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凌惠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宝山滨江邮轮旅游带交通出行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1.中低运量轨道交通方面:为进一步支撑吴淞、南大、滨江“三箭齐发”空间格局、持续完善地区局域线层次轨道交通网络,我区正在组织开展中低运量线网规划及邮轮滨江中运量示范线相关前期研究,提出在宝山区内形成“一环、四射、一联”中低运量线网格局,线网总规模106公里,可有效串联起区内相关重点发展地区,加强内部联系和轨道交通换乘。
2.停车场库方面:淞宝城区现有规模(200车位)以上的经营性公共停车场库10家(含道路停车场39处、不含小区及单位内部停车),总计可提供8210个机动车泊位(含1810个道路停车位),其中邮轮港附近主要有3家,总计可提供约2400个机动车泊位。根据各场库去年四季度运营数据,周末及节假日场库车位高峰利用率约35%—100%不等,总体平均高峰利用率近68%。
3.公共交通方面:邮轮港周边现有多条成熟的地面公交线路,其中公交枢纽站1处(宝杨码头枢纽站)、公交停靠站2处(吴淞口路宝杨路站、宝杨路吴淞口路站)、途经线路6条(51路、160路、728路、宝山29路、吴淞滨江线、116路),其中宝山29路横向串联起轨交1、3、7号线和邮轮码头,可以作为既有轨交线路的有效补充,并将游客从宝山西部向滨江带引导。
4.共享单车管理方面:区有关部门已根据实际需求规划滨江邮轮旅游带周边共享单车停放区域,同时,督促第三方清运公司加强监管运维,并协调三家共享单车企业适当划设禁停区域。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牵头加快开展中运量线网规划研究,重点聚焦轨道交通“最后一公里”接驳问题,着力推动已建与在建轨道交通线路之间的高效衔接。规划将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经验,结合宝山城市更新、产城融合与重点功能区发展需求,以多层次、多模式的公共交通系统为支撑,提升公共交通可达性与吸引力,推动形成“轨道+公交+慢行”一体化出行格局。
二是加快推进宝中心EUP项目、道路智慧停车系统开工建设,推动长滩音乐厅、白玉兰广场、金富门等商业综合体配套停车场库(规划车位近1700个)建设和备案经营,实现淞宝城区停车资源供给不断扩容。加强和上海停车APP以及高德、百度等导航平台的探索合作,进一步强化数据对接信息共享,提升手机移动终端和线下停车诱导服务体验,帮助游客快速寻找车位,提升停泊效率。
三是优化区域公交线网布局,探索在重大节假日开通定制化、弹性化的短途接驳巴士,串联地铁站点、外围停车场与滨江核心节点。同时,推动慢行系统连续贯通,提升步行与骑行体验,增强滨江带“流得进、留得住”的吸引力,强化交通引导与商业、文旅功能的协同发展。
四是持续推进共享单车有序运营和精细化管理,结合道路实际通行条件,科学划定禁停区、限停区和停放区。在重大活动期间,协调街镇和企业对宽度不足、通行压力大的路段实施共享单车禁停或限停措施,优先在空间充足、人流集中的区域增设电子围栏停车点。同时,强化与运营企业的数据对接与考核管理,利用技术手段引导用户规范停放,保障行人通行安全与城市环境秩序。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