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范宏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聚焦“六大产业”、加快产业转型的建议》收悉,经整合区发展改革委、区科委、区商务委、区滨江委、区数据局、区文化旅游局、区科创委、区国资委等单位意见,答复如下。
2023年12月,八届区委七次全会提出,宝山区要瞄准邮轮旅游、绿色低碳、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及合成生物、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六大产业”,构建高端现代产业体系。一年以来,区经委、区滨江委、区发展改革委、区科委、区商务委、区数据局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工作要求,按照职责分工,锚定发展目标,明确工作举措,扎实推动“六大产业”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具体如下。
关于提案中提到的“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方面,一是激发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加快吴淞材料实验室高质量建设运行,积极承接国家材料领域战略任务,加速原创成果落地转化产业化。擦亮“先投后股”金字招牌,加快已投项目转股、退出实现闭环,持续优化项目遴选机制和投后服务。强化环高校创新圈策源功能,做强环上大显示度。协同推进合成生物平台、碳基纳米所、上大人形机器人研究院等建设。加快推动清华大学天工实验室落地,完善本土化碳核算数据库。二是加快培育科技领军企业。争取市级高质量孵化器落地,依托埃米三江联动吴淞实验室打造未来材料产业“核爆点”,支持环上大科技园联动南大智慧城打造合成生物先导区,强化“深度孵化”“孵投联动”。聚焦合成生物、人形机器人、关键战略材料等领域,支持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底层共性技术率先突破。三是加速特色产业全链条创新。瞄准各特色产业链图谱缺链环节,加快引进培育产业链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关键环节企业等。做实宇树-上大、复旦等智能机器人创新平台,做强产业发展源动力。加快推动天链、开普勒等创新型企业落地,推动产业链创新。
关于提案中提到的“以结构优化促进产业升级”方面,一是加快重点产业项目落地。以上海电气工业母机项目落地为开端,导入高端半导体、高端航空装备、人形机器人等板块,打造高端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同时,启动研究月杨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争取尽早打开战略留白。加快中国电气装备、图灵智造机器人、翔丰华、宝武特冶、生物医药大品种管线生产等产业项目落地。二是加快重点文商旅项目落地。重点推进上海钢联国际会议中心、上海长滩南区招商运营,长滩观光塔内一尺花园、垂直探索乐园开业运营,加快构建“上海大宗商品信息中心”钢铁全产业链服务生态。推动米其林“明日工场”、巨马摩天轮文旅项目、水上运动体验中心等标志性项目落地。三是提升招商服务一体化能级。优化“首接项目”机制,新建5个以上驻外招商联络点,探索建立顾村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服务站、罗店生物医药服务站等3-5个基层服务站。建立100家左右重点企业“服务包”,建立“首席+行业+属地”三位一体的招商服务专员体系,实行清单管理,强化保障落实。
关于提案中提到的“以招服一体完善产业生态”方面,一是建立资本招商新格局。发挥区属国有资本投资市场化平台功能,探索建立“投招服”工作体系,加快建设一个直投平台、一个科创母基金和N个专项子基金的“1+1+N”资本招商新格局,提高市场敏锐性,把握市场逻辑,抢抓发展机遇,把现有的资产资源转化为资金,为产业发展创造空间。二是深化人才服务保障。围绕“产才融合”,紧贴产业加大顶尖人才引育,创造各种条件让年轻人人才进得来、留得下,做大我区人才基数。打造“科创杯”大赛、留创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创业载体,建强人才安居“一间房”,深化高校人才工作联盟建设,促进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融合。三是营造产业发展氛围。聚焦产业前沿风向、细分赛道,持续办好宝山智能机器人产业大会、美兰湖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大会、吴淞口论坛、参加2025年世界邮轮大会等赛事活动,通过大会推动项目、资源和人才需求精准对接,放大以会招商、以商招商集聚效应,持续发出宝山产业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