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路网结构,畅通 “微循环”,打通区域公共交通 “最后一公里” 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形成办理意见如下:
近几年,宝山区区内地面路网形态虽已基本形成,但受制于铁路、航道、机场等阻隔,在部分节点仍无法突破打通成为常态交通堵点,致使道路系统网络化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制约了部分群众的出行发展,导致居民在出行 “最后一公里”面临诸多不便。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城市交通整体运行效率,现有如下几方面建设发展思路:
(一)加强重点地区支撑引领,完善重点片区交通设施建设配套
一是积极推动吴淞创新城交通瓶颈突破,同步实施推进铁山路、江杨南路等一批承担区域对外联系和内部支撑的主次干路系统。
二是聚焦邮轮滨江带交通配套提标升级,推进同济路高架节点功能提升工程项目实施。
三是强化南大智慧城与中心城区交通联系,加快推动S5抬升,贯通沿线道路,弥补地区通道不足的短板。通过新建连通与道路扩容等方式,基本构建形成重点片区的基础骨架道路网,支撑地区转型发展。
(二)推动交通系统显著增效,构建多层次公交体系
一是基于轨道交通网络新格局的形成,推进轨道站点周边“一站一方案”的交通衔接配套,确保新建轨道站点50m公交衔接100%覆盖,构建宝山区“轨道交通为主体、骨干公交为补充、常规公交为基础”的多层次公交系统,提高网络换乘便捷度和出行品质提升。
二是完善站点周边道路衔接、“B+R”非机动车停车等相关交通配套设施,构建宝山区“轨道交通为主体、骨干公交为补充、常规公交为基础”的多层次公交系统,提高网络换乘便捷度和出行品质提升。
三是分类聚焦、因片施策,推动重点区域支小路网等微循环系统的建设,结合片区开发同步配套道路交通设施,更好发挥功能层次明确、主次支网清晰的道路交通系统运行效率。
(三)强化共享管理,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围绕大型居住社区、医院、商圈、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适当投放共享电单车,设置明显的导向标识,引导群众快速找到共享出行工具停放点。同时,强化交通执法,避免乱停乱放、违规骑行等行为,打击非法营运车辆,维护交通秩序,提高服务质量,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下阶段,我委将继续仅仅围绕宝山“北转型”和重点功能片区规划建设的战略目标,不断优化路网结构,畅通 “微循环”,打造更有品质的综合交通系统。
感谢您对宝山交通建设事业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