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雯委员:
感谢您对我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关心,您在区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第9B096号提案我局已收悉,对该提案中的意见和建议,我局高度重视,并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积极探索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更加智慧的养老环境
我区积极落实文件精神,根据市级要求,结合本区老年人实际,运用AI技术、大数据分析、远程服务等信息化手段,推出更加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
(一)坚持科技赋能,拓展智慧养老场景应用
在社区养老中,我们将积极打造“智慧健康驿站”,今年区民政局将结合200户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依托市场资源推广紧急求助、一键呼救、智能报警等应用场景,为老人创造更多便利、智能的服务,不断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支撑,扩大服务覆盖面,提升居家养老生活品质。同时,我们将继续做好已经连续多年实施“银龄居家宝”项目,积极探索“互联网+养老”的工作模式,搭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全方位打造安全宜居的智能养老服务圈,取得了“托底保障”和“普惠服务”的双重效果。目前已有超过10万人的老年人享受该项目。同时,区信息委将对区内街头电话亭开展数字化升级改造。改造后的公话亭支持“预约就医”、“预约叫车”、“3分钟免费通话”、“手机充电”等多项“一键”便利服务和便民应用,成为城市为老服务的新阵地。
(二)实施“随申学”项目
实施1万人次长者智能技术运用能力提升项目---“随申学”,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共培训63500人次,超额完成53500人次。在全区公益上海已建立的公益基地基础上设立了360个长者智能技术“随申学”服务点,共完成1200多名志愿者公益护照申领、激活,并进行“随申学”项目帮办服务。根据“随申学”培训要求,制作个性化课程,内容包括医疗、出行、社交、摄影、安全、防诈等多板块的学习内容,且仍在推陈出新,大大丰富了老年人学习智能技术的内容,提高了老年人学习智能技术的兴趣,促进提升老年人数字化技能水平,推动智慧养老服务落地,增进老年人福祉。
(三)安装智能关爱设备
实施智能关爱老人项目,为老年人“安”度晚年保驾护航。今年,区民政局通过前期对老年人口数据排摸和入户宣传,积极配合区建管委下属燃气所为全区7989名高龄独居老人安装燃气报警器。配合区消防支队安装烟感报警装置,全力保障我区高龄独居、困难老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继续做好对辖区孤寡独居老年家庭加装水表远程读表设备,通过科技手段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发现异常自动报警,分级保障老人生命安全和提升养老服务体验。截至目前,已为105户孤寡独居老人家庭进行安装,并对智慧供水使用异常反馈信息进行实时跟踪,累计至今共反馈异常信息410条,实时保护独居老年人生命安全。
二、多措并举,合力推进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
(一)加强设计,有序推进养老服务数字转型
根据市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要求,区信息委已制定发布了《宝山区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宝委办〔2021〕53号),并在文件中提出今后两年社区数字养老服务覆盖率、老年人“智能陪伴”服务、长者智能技术运用等主要指标要求,明确推进我区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建设时序,坚持数字化养老有序推进、长久为功。
(二)沟通合作,探索为老服务的数字化模式
“十四五”期间,我区将推动养老服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全面掌握全区老年人基本信息,合理统筹配置养老服务资源。探索“智慧养老”服务场景,机构养老中,加快推动实施跌倒报警、体征监测、走失预警等智能化场景的应用;社区养老中,加强“健康智慧小屋”等信息化平台的运用,帮助社区老年人在线便捷就医,实现线上“医养+康养”;居家养老中,积极推广紧急求助、一键呼救、智能报警等应用,切实保障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大力推进“养老院+互联网医院”发展模式,支持发展采用“互联网+”服务模式的专业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远程照护服务。
同时,区信息委联合区民政局聚焦老年人的居家、出行、健康、文娱等需求,打造大众点评式的数字化养老精准化服务平台,引导有资质的第三方社会资源为高龄、失能、独居等老人提供所需的日间照料、陪同就医、助餐助浴、文娱活动等全方位服务,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和手段加强养老服务过程中社区服务、家庭医生、社会企业之间的联动,形成市场和政府的互补,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新模式。
(三)统一标准,减少老年人困惑
宝山区坚持科技赋能,加快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积极推进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已在高境镇试点宝山“老宝贝”APP,正在进一步完善内容,丰富功能。高境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以镇域内常住老年人口为对象,根据老人基本情况、为老服务供需、老年人医疗救助、养老及民生保障政策受理等情况信息,各级工作人员能及时掌握相应老年群体的基本情况、服务需求、就医照护和政策惠及情况,打破“信息孤岛”,支撑保障为老工作精准施策。同时,我们已完成了宝山区政府门户网站、宝山汇APP等网站和APP的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实现了辅助线、大鼠标、页面放大、语音指读、连读、大字幕等功能,功能显示采用图标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以满足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实际使用需求,提升使用体验。
三、医养结合,全方面织密老年健康防护网
(一)优化配置,完善老年医疗卫生资源
区卫健委落实《关于深入推进宝山区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建立和完善宝山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要求,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和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二三级医疗机构为支撑的老年医疗服务架构,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成老年人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平台,为老年病人提供延续护理、居家护理等服务。深入推进护理床位建设,推广“互联网+家庭病床”、“互联网+护理”的试点工作,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医疗卫生设施整合设置、邻近设置。结合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加强家庭医生对签约老人针对性健康评估与管理,提高标准化智慧健康驿站使用效率和老年健康管理率。
(二)医养结合,坚持智能设备和互联网+为辅,为老年人群体提供品质健康服务
自2016年启动社区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以来,始终将老年人纳入社区家庭医生“管健康”的重点人群,在社区就诊环境家庭医生同时提供诊疗和公共卫生健康管理服务,并积极推进移动家庭病床应用,通过在患者家中投放智能终端一体机,实现家床患者居家环境享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的远程访视、远程会诊、远程监护、智能提醒、健康宣教、等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截至目前已移动家庭病床已服务老年人3250余人次。同时在各医疗机构保留人工服务窗口的同时,涉及挂号收费自助机、健康小屋居民健康自助检测管理设备等智能设备,配备志愿者提供指导服务,
(三)先行先试,智慧助老
吴淞医院互联网医院自2020年11月建成起,即启动与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探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医疗机构开展了远程会诊和远程培训等医疗服务,提高社区、养老机构等的医疗服务能力。并于2022年6月完成了互联网医院亲属“一老一小”代配药医保支付。居民可以为本人60周岁(含)以上的父母在线绑定医保卡,在完成互联网医院在线复诊,医生开具处方后,可代老人在线完成医保结算和药物配送到家服务。目前,我区已将各综合性医院和各社区的互联网医院列为工作重点,建成后将积极与养老机构开展广泛合作,提升互联网+为老服务覆盖面,在共享智能便捷同时尽全力帮助老年人缩小“数字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