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宝山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提案回复_区级建议结果公开_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关于《加快推进宝山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提案回复

信息来源: 区民政局 发布时间 2025-08-01
【字号
  • 所属类目: 区级建议结果公开
  • 主题分类: 其他
  • 体       裁: 其他
  • 发布日期: 2025-08-01
  • 发文字号:
  • 发文日期: 2025-08-01
  •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 机构名称: 区民政局

郑金凤、陈敏等代表:

衷心感谢您对我区养老服务事业的高度关注与悉心建言,您提出的《加快推进宝山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已收悉。对该提案中的意见和建议,我局高度重视,经过深入研究与讨论,现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宝山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现状

近年来,为打造触手可及的家门口养老新模式,宝山区民政局加快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推动为老服务设施均衡布局、服务供给可感可及。截至2024年底,全区共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共71183个,包括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含分中心)39个,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196个(含22个社区长者食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76个,农村睦邻点100个,老年活动室559个,家门口养老服务站207个,长者运动健康之家6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面积已达到常住人口每千人(“千人指标”)72㎡(市级考核指标为50㎡)。建设“养老院+互联网医院”16家、“智慧养老院”8家,“15分钟养老服务不断健全

二、主要做法

(一)夯实设施基石筑牢社区养老根基

推进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建设。重点在街镇层面建设枢纽型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集长照、日托、全托、助餐、辅具推广、医养结合等功能于一体成为老年人生活照料、健康管理、休闲娱乐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推进家门口养老服务站建设。充分体现老年友好原则,通过提标优化老年活动室配置等方式,因地制宜、灵活设置把设施建设在老年人家门口,嵌入社区公共空间,实现“下楼即享”“举步即达”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建设。不断优化助餐服务场所布局,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助餐服务。截至2024年底,全区为老助餐日均供餐能力达2.2万客,日均助餐服务超过10000客(其中堂食约8000客,送餐上门约2200客)

(二)扩大服务供给满足多元养老需求

开展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采取市场和政府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引导和支持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打造长者学社服务品牌。整合区内各方资源,为全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送养老服务项目,满足老年人社区养老生活多元化、差异化需求,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使用效能。2024年,共配送咖啡学堂”“八段锦”“茶艺学堂各类主题服务和活动270余场,受益老年人5400余人次。深化拓展老伙伴计划发挥3500名低龄老年志愿者作用,向20000名高龄老人提供家庭互助服务,预防或降低风险发生。2024年累计开展各类关心关爱193万人次。有序推进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全区12个街镇均开展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创建工作,目前已建成10家支持中

(三)深化智慧赋能

实施银龄e生活项目。为本区户籍老人提供生活照料、主动关爱、紧急救援和生活代叫服务,已覆盖全区11万老年人,2024年累计开展各类服务48万人次实施为老服务一键通项目(原银龄居家宝)。已为全区6224人户籍独居老人安装一键通设备,通过设置一键呼救、拉绳呼救、语音呼救、红外+门磁感应功能,深化居家安全无感化守护服务。实施智能水表安全监测项目。已为全区1905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开展智能水表安全监测。

(四)加强队伍建设

建立社区养老顾问制度。全区培育养老顾问600余名,为老年人提供面对面的政策咨询、资源链接、个性化养老方案定制等服务。加强技能培训力度。持续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培训和服务质量跟踪,提升护理员技能水平,增强队伍稳定性。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织密服务网络,绘就为老服务美好愿景

拓展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布局,以中心+站点模式为核心,深化与党群服务阵地、教育卫生服务资源、文化体育活动空间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融合利用,大力推进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互助性养老服务站点。积极推动乡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支持利用农村闲置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民宅基地建设养老服务设施。整合党群服务中心资源,将综合养老服务设施纳入65个综合网格,打造社区嵌入式五心服务场景(政务、助餐、教学、康养、社交),构建家门口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养老服务触手可及。

(二)深化融合发展,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品质

推动机构、社区养老与居家养老服务深度融合,将机构、社区养老的专业服务延伸居家养老领域,将居家养老需求融入机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养老服务功能要素相互嵌入。依托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家门口养老服务站、助餐场所等设施,有效链接养老资源,提供助浴、助洁、助行、助医等上门服务,全方位满足居家老人基础照护、生活照料等养老需求。探索建设家庭照护床位,借助智能化养老服务设施设备和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实现养老院搬回家,让老人在家也能享受专业、贴心的养老服务。

(三)创新智慧场景,构建数字养老服务闭环

深入推进老宝贝智识常青行动,联合教育局构建完善区域老年教育三级学习网络,开设1000个老年教育培训班。依托区老年教育智慧生活学习馆,深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数字场景应用,精心打造智慧出行、智慧家居、智慧医疗、智慧运动和智慧花房五大沉浸式、体验式场景。开设数字生活系列课程,帮助老年人提升数字技能,增强数字自信,让老年人愿意使用、能够使用、熟练使用并敢于使用数字技术,畅享数字美好生活。

(四)强化多维保障,升级老年助餐服务水平

以《上海市宝山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4-2035年)为指引,按照老年人步行15分钟可达标准,大力整合各方资源,加快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布点,不断扩大受益人群覆盖面。强化数字技术支撑,完善区级老年助餐服务管理平台,整合用餐老人、服务机构、消费信息等数据,实现智能管理与智慧结算。积极引导多元市场主体参与,扶持本土优质企业、社会组织投身老年送餐服务,切实解决特殊困难老人用餐难题。建立市场监管、消防、卫生等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加强日常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确保老年助餐服务项目落地见效,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与质量。

 

 

 

宝山区民政局

                            2025520

  • 文件预览

  • 附件下载

  • 相关文章

当前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