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宝山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9D082号提案的答复_建议提案_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对宝山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9D082号提案的答复

信息来源: 区教育局 发布时间 2025-08-28
【字号
  • 所属类目: 建议提案
  • 主题分类: 教育
  • 体       裁: 其他
  • 发布日期: 2025-08-28
  • 发文字号:
  • 发文日期: 2025-08-28
  •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 机构名称: 区教育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宝山区委员会

政协提案办理用纸

 

提案号9D082

 

关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实施学校大健康新基础建设工程的建议

提出人

张国富陶侃傅镁

答复形式

面见 电话 传真 网上 其他()

 办理情况:

尊敬的委员:

您关于宝山区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问题的提案,我们已经认真审阅并高度重视。您所提到的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确实是我们当前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党和政府一直关注的焦点。宝山区作为全国陶行知教育创新发展区和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验区,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也充满了改善和提升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信心和决心。就提案中提到的建设户外活动空间智能观测系统、建设午休与疗休养硬件与空间、建设“校长环”VIP保镖系统、建设一键警报系统等一系列的保障系统,我们认为专业且中肯,确实维护与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区教育局根据提案,协同各职能部门积极开展相应工作。针对您的提案,结合我区工作实际推进情况,答复如下(见附页):

经办人签名:

联系电话:

承办单位盖章:

       

 

 

说明:1.办理情况须在规定时间内征求提出人意见,如书写不够,请另附纸。

2.提出人可以当面向承办单位反馈办理结果,也可以在走访答复后将本表寄送承办单位。

3.本表经提出人签名后,一份存承办单位,二份送区政府办公室,一份留提出人(若为集体提案、界别提案、联名提案留三份)。


承办单位对办理结果的分类(请在4个选项中选择1项用“√”表示)

解决采纳

正在解决

 

计划解决

 

留作参考

 

办理复文公开属性的分类(请在5个选项中选择1项用“√”表示)

主动公开

依申请公开

不公开

全文公开

摘要公开

全文公开

摘要公开

 

 

 

 

办理复文非主动公开理由

 

 

承办单位领导审核意见:

 

 

签名:

        

请您对办理情况提出意见:(请在栏目后的空格内用“√”表示)

对办理结果

满意

 

基本满意

 

理解

 

不满意

 

对办理态度

满意

 

基本满意

 

理解

 

不满意

 

办理过程中的沟通

很好

 

较好

 

一般

 

办理答复的针对性

很好

 

较好

 

一般

 

 

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提案者签名:

        

“关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实施学校大健康新基础建设工程的建议”的提案答复

 

尊敬的委员:

您关于宝山区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问题的提案,我们已经认真审阅并高度重视。您所提到的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确实是我们当前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党和政府一直关注的焦点。宝山区作为全国陶行知教育创新发展区和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验区,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也充满了改善和提升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信心和决心。近年来,区教育局先后发布《宝山区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宝教党〔20244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心理危机学生关心关爱工作的实施意见》(宝教〔202448号)《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关于开展“学生安全守护”专项行动的通知》(宝教〔202453号),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加大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守护,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并在相关工作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就提案中提到的建设户外活动空间智能观测系统、建设午休与疗休养硬件与空间、建设“校长环”VIP保镖系统、建设一键警报系统等一系列的保障系统,我们认为专业且中肯,确实维护与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区教育局根据提案,协同各职能部门积极开展相应工作。针对您的提案,结合我区工作实际推进情况,答复如下:

一、健全危机干预体系,织密心理健康防护网

1.完善心理健康监测机制。将心理健康纳入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纳入区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研制符合中小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监测工具,依托学生全员导师制“心空间”“数字画像”平台等,定期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开展监测,强化监测的组织实施和结果的应用,加强数据分析、案例研究、风险预判,帮助和指导学校改进教育教学管理。与上海科创教育研究院精神心理人工智能实验室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启动宝山区学校人工智能心理健康态势感知平台AI心世界”建设,探索实现学生心理问题隐患早发现、早干预机制。

2.规范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区心理中心”)联合上海市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市学研中心”)组建工作团队,与华师大合作推进心育工作平台迭代升级。建设“学生心理素质监测”智慧心育平台,严格规范量表选用和结果运用。每学年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中职校等学生至少开展1次学生学习生活状况测评,通过问卷调研,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建立“一生一档”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发现问题,予以跟踪辅导和支持。

3.健全危机预警防范体系。加强区心理中心、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完善宝山区中小学心理危机预警及关爱关护工作体系,建立由书记、校长担任组长的学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领导小组,每学期开展一次困境学生排查,形成重点关爱学生清单,对筛查出的学生实行“一生一策”管理,建立学校工作专班,联动家校社,加强危机干预和辅导,加大校园教师关爱、朋辈互助和全方位守护,防范极端事件的发生。

二、浓厚校园文化氛围,构建全方位育人能量场

1.加强活力校园建设。制定《宝山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施方案》,通过营造良好校园文化、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丰富体育运动、深化美育熏陶、拓展劳动实践、共建协同育人体系、改革教育评价机制等途径,结合持续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年活动,将“健康第一”理念贯穿育人全过程,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且全面的基础。

2.优化学校育人新生态。制定《宝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年实施方案》,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年”活动,聚焦五育并举,聚焦校园文化建设,聚焦教师师德师爱提升,聚焦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能力提升,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缓解校园焦虑,提升心理育人工作质量和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打造积极向上、和谐稳定、包容友爱的校园环境,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安全、支持性的环境中成长。

3.推进智慧体育项目建设。宝山区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区,积极探索试点教育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智慧体育项目涉及校园智慧体育与健康数字化转型以及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数字化乒乓教学服务两大类,目前已为46所中小学校完成设备配置。通过建设四个一(数字化学生档案、学生体育健康数字画像、青少年专属运动处方数字系统、数字化体育教育资源库),注重研究提升青少年体育技术能力和身心素质,强调体育学习的效率和身体健康改善水平,为学生选择从事体育活动方式的有效性提供理论指导,进而实现青少年学生的学习、训练、健康等多元化协调发展。

4.确保学生餐营养均衡。各校依托专兼职营养师,参照《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营养素需要量要求,制定学生餐的营养菜谱。同时,运用信息化方式对带量菜谱进行营养分析,做到学生午餐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应占全天总量的35%40%,确保营养均衡,并依据餐食品类的受喜爱程度、厨余垃圾的剩余程度等因素,定期动态调整营养菜谱。目前,一周营养菜谱已做到每天菜品不重样,食物种类每周至少25种,包含谷类、面食、蔬菜、菌菇、畜禽肉、水产、蛋类、豆制品等,以确保营养的全面性。

5.完善安全防控体系。指导学校开展“无死角”隐患排查。对教学楼、行政楼、宿舍楼、天台、连廊、较少人经过的花园等区域加装防护设施,监控覆盖率达100%,安排教职工定期巡逻。彻底清查校园、教室、宿舍内的尖锐物品、绳索、药品等危险品,实验室化学品实行“双人双锁”管理。落实“全天候”巡查值守。组建由保安、值周教师、学生干部构成的巡逻队,每日对重点区域每30分钟巡查一次,建立电子巡更记录。

三、精研咨询辅导质量,深耕家庭教育服务网络

1.提升咨询辅导服务质量。提升师生家长对市962525,区4008200535心理服务热线的知晓率,增强学生遇到困难主动求助的意识。完善区域热线服务方工作规范,每月开展个案服务质量督导,针对重难点个案组织专家会商和指导。学校专职心理教师要落实好每周5小时以上的心理咨询常态服务,对于发现的重难点个案要及时上报学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领导小组,学校要及时研判,并及时启动相应的干预措施。建立重点个案管理及信息沟通制度,推动建设重点个案跨学段、跨学校协同关爱联动机制。加强区热线和学校专兼职心理教师学生心理咨询规范化服务,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保障信息安全。

2.创新家庭心理健康指导服务。区教育局正在筹备建设“家教课堂”宣教平台,定期发布家庭教育指导、心理健康相关的文章、视频和音频内容,涵盖家庭教育、亲子沟通、夫妻关系、情绪管理等多个方面。通过互动问答、专家直播等形式,家长可以获取专业的心理健康指导和建议。该平台将同时,平台还将建立家长互助社区,鼓励家长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这些措施,旨在帮助家长提升心理健康意识,增强营造幸福家庭氛围的能力。

3.推广积极心理教育。用好区域心理三维度(学生,教师,家长)积极教育共享课程资源,指导学校开设积极心理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积极自我认知,培养乐观心态与抗压能力。深入推进宝山区“行至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项目,继续依托行至心课堂,行至会客厅,行至心语录等“1+N”个系列的项目,面向学生,教师,家长开展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宣教活动,构建积极人际关系,培育积极心理品质,营造良好积极心理氛围,助力孩子形成健康心理,培育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四、凝聚育人合力,全力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1.推进“医教结合”项目。旨在为青少年及家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升心理健康素养,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区精神卫生中心携手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先后与区域内七所学校签订合作协议,搭建“心晴氧吧”医校“心”联体平台。为签约学校成立“心晴氧吧工作室”,安排固定的心理医师对接学校心理老师,为学生、家长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同时,为教师提供专题培训、疑难个案督导;为骨干心理教师开设临床见习实训,一对一门诊带教,至今已有29位心理老师来院见习。实施双向转介机制,于2016年建立学生心理问题的高效转介与干预绿色通道,202010月宝山区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开诊,实现青少年严重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早发现、早会诊、早转介、早干预。

2.建立警教联合工作机制。紧密依托联席联动机制,加强对“高风险”学生的共同关注。建立警教联合办公室,派驻专职民警入驻办公参与挖掘研判各类涉校矛盾风险,形成警教信息互通机制,共同指导相关派出所和学校积极开展涉校涉生纠纷的排查化解,并依托校外治安辅导员与学校心理咨询室共同对涉事学生开展心理疏导,从源头上消除风险隐患依托公安分局技术力量加强网上网下监测预警,联动开展安全风险防控和危机事件应急处置。另外,区教育局协同区公安分局、区妇联和团区委组建23“社区少年服务队”,依托“三所联动”机制框架,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加强信息共享与合作机制建设,全力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再次感谢您的提案和建议,我们将全力以赴推进相关工作,为宝山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贡献我们的力量。

  • 文件预览

  • 附件下载

  • 相关文章

当前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