理的良好氛围。
上海市宝山区市政市容管理联席会议办公室
2013年7月26日
附件:“特定区域”环境整治任务三年计划统计汇总表(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