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一二年七月二十六日)
宝府办〔2012〕61号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委、办、局:
为贯彻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和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五个好”总体要求、“建设‘示范区、最佳实践区’,实现城乡一体化”总体目标,经区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面貌,提升城市管理工作水平,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按照市委市政府“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和区委区政府“经济发展好、民生保障好、社会管理好、文化建设好、生态改善好”总体要求,以“创建驱动”为抓手、“项目推进”为载体、“绿色低碳”为中心、“社会动员”为依托、“数字管理”为平台、“机制建设”为重点,提高宝山环境整洁美观度、市容有序可控度、城乡生态宜居度、公众支持参与度、快速发现处置能动度和常态长效管理成熟度,以“整洁、有序、平稳、美观”的城乡环境,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推进宝山现代化滨江新区建设。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原则
聚焦“1、2、3、4、5、6”重点区域,打造亮点,编制宝山城市景观网络。即围绕主要道路广场、商业街区、窗口枢纽、示范区域等重点道路和景观区域周边,聚焦1条滨江带、2个展示区、3条轨交线及沿线轨交站点、4个窗口枢纽、5张城市名片、6条主干道路,点线面结合,编制宝山城市景观网络。
(二)坚持“关注热点,服务民生”原则。针对管理结合部、老居住区域、集市菜场、水域环境等百姓生活区域,关注无序设摊、乱停车、街面秩序、扰民现象等市民群众反映集中的管理难题,落实管理责任,加强综合治理,重点解决好与老百姓最贴近的民生问题,尤其是老百姓家门口的环境问题。
(三)坚持“找准支点,结合助力”原则。充分结合国家卫生区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区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区创建、滨江带风貌打造、顾村罗店大居建设及后续管理、南大综合整治等工作,以重大项目、重点地区、重要任务的建设推进为支点、着力点,整合资源,优化措施,为优化宝山城市环境提供强劲助力。
(四)坚持“夯实基点,常态长效”原则。坚持条条联手、条块联动、以块为主,做实做强街镇基层管理,深化落实三支队伍,发挥街镇城市综合管理总牵头、总协调、总监督作用,健全完善考核考评机制,充分运用数字化管理平台,强化城市文明共建和社会公众参与,不断夯实基础,促进常态长效。
三、主要任务
(一)确保环境整洁有序
1.加强道路广场清扫保洁。贯彻《上海市道路和公共场所清扫保洁服务管理办法》,进一步落实城市道路、公共场所、公路以及道口和收费站、街巷里弄、村内通道、城市家具的保洁责任和保洁标准。扎实推进道路洁净工程,道路机扫率和冲洗率中心城区分别达到80%和70%,镇集镇区域分别达到50%和45%;中心城区道路整洁优良率不低于90%,中小道路每天至少普扫2次。
2.营造良好水环境。在主城区、主要道路两侧、居民小区等重点区域河道增加保洁频次,延长作业时间。加大绿萍、水葫芦打捞力度,确保河道面清岸洁。进一步优化调水方案,完善调水机制,蕰北片河道利用每日潮汐“北引南排”,蕰南片河道与市中心河道协调联动,开展区域调水,保持我区骨干河道水质基本稳定和中小河道水质持续改善,做到污水不冒溢,遇防御标准内暴雨,道路、小区不积水;遇超标准暴雨,道路、小区积水少、退水快。对河道内违法设置排污口、偷排建筑施工泥浆和填堵河道等情况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消除河道水环境安全隐患,维护良好的水事管理秩序。
3.严格建设工地环境管理。按照建筑工地、市政道路和管线施工围挡、路档标准要求,整修、拆换破旧的施工用外围护围网和施工围挡设施,确保围挡、路档等设施的美观整洁。落实工地建筑垃圾集中堆放、裸土网罩措施,加强工地渣土规范装载和出工地车辆冲洗。充分运用监控信息化平台,对部分现场文明施工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4.强化居住小区环境管理。加强居住小区特别是老居住小区的环境综合管理,加强小区内的日常绿化养护,对绿化带、绿地、绿篱等进行治理,加大督查帮改力度,落实小区经理每日查、物业企业双周查、房管办事处每月查、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不定期抽查等“四查”制度,特别在夏令热线和节假日等时期,加强检查整改,小区环境做到四个“干净”(垃圾箱房以及装修垃圾清除干净、集中绿地打扫干净、卫生死角整理干净、楼道门厅乱贴乱画清理干净)和三个“规范”(车辆停放规范、物业服务标准执行规范、合同履行规范)。加大物业管理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业主对物业管理知识的知晓率,加强对物业管理企业的监督管理,优化小区物业服务,使小区管理规范化、长效化、科学化,确保居住小区整洁、美观。
5.确保公交车辆、场站整洁有序。加强公交站牌的规范设置、清洁保洁和信息更新管理,确保公交营运车辆车容整洁和设施完备。做到公交客运场站环境整洁有序,公共配套设施配置规范完善。规范车辆停放,加强违法停放机动车辆执法管理。
6.重视大气微尘污染防控。做好新车提前实施国Ⅴ排放标准的各项配套准备,实施区域内机动车尾气的监测监控,完成吴淞和宝杨路客运码头、罗店客运站等6个站点的机动车尾气冒黑烟监测,并完成呼玛路等机动车尾气路检。配合市环保局做好PM2.5(大气细颗粒物)监测发布工作,加装宝山国控监测点补偿装置,开展调试校核工作,达到科学发布要求。协调开展大场镇南大整治开发区域、罗店镇美兰湖及罗店大型居住社区、庙行镇场北村区域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体系、模式等事项,强化集中开发建设区域扬尘污染防治。开展建设工地扬尘污染防治监督检查,督促建设工地落实文明施工规定,控制建设工地扬尘污染。
7.化解无序占路设摊顽症。坚持“堵疏结合、因势利导”,按照“疏要实、堵要严”的工作要求,落实占路设摊差别化管理。对夏季瓜果摊、食品摊开展专项整治,加强对我区面积较大的无序设摊控制点的规范管理。按照“定点、定时、定人、定内容、定要求”的“五定”管理标准,强化控制区设摊疏导点的日常监管,重点推广淞南镇小商品集中疏导点和罗泾镇瓜果疏导点设置经验。
8.改善管理结合区域环境。针对区和区、街镇和街镇、城区和镇、市属设施和区属设施、公共区域和社会单位区域等管理结合区域的环境薄弱环节,要加强协调、明确责任、制定措施、推进治理。重点落实结合区域的保洁,控制无序设摊、跨门堆物,加强对乱招贴、乱涂写、乱刻画、乱悬挂、乱散发现象等“五乱”的清除。
9.推进门责和示范街镇创建。巩固提升8个市容环境责任区管理达标街镇,推进罗店镇市容环境责任区街道达标创建,深化落实“管理为核心、单位和市民自律为关键、作业为基础、执法为保障”的市容环境责任区工作机制,重点解决门前脏乱、跨门营业等问题,确保罗店通过达标实效考评,8个达标街镇通过复查。推进市容环境综合管理示范街镇创建,月浦镇、吴淞街道稳步推进示范街镇创建环境整治和长效机制落实,提升市民满意度;友谊路街道、张庙街道、罗泾镇巩固提升示范创建成果,着力解决顽症,深化常态长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提升城市景观美观
10.规范户外广告招牌管理。推进户外广告设置实施方案落实,按要求规范审批和设置管理,确保全区户外广告规范设置率达到90%。清理陈旧、破损临时广告。布置国旗或公益宣传。在重要区域落实大型广告若干、电子显示屏12块,加强迎国庆、迎党的十八大公益宣传,营造喜庆祥和的氛围。
11.优化绿化花卉街景布置。完成主题绿化景点5个、花坛花境6处(计3400平方米)、组合容器花卉91个。提升公园服务水平,完成老公园改造1座(永清公园),创建星级公园4座(顾村公园、炮台湾公园创5星级公园,友谊公园、共和公园创4星级公园)。完成绿地提升改造项目12项,整治绿地17.2公顷,完成行道树设施更新改造339个,新建绿地60.8公顷。继续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区”为契机,全面提升全区公园绿地品质和管养水平,抓好群众绿化建设,实现绿地建设与灯光建设的同步。
12.打造城市景观灯光新貌。确保全区98幢楼宇灯光、绿地灯光亮灯率、完好率达到95%。着力完善滨江灯光带,完成7幢楼宇灯光建设。注重绿地建设和景观灯光的有机融合,凸显现代化滨江新城的城市品位,丰富宝山市民的夜生活。
13.推进市容景观网络规划编制。聚焦1条滨江带、2个展示区(淞宝、大华)、3条轨交线及沿线轨交站点(1、3、7号线)、4个窗口枢纽(吴淞客运中心、石洞口码头、宝杨路码头、洋桥收费站)、5张城市名片(顾村公园、炮台湾湿地公园、国际邮轮码头、宝山体育中心、罗店北欧新镇)、6条主干道路(逸仙路—同济路、共和新路—蕰川路、沪太路、中环线、外环线、郊环线),按照“平面整洁、立面靓丽、空间有序、绿化成景”标准,编制宝山城市景观网络,展示宝山城市形象。
(三)强化设施运行维护
14.落实道路桥隧设施维护。完成小改小革项目、道路大中修及重点养护项目13个,提高路面平整度和舒适度。完成138座市政桥梁普查及16座市政桥梁的专项检测工作,完成吴淞大桥加固抢修。加强掘路计划管理,提高网格化巡视效率。加强公路路面保洁和公路绿化整治。
15.整治管理各类占路设施。严格执行占路设施设置管理标准规定,规范设置人行道七类八类设施、道路指示牌等,做到设施完好完整、清洁整洁。对各类违规占路的各种障碍物加大整治力度。
16.完善环卫作业设施装备。开展道路环卫设施、公厕设施专项检查,更新、补缺不符合标准的设施设备。开展车辆涂装整治,检查更新环卫作业设备,开展小区垃圾桶检查更新,达到道路清扫冲洗、垃圾收集投放、建筑装潢垃圾清运要求,防止作业环节二次污染,提升整体形象。
(四)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17.及时响应市民诉求呼声。充分发挥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台统筹监管、指挥协调的作用,强化与“12319”城建服务热线、市政、公路、市容、房地、民防等专业平台的协同联动,建立“夏令热线”绿色通道,及时响应、重点督促解决暴露垃圾、占道经营堆物、菜市场“尾巴”、“五乱现象”、扰民施工等市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18.提高依法管理城市水平。树立依法行政的理念,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城管、路政、交通、水务等执法部门文明规范执法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城管规范化分队和标准化大队建设,年内力争规范化分队达标率达到85%,全市首家大队标准化建设通过验收。依法从严查处各类非法客运行为。加强公安、工商等部门协同执法的力度,提高渣土偷乱倒、非法客运等整治效果。
19.推动行业文明再上台阶。以国家卫生区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区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区创建、文明行业创建、行业文化建设和政风行风建设等工作为抓手,推动行业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切实提升政府服务和管理的水平。在巩固绿化、轨道交通、房地产交易登记、煤气等九个文明行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市政道路(公路)服务、公厕服务、河道水闸服务等行业文明创建工作。认真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三化”工作。开展路政受理窗口“三亮、三比、三评”、公厕管理“学李影精神,倡人性服务”等主题活动,提高窗口行业社会公众满意度。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区、街镇(园区)两级市政市容管理联席平台建设,完善区市政市容联席办日常工作部门设置和制度建设,并专门成立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迎十八大,优化城市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分别成立相应工作组,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条目,明确责任措施,扎实推进任务。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讲政治、顾大局,把此项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迎接十八大的城市管理的重要任务和工作主线,贯穿于全年工作。
(二)保障管理投入。按照我区新出台的城市维护项目管理办法和已经固化的城市管理的常态长效要求、管理规范、标准定额,确保城市维护经费投入到位。区市政市容联席办将根据市“以奖代补”政策,建立我区“以奖代补”机制,积极争取和落实以奖代补经费。
(三)注重管理实效。充分依托区街镇(园区)两级联席会议平台、城市网格化管理的信息平台,加大对疑难问题和综合性情况的协调推进力度,着力激发条块各自资源和整体合力。加速全区和街镇(园区)区域性世博长效机制的固化优化,各委办局要完善落实道路保洁、河道保洁、黑广告张贴、车辆停放、车容船貌等长效管理机制,各街镇(园区)要完善落实托底保洁、巡查督察、整改固守等长效管理机制。启动区级第三方测评工作,完善“市民评判、社会评价、数据评定”的“三评”工作机制,强化检查考核、评价激励。切实发挥街镇(园区)作用,完善基层统筹平台,夯实基层管理制度,充实基层队伍力量,建立完善“托底保洁、巡查督察、整改固守”三支队伍,全面提高街镇(园区)综合管理能力,发挥街镇(园区)总牵头、总协调、总监督作用。
(四)扩大公众参与。结合国家卫生区(镇)、绿化模范城区、示范街镇、门责达标的创建或复审,夏令热线、“环境清洁日”、“周四爱国卫生义务劳动日”等活动的有效载体,发挥志愿者作用,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的互动,组织动员市民群众、社会各界、单位企业、部队单位等共创共建。在管理、作业、执法、监督、服务、应急等各个环节、各支队伍、各级干部中,大力开展立功竞赛等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弘扬行业精神。
五、工作节点
(一)动员部署阶段:6月1日至25日。召开区市政市容管理联席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区市政市容联席办和各成员单位结合实际,梳理任务,制订本区实施意见和各单位行动方案,明确任务计划、责任分工、节点进度。
(二)推进实施阶段:6月20日至9月底。各成员单位抓紧推进实施各项工作任务。区市政市容联席办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例会,组织经常性检查,督促推进任务实施,9月份组织实效检查。
(三)保障巩固阶段:国庆、十八大召开至2013年初。国庆节和十八大召开前后,进一步制定保障方案,开展查漏补缺,及时总结经验,持续巩固成果,为明年初两会召开,提供良好的城市市容环境。
(四)总结表彰阶段:2013年年初。结合年度总结和考评,区市政市容联席办牵头梳理各成员单位的任务完成情况,组织开展第三方巡查评价和年度考核,进行总结交流表彰。
主题词:城乡建设 市容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