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区教育学院,各小教学区: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 市教委《关于开展“学生安全守护”专项行动的通知》(沪教委德〔2024〕30号)文件要求,结合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周密做好开学前后各项准备工作,护航学生健康成长,经研究决定,在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季开展学生“安全守护”专项行动,具体工作要求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理念,优化政府统筹领导、部门协同配合、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联动育人机制,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预防和减少涉校涉生风险隐患的发生,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二、工作目标
围绕中小学秋季开学工作特点,按照全覆盖、重实效、强协同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四个一”专项行动,“一封信”强化家校联动,“一堂课”加强思想教育,“一个库”落实重点监管,“一本账”整治风险隐患,着力推进秋季开学准备工作落深落实,确保秋季开学平稳顺利进行。
三、主要内容
(一)致家长“一封信”。聚焦家庭教育指导,着眼“家校联动”,指导家长和学生用好“上海学校心理”“上海家长学校”等优质资源,在认真收看“2024年上海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的基础上,指导家长有效开展亲子沟通,帮助学生调整作息时间,采取恰当方式做好电子产品管理,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由学校德育分管领导统筹,学校德育主任负责落实指导各班主任,做好家访后的记录分析,班主任根据家访情况,结合班级和学生家庭实际,撰写并通过班级群下发致家长“一封信”,完成开学前开展1次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号召家长主动密切与学校的沟通、联动与协作;科学树立教育观念,合理引导学生加强自身身心健康管理,构建起家校携手全方位、全过程护航学生安全健康成长的新格局;对特殊学生家长班主任另外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化沟通、指导。要按照“六要六不”建设清单(见附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家委会规范化建设。
(二)上好开学“第一课”
1.上好“开学思政第一课”。党组织书记、校长带头上好“开学思政第一课”,各年级、各班根据实际情况,利用班队会课、午会课等开展“开学思政第一课”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明确人生目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重点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庆祝第40个教师节等主题,通过充分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引导学生学习领悟党的创新理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通过开学典礼、升旗仪式、班团队会、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好新学期开学教育和生涯教育。
2.上好安全“第一课”。联合镇(街道)、派出所、消防等单位细致谋划、通力协作,共同上好安全“第一课”。各校要进一步强化校园安全教育,广泛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教育系列活动。结合区域及学校实际,重点开展相关专题教育,规范开展各类演练,普及应急常识,开展生生、师生及家校矛盾排查,及时化解和消除各类矛盾纠纷。 特别针对往年暴露出来的安全工作短板弱项和重点难点,如心理健康、中小学防溺水、防欺凌、防诈骗、防毒品、消防、交通安全等领域。课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课的组织可以多元参与,走出传统课程教育方式。
(三)建好心理健康“一个库”。各校要按照“一校一策”制定工作方案,结合“万名教师访万家”等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心理教师、导师等工作力量的作用,重点加强初高中起始年级和新初三、高三学生暑期返校前后等重点时段的关心关爱,全面摸清底数并动态更新,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库。学校建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预警网络,班主任、导师深入排查特殊家庭、特殊身心、特殊个性等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各班级形成重点关爱人员清单,并根据不同程度,建立分级预警机制。
1.强化学生思想动态排摸。进一步密切师生日常交流,通过开展谈心谈话、主题班会、集体活动等,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学生暑期见闻和所思所感,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解答学生的各类困惑,对苗头性问题做好跟踪研判和教育引导。以学生为中心,健全问题快速反应和解决反馈制度,畅通学生反映问题渠道,精准对接学生需求,充分回应学生诉求。关注各学段新生入学情况,开辟“绿色通道”,做好精准帮扶。
2.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小学、初中和高中各至少安排1个年级每2周开设1课时心理健康活动课,所有年级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心理健康主题班团队会、1次心理健康和生命教育专题活动。中等职业学校全部开设“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必修课,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安排36学时。按规定配齐配强专职心理教师,中小学每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教师,学生规模500人以上、多校区、多学段学校应适当增加配备数量。
3.构建“暖心关爱团队”。学校应主动协同派出所、司法所、共青团、妇联、民政、关工委、社区及周边居(村)委会等多个部门和单位,建立相对稳固的协同育人“教联体”。对重点关爱学生,学校专门成立由书记牵头、全体党员、团员教师组成“暖心关爱团队”一对一陪伴帮扶,形成对象固定、环节相扣的帮扶链条,解决学生家庭问题,助力“特殊家庭”学生教育转化。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导师、心理教师作用,开学前后对学生开展谈心谈话,了解学生的学业期待、生活适应、心理状态等情况,做好针对性的辅导和关怀。要切实落实全员导师制,班主任要切实加强班级导师团队建设,定期召集导师开会研究学生情况,排查学生特殊情况和心理特殊学生,将“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落到实处,推动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要依托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等,建好学生心理社团,发挥心理委员的作用,加强同伴教育,开展同伴互助活动。要大力推进“温馨教室”建设,形成温馨、和谐的班级和校园氛围。
4.关注重点群体心理健康。定期规范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用好开学重要时段,每学年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中职校等学生至少开展1次心理健康测评,科学分析和应用测评结果,梳理学校重点辅导学生名单,建立心理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日志记录和“一生一策”关心关爱方案。持续加大对家庭结构异常、家庭教育功能弱化、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存在重大变故、亲子关系紧张等重点群体的针对性帮助,对有心理障碍、开学焦虑的学生要予以重点关注,做好个别化辅导。运用心理危机预警网络体系,提升老师和家长对心理障碍的识别能力。特别关注因心理问题休学在家的学生,加强家校对接,积极争取社区支持,推动专业社工进家庭。
5.持续推进医教结合。区教育学院要加大对学校指导力度,促进各种形式的“校医”合作,开展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结对共建,建立心理危机转介诊疗机制,畅通心理危机和诊断患有焦虑、抑郁、人格障碍等精神疾病学生的转介就诊、规范治疗、康复跟进的“绿色通道”,确保有需求的学生能及时接受专业诊断与治疗,保障学生心理问题的及早识别与干预。
(四)梳理安全稳定隐患“一本账”。聚焦秋季开学阶段特点,各校在开学前要对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的通知》(教基厅函〔2024〕17号)附件2(基础教育规范管理负面清单)要求,开展学校安全稳定风险隐患“拉网式”大排查,对深层次矛盾问题“大起底”,要分级分类做好台账登记,明确整改责任人、工作目标、时间节点等,并加强跟踪检查、形成闭环管理,做好风险隐患逐项销号工作。
1.强化负面清单制度落实。各中小学要根据国家和本市关于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等工作要求,不折不扣落实负面清单制度。严禁学校违反校历提前开学,严禁利用暑假组织学生集体补课。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严格落实考试管理,中小学开学2周内不得组织或变相组织任何形式的纸笔测试,不得随意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严禁以各种方式挤占学生“课间10分钟”休息。切实加强作业管理,不得以暑假作业是否完成作为新学期学籍注册依据,防止因暑期作业问题导致学生身心健康损害、亲子冲突、学生安全等事件发生。
2.严格开展自查自纠。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对照自查学校办学治校行为、教师教书育人理念和日常教学行为,坚决遏止违背素质教育要求、唯分数唯升学现象。对照安全工作要求,健全学校管理制度,狠抓制度落实,认真开展自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坚决防止出现挑战底线的办学行为,切实提高办学治校的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四、组织保障
1.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区教育局部门间协调配合,各责任科室、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建立健全工作研究会商机制,加强实地调研,细化具体措施,推进各项任务要求落地见效。各中小学校党政主要领导要切实承担学生安全守护“第一责任人”职责,构建管理网络,健全工作机制,定期研究相关工作,层层狠抓落实,解决突出问题。
2.强化协调配合。区教育学院要发挥德研室、双中心(心理健康中心、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作用,切实指导学校落实好“学生安全守护”专项行动。各小教学区要牵头督促区域内小学抓好落实情况,定期组织开展检查和交流,积极协调部门和街镇、社区资源,指导学校整合资源、提高工作质量,确保此项工作的落实。
3.强化督导检查。区教育工作党委、区教育局将通过实地到校走访、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等形式,加强指导、检查和督促,狠抓学校责任落实;通过进一步加大教育督导问责力度,将相关工作要求纳入责任督学主题性督导和校长、书记依法履职评价内容,推动学校转变办学治校理念和行为方式;通过完善学校年度考核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中共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
2024年9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