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由上海市宝山区滨江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区滨江委”)编制,现根据《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上海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上海市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工作规则》等法律法规,对《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实施可能引发的社会风险进行评估。
一、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基本情况
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以下简称“度假区”)建设已纳入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是上海推动“南北转型”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宝山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对上海加快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快建设度假区,打造具有国际邮轮特色、海上门户标识的文旅新地标,在《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获批的基础上,制定本行动计划。
该《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为通过三年努力,实现30亿元的项目开发投入,新增30万平方米商业商务载体,年新增100家“三游”及相关企业,累计接待1000万游客,旅游年总收入稳步增长,“三游假日”品牌成为独特的旅游产品。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恢复运营,持续推出一流的邮轮旅游度假产品,形成完善的邮轮旅游服务体系。长江口水上运动体验中心挂牌运营,“培训+体验+赛事+旅游”多方式组合的帆船游艇度假模式初步形成。沿江近海游轮和“一江一河”游船形成常态化运营。
二、重大决策的风险点、风险源及风险的影响
《行动计划》是提升宝山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对上海加快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具有重要意义。《行动计划》中涉及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能级提升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开展有利于消费购物质量,加快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对社会环境具有良好的正面效益。此外,交通配套基础设施等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扬尘、噪声以及对交通的影响等,需采取适当的措施,尽量避免扰民。
三、重大行政决策风险等级
经评估,《行动计划》旨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及消费环境需要,有利于保障群众的身心健康。《行动计划》目标明确、内容全面,在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生态环境、财政金融等方面风险隐患较小,其风险等级为低风险。
四、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以及应急预案
(一)预防和处置工作的具体措施
首先是提高标准要求,对标先进水平,提高产业准入和环境基础设施设计运营标准,以保障区域环境质量为核心,强化全过程污染排放控制;其次是提高监管水平,落实重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运维和监管全过程的主体责任,加大对环境基础设施运行的执法监管力度,充分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构建环境管理一体化监控平台。
(二)应急预案
总体来看,该《行动计划》社会稳定的风险低,但也仍要注意加强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个体矛盾冲突的防范,并随时监控行动计划进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发生。
1. 加强舆论宣传
鼓励引导专家和公众积极参与行动计划实施、监督,充分利用社交平台和数字媒介等各类媒体,加大进展成效、实践经验宣传与交流。
2. 规范项目管理
充分发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指导作用,针对风险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化解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减少重大建设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确保《行动计划》中各项目能够如期、平稳完成。
3. 强化风险意识
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定期对在建项目进行不稳定因素排查。对可能发生的舆情,提前疏通、宣导,并建立处置预案。对发生突发事件,要确保各方责任人员及时到位,避免事态扩大化。
五、风险评估结果及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实施《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风险较低,总体可控,建议可实施。
宝山区滨江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2022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