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宝山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134号建议的答复_区级建议结果公开_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对宝山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134号建议的答复

信息来源: 区发展改革委 发布时间 2025-06-30
【字号
  • 所属类目: 区级建议结果公开
  • 主题分类: 其他
  • 体       裁: 其他
  • 发布日期: 2025-06-30
  • 发文字号:
  • 发文日期: 2025-06-30
  •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 机构名称: 区发展改革委

黄燕华代表:

您提出的134号人大建议(关于着力打造高效便捷营商环境新高地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形成办理意见如下:

营商环境改革自2018年推出1.0版行动方案以来,经过持续迭代升级,到今年已更新至8.0版,首次将提升企业感受写入标题,旨在解决企业感受和政府政策之间存在的温差。区级行动方案除了积极落实市级工作部署外,还结合区内特色,突出营商产业的关联性,提出对标准化政务环境进一步延展和深化,推动建立与产业价值链需求相匹配的营商服务链;突出对基层的营商赋能,通过区级条线部门赋能,资源下沉、力量下沉,来做强街镇营商环境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一、目前工作开展情况

(一)构建规范高效协同监管体系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严格落实规范。积极落实国家和市级工作要求,形成区级实施方案,从全面厘清涉企行政检查适用范围、全面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程序、全面提升涉企行政检查质效、全面呵护经营主体积极性、加强组织保障等五个方面形成22条具体任务,进一步明确查什么”“怎么查,如何实现查得好二是实行计划备案,避免重复监管。依托市司法局与市数据局牵头开发的市统一综合执法系统,由区级各执法部门根据市级执法部门年度安排,对各自有计划的检查实行检查计划备案。全面推广应用检查码,检查码在全市统一综合执法系统上经检查计划备案后申领,有计划的检查需做到无码不检查、检查必亮码,且检查对象可予查后评价。三是建立协同机制,推行综合查一次同一行政执法部门对同一检查对象实施多项检查的,原则上应当合并一次进行。不同行政执法部门针对同一检查对象在相近时段内实施检查的,原则上应当跨部门联合检查。在跨部门综合监管重点行业领域、试点行业领域、一业一证行业领域、相对集中处罚领域和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领域,按照应协同尽协同的原则,统筹各行政执法部门的涉企行政检查计划,开展跨部门联合检查。四是深化包容审慎监管,严格落实免罚”“减罚”“免强清单制度,探索扩容首违免罚、首违轻罚,以温情执法向市场主体释放善意。发布《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实施意见》和《工作指引》。发布首批轻微违法违规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典型案例。

(二)完善中小企业法律服务供给

一是完善法律服务站点布局。南大智慧城、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上海国际研发总部基地、长江软件园、国际邮轮港及高新园等园区布局法律服务驿站,引入专门法律服务力量驻场办公,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清单,涵盖现场咨询、法律体检、公司治理、法税联合、顾问非诉、诉讼仲裁等多个专业领域,便利中小企业接受专业法律服务设立30个法治观察点,聘请98名观察员,覆盖营商环境、社会治理、政府执法等多领域。通过组织法治观察走基层之法治化营商环境系列调研座谈,着力解决中小企业关心的诉讼周期长、劳动人事争议、知识产权保护、合规内控机制建设等问题。二是做强公共法律服务保障。用好法治副园长机制,及时问需于企、问计于企,为科创园区内企业提供结对式、点餐式服务,定期为企业进行法治体检提供前置主动型法律服务。开展知识产权进企业、进园区等活动,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效能,充分发挥窗口+直通车前后台服务的叠加效应,为企业定制服务方案。依托法律惠企大讲堂,结合各商会企业特点、行业特性和实际需求,提供分层分类法律服务,将知识产权、行政处罚、劳动法、公司法和证券上市等涉企法律服务,精准匹配到各商协会,从政策宣讲、案例分析等多个维度,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法律服务。开展法商对话等不同主题的系列法务论坛活动三是创新司法服务与纠纷解决机制。创新司法服务模式,推出三张画像机制强化企业权益保护。针对涉诉企业融资难问题,首创《企业涉诉信息说明函》,客观披露诉讼要素建立司法信用正向激励机制,对主动履行义务的企业出具《自动履行证明书》,提升其信用评级。在纠纷化解方面,成立泛亚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引入法律+科技+调解模式,结合智慧平台与保险兜底机制,助力中小企业降低调解成本。推动商事诉源治理工作站与调解组织联动,实现纠纷前端预防与高效化解。

(三)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式政策直达体系

一是先行先试建设惠企综合服务平台,全量归集市区两级各类惠企政策,利用智能匹配算法,推动政策精准推送和快速响应,惠企政策按需供应,由企业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企业二是丰富政策解读形式宝你汇直播间推出线上直播帮办,聚焦企业办事堵点,从社会关切的利益点、新旧政策的差异点、重要举措创新点等方面科学选定直播主题,在线讲解申报流程及注意事项,帮助企业解决在线操作、材料准备、申报信息、业务流程等方面的专业问题,已开展政务直播21场,累计观看超过20万人次。探索通过短视频等新模式和政策公开讲”“处长(科长)讲政策等活动开展惠企政策解读,扩大有效传播。三是提升企业政策服务精度,打造企业专属空间,拓展企业标签种类,打造个性化千企千面,多行业一企一档,将企业专属网页建设成为特色档案信息集成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科学设定政策申请条件和范围,完善企业、政策画像,实现企业、政策双向精准匹配。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加强检查计划统筹。组建区级优化涉企行政检查工作专班,构建一体贯通、协同联动、扁平高效的运行体系。研究制订综合查一次场景清单,按照应协同尽协同原则,最大程度促成联合检查。强化服务+监管理念,探索预约式指导服务,探索为企业提供行政指导、法律宣贯、合规体检等服务。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加强信用修复,全面推行三书同达

二是推动多元解纷矛盾化解做实商事调解+保险和商事调解计划,从拓展企业覆盖面、加强协调指导等方面着手,推动商事调解成为企业解纷的首选。用好解纷一件事平台,不断提升非诉争议解决机制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占比。系统推进企业预防性合规建设,常态化开展法治体检、合规体检。

三是赋能基层企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建立区招商服务一体化“1+13+X”基层立体服务网络体系推动服务力量下沉,探索设立街镇营商环境企业服务站,加强职能部门与属地街镇的政务合作,对接政策、金融、培训等资源,推动证照变更、人才落户等事项在街镇层面办理落实。


  • 文件预览

  • 附件下载

  • 相关文章

当前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