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张江高新区宝山园改革创新发展行动 方案(2025-2026年)》的情况汇报_背景介绍_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关于《张江高新区宝山园改革创新发展行动 方案(2025-2026年)》的情况汇报

信息来源: 区科委 发布时间 2025-01-27
【字号
  • 所属类目: 背景介绍
  • 主题分类: 科技
  • 体       裁: 其他
  • 发布日期: 2025-01-27
  • 发文字号:
  • 发文日期:
  •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 机构名称: 区科委


关于《张江高新区宝山园改革创新发展行动

方案(2025-2026年)》的情况汇报

 

为贯彻落实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要求,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按照《关于推进张江高新区改革创新发展 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立足宝山“一地两区”战略定位,对标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目标,打造特色化、专业化园区服务品牌,聚焦关键战略材料、机器人制造、合成生物三大产业,建设原始创新能力领先、高端产业集群领先、多元治理模式领先的一流科技园区,研究形成《张江高新区宝山园改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6年)》(送审稿)(以下简称“宝山园一园一方案”),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制定背景

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是新时期党中央对国家高新区提出的明确要求。20229月,科技部印发的《“十四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提出,对国家高新区实行分类管理,支持先进园区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张江高新区当好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排头兵和先行者,先后出台《关于推进张江高新区改革创新发展 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张江高新区加快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5年)》,并要求各区结合实际,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牵引,推动张江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制定过程

一是成立工作专班。20233月,宝山园一园一方案编制工作正式启动,根据市级部门统一部署,我区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在区委、区政府指导下,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科委、区发改委、经委、商务委等18个职能部门共同组成的工作专班,牵头研究制定张江宝山园改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二是深入调研学习。工作专班先后赴北京、杭州、武汉、合肥等地学习考察先进园区建设经验,走访调研宝山园各载体、企业,摸清底数、理顺关系。王鼐副区长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方案制定工作,针对市科委《关于“一园一方案”制订工作的几点思考》提出的28个问题,深入分析宝山园发展现状,结合前期学习、调研成果,编制形成宝山园一园一方案征求意见稿。三是广泛征求意见。工作专班先后六次组织座谈会、论证会,充分听取市相关部门、区相关委办局、街镇园区、产业园区、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等多方意见建议,结合区级相关产业三年行动方案,吸收借鉴第一批发布的张江高新区一园一方案相关创新举措,进一步优化完善宝山园一园一方案。

20241023日,刘多副市长主持召开研究张江高新区第二批“一园一方案”工作会议,肖刚副区长汇报宝山园一园一方案编制情况。根据会议精神,进一步聚焦细分赛道,错位竞争发展优势产业,以关键战略材料产业为主导产业、机器人制造产业为特色产业,加快培育合成生物未来产业,再次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同时,根据区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要求,开展公开征求意见、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等工作,形成宝山园一园一方案送审稿。

总体考虑

(一)推进思路

为深化宝山园改革创新发展,方案的起草紧密结合十二届市委五次全会提出的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策源功能等要求,突出“三个聚焦”:一是聚焦区域转型。宝山积极推动南大、滨江、吴淞“三箭齐发”,加快建设“一地两区”,宝山园作为科创中心主阵地、绿色低碳样板区建设的主战场,形成相互推升、协同并进的一体化推进体系。二是聚焦能级提升。宝山园内三大产业营收总比重已达到65.2%,充分考虑当前转型基础和发展优势,力争到2026年,三大产业营收总比重达到77%,涌现出一批标杆企业,“独角兽”“隐形冠军”企业数增长2.5倍,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全区比例超过60%三是聚焦改革突破。考虑到宝山园管理体制机制的不足,亟待优化统筹协调机制,制定宝山园考核工作方案,加强实体化管理运营,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同时,深化“先投后股”“创新联合体”改革试点,加速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二)亮点举措

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主线,宝山园一园一方案围绕六个方面开展18项具体任务,亮点举措如下。

体制机制改革方面。聚焦全面创新改革,推动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打造一流服务体系。一是提升运营服务综合能力。宝山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牵头,构建1+N”园区服务体系,做实管理运行机构,加强对宝山园子园考核评价。二是深化“先投后股”支持模式。打造宝山特色“三个先后”科创赋能新范式,探索与基金联动接力新模式。三是开展制度先行先试。深化“双自联动”,谋划与市属国企合作协同,加快推动邮轮经济和绿色低碳供应链形成新质生产力。

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集聚高水平创新平台资源,引领产业前瞻布局,促进创新能级提升。一是发挥吴淞材料实验室“沿途下蛋”能力。探索材料研发新范式,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落地。二是做强大学科技园核心功能。完善验证、孵化、加速、产业化全过程链条,打造环上大、环复旦科创产业集聚区。三是提升重点平台服务能级。发挥国创碳基纳米材料研究所、合成生物高价值分子平台功能,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产业培育方面。梯度培育领军企业,系统推进空间转型,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打造未来优势产业。一是引育集聚高成长企业。完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发挥宝武特冶、发那科等世界一流科技企业影响力,引领产业集聚。二是深入推进产业空间转型。优化“南研发+北制造”空间格局,探索盘活存量低效空间新模式建设绿色低碳智慧园区。三是营造优质科创生态环境。集中优质创新创业资源,强化人才“引育留用”,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深化国际创新合作。

下一步工作

根据全市大张江建设要求,进一步完善宝山园一园一方案后以区政府名义发文。下一步,我们将抓好落实,牢牢锚定“三个领先”的目标,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机制,实行提级管理,对重点工作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集聚优势资源要素,强化对各子园考核评估,加强地块动态调整,加快把张江宝山园打造成为北转型发展引领区。

  • 文件预览

  • 附件下载

  • 相关文章

当前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