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大场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是指导大场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事关大场未来发展和前进方向,编制好这份文件意义重大。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部署,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组织专门力量起草了《纲要(草案)》,现提交本次会议审议。
一、《纲要(草案)》起草的背景、过程与主要特点
“十四五”时期,是上海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决定性时期,也是宝山建设上海市科创中心主阵地的关键时期,更是大场加快建设“产业创新实力镇”、“城市更新示范镇”和“美好生活幸福镇”的机遇期、攻坚期、关键期。
在镇党委的领导下,镇政府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在“十三五”中期就开始部署前期研究工作,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部门科室为组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今年年初,邀请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专家团队参与规划编制,对大场镇“十四五”规划进行研究。其间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个别听取意见等方式征集素材,重点对大场近年来在“一网统管”、垃圾分类、社区治理等方面取得成绩进行了研究总结,并对今后五年的发展规划进行了调查研究,于7月形成了《大场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研究(讨论稿)》。
由于市委对宝山区的发展定位作了进一步明确,宝山打造上海市科创中心主阵地成为宝山未来五年的战略定位,对此,我们积极做出调整,并从“三个维度”做好编制工作,一是“接天线”,吃透上情,密切关注宝山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动态,找准大场在宝山区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中的定位,明晰讨论稿完善方向和需要把握的原则;二是“接地气”,摸准镇情,在工程技术大学制定的规划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镇域基本情况、重点工作情况进行梳理,明确了把大场建设成为宝山创新发展的“主引擎”、科创板块的“主战场”、城市治理的“新高地”的新战略定位,由镇办公室进行重新组稿,形成征求意见稿;三是“把好脉”,征求意见,牵头政府口各条线召开多场座谈会,集中对规划纲要中的数据、提法进行修正和完善,广泛听取人大代表、相关部门同志等意见建议,确保规划纲要更完善、更贴合大场发展实际。
二、“十四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与指标体系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建设“科创宝山主阵地”为战略主线,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发展活力和魅力兼具,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努力把大场建设成为宝山创新发展的“主引擎”、科创板块的“主战场”、城市治理的“新高地”,为宝山建设新兴产业创新发展、产城融合蓬勃兴旺的创新型城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奋斗目标
紧紧围绕国家战略、上海使命和“科创宝山”的发展建设,找准发展定位,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加快高质量转型发展和功能提升。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进一步完善城市形态和治理功能,增强全镇综合竞争力。到2025年,形成“两轴四分区”功能布局,基本建成“产业创新实力镇”、“城市更新示范镇”和“美好生活幸福镇”,实现经济发展增速达到中心城区中上水平;城市形态和功能达到中心城区中等水平;社会民生指标力争达到中心城区平均水平,实实在在让大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至更高水平、体现更高质量。
(三)指标体系
“十四五”规划指标体系以表格形式列出,包括5个方面24项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1项,预期性指标13项。一是经济转型发展指标,包括总税收年均增长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率等6项。二是科创中心建设指标,包括五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累计上市(科创板)企业数等4项指标。三是城市品质提升指标,包括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生活污水集中纳管率等4项指标。四是民生服务完善指标,包括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就业困难人员安置率等6项指标。五是创新社会治理,包括智慧社区覆盖率、公共安全感指数等4项指标。
三、《纲要(草案)》的主要内容
《纲要(草案)》共分为十个章节,约1.8万字。主要为前言、第一章“十三五”回顾和未来五年发展形势、基本要求和目标等、第二章“两轴四分区”功能布局,第三章至第十章八项主要任务以及结语。下面就第二章至第十章的主要内容与重点加以说明。
(一)关于功能布局
根据未来五年的宝山区发展重点,结合南大地区综合开发,依托大场的现实优势及可为的工作空间和重点项目、资源、条件,加快形成“两轴四分区”功能布局,打造科创类和服务类两大产业创新发展轴,着力构建符合大场高质量转型的发展空间。
“两轴”即祁连山路轴和沪太路轴。通过两轴,全镇可以分为四个功能区域,即以大华为主体的品质生活示范区、以现代家居服务业为主体的美好生活体验区,以南大智慧城为载体的生态智慧实践区,以环上大、国际研发等为载体的科技创新生态区,推动提标升级和南北联动发展,形成“产业引领、轴向集聚、节点支撑”的新格局。
(二)关于重点任务
“十四五”期间大场镇发展的重点包括八项主要任务。
1、承接“科创宝山”引领联动辐射功能。积极围绕宝山打造全市科创中心主阵地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大场地缘优势和区位优势,深入融合宝山科技创新发展,主动服务南大智慧城,对接环上大科技园发展,构建完备的科创综合服务体系,推动科创关联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筑起具有时代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2、建设更具核心竞争力的高质量产业体系。把握现有产业发展趋势,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积极培育产业集群,全力服务好重大项目建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构建高质量产业体系。
3、不断增强创新驱动激发发展活力。主动参与“科创宝山”建设,围绕强化创新链、优化服务链、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进知识、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集聚,增强大场创新优势,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加快众创空间建设,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4、推进生态宜居的城市品质更新。积极推进产城深度融合,以“增功能、增空间、增活力”为导向,促进生态环境和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更便捷通畅的综合交通网,持续优化生态空间布局,建设更加舒适的宜居环境,优化市容景观面貌。
5、完善民生为本的公共服务体系。坚持民生优先,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聚焦就业、帮扶、养老、教育、医疗卫生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领域,健全多层次的社会帮扶和托底保障体系,坚持公平优质的多样化教学,加大公共卫生投入保障市民健康,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6、建立多元共治的现代社会治理模式。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全面夯实基层社区治理,深化智慧治理,激发社会发展活力,提升城市公共安全保障水平,促进人口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市民群众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7、打造更具魅力的大场公共文化品牌。积极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培育精神文化动力,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激发文化发展创新活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大场公共文化品牌提质升级。
8、凝心聚力实现美好蓝图。围绕未来五年发展目标,聚焦美好蓝图的实现,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法治保障,深入实施人才战略,强化规划引导和执行,为各项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