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业委会管理,提升建设水平的建议》我局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区物业管理工作的关心与支持。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问题背景分析
我区共有住宅小区882个,总建筑面积8003.43万平方米,其中符合组建业主大会条件的小区数量782个,已组建业委会的小区数量749个,组建率为95.1%,全市平均业委会组建率为92%,我区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二、解决方案
(一)规范业委会组建换届工作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居民区党组织在业委会组建换届中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筹备时,深入了解业主情况,广泛动员党员骨干与热心业主参与。候选人推荐阶段,严格审查其道德品质、专业能力和责任心。同时,加强选举监督,确保选举公开、公平、公正,使党的领导贯穿全过程,保障业委会规范运作。二是严把“人选关”。各街镇依据《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加强对业委会组建和换届的监督。建立完善的候选人资格审查机制,明确审查标准和程序,全面审查候选人身份、资格和信用记录。加强选举现场监督,杜绝拉票贿选等违规行为。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依法纠正处理,保证选举结果合法有效。三是优化人员结构。积极吸纳法律、财务、工程等专业人才进入业委会,提升整体专业素养。通过社区宣传、组织推荐等方式挖掘专业人才,鼓励其参与业委会工作。建立常态化候选人发现机制,提前储备人才,为业委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二)推进业委会规范化运作
一是建立评价制度。严格落实《关于开展本市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规范运作评价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评价制度。明确重点评价指标,如日常工作制度、物业服务企业选聘、资金使用管理等。定期对业委会进行评价,公开结果接受业主监督。对优秀业委会表彰奖励,对有问题的督促整改。二是鼓励适度补贴。根据小区规模、业委会工作量等因素,推动对有薪酬补贴需求和条件的小区进行薪酬梯度补贴,明确补贴资金来源,建立补贴发放监督公示机制。三是规范资金管理。依据《上海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推行维修资金第三方代理记账制度,确保资金管理透明规范。第三方负责核算监管并定期出具报告,业委会定期公开资金收支。加强审计监督,建立定期审计制度,防止资金违规使用。
(三)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一是构建宣传体系。构建全方位法治宣传体系,整合多种宣传渠道。利用社区公告栏,定期张贴《民法典》中关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物业服务合同等相关法律条文的解读海报,以及《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的要点梳理和案例分析。依托“社区通”这一智慧社区平台,定期发布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法律知识科普文章,邀请法律专家进社区开展讲座,增强业委会成员、居委会干部和业主的法律意识。二是协助制度建设。协助业委会完善内部管理制度,重点完善公章使用管理和业主投诉处理机制。明确公章保管和使用审批流程,规范投诉处理流程,及时受理、核实和反馈,提升业主满意度,增强业委会自我管理能力。三是强化信息公开。业委会严格落实信息公开制度,通过 “社区通”、“业委连线” 、微信公众号、小区公告栏,定期公开动态信息、资金收支及重要管理规约、会议决定等。保障业主知情权和监督权,增强业委会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
(四)加大业委会培训力度
依托“两网两院”平台,制订年度住宅小区综合治理相关人员培训计划,涵盖法律法规、服务规范、应急管理等内容。邀请市、区房屋行政管理部门人员以及长期从事物业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为住宅小区综合治理相关人员担任培训讲师,开展专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物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日常运作规范和住宅小区综合治理相关政策等。通过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业务素养和业务能力,其中居委会相关人员和业委会轮训率100%。
从2023年开始,联合社区治理学院,每季度开展一次业委会主任联谊会沙龙,围绕小区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以维修资金、公共收益管理、停车难治理等小区治理中常见问题为主题,打破固有传统,将各小区间共性问题集中串联,个性问题逐个突破,为业委会主任们提供一个集思广益、互相交流的平台。活动中,对停车收益、电梯维保与更新、维修资金使用、公共收益追讨入账进行深入讨论。通过交流讨论,大家共同探讨寻找解决思路。2022年至今,我局共参与培训居村干部、业委、物业企业人员等各物业治理主体班次达157个,培训人数近2.5万人次。为提升住宅小区综合治理水平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小区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持。
最后,再一次感谢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业委会管理,提升建设水平的建议》,我局将持续完善业委会入职条件,创新方法,加强协作,提升业委会组建率和规范化运作率,为居民打造和谐稳定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