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背景与定位
“十五五”期间(2026-2030 年),吴淞街道作为“大吴淞”规划核心片区,将立足7.52平方公里全域,紧扣上海 “五个中心”建设和宝山“一地两区”战略,以“科创吴淞、美丽吴淞、便利吴淞、人文吴淞、平安吴淞、红色吴淞”为总体目标,打造产城融合、绿色生态的滨江南岸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二、“十四五” 发展回顾
2021年至2025年4月,吴淞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经济上,地方财政收入累计11.28亿元,引进外资1.84亿美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0家、专精特新企业23家;城市更新方面,完成吴淞东块征收,拆除违建13.21万平方米,市容满意度升至“良好”;民生领域,加装电梯133台,建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12345”热线解决率与满意率连续五年超80%。
三、发展形势
优势:三江交汇的区位优势显著,15分钟可达中心城区,轨交3号线贯穿,邻近复旦等高校;承载宝山“五个百年” 历史,拥有吴淞古炮台等文化资源。
机遇:《大吴淞地区专项规划》全覆盖,宝山“三箭齐发”战略将吴淞列为核心区;吴淞大桥南侧2平方公里区域将释放转型空间。
挑战:80%住宅为老旧售后公房,公共设施缺口大;传统产业占比高,科创产业偏弱;三分之二土地为部队、国企所有,空间约束明显。
四、“十五五” 核心规划
指导思想:聚焦邮轮旅游、绿色低碳、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产业,推动产业、空间、治理转型。
布局:构建“两区三带”,即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老旧城区有机更新示范区,以及滨江人文景观带、同济路逸仙路科创产业带、牡丹江路便民商业带。
重点任务:包括培育科创产业集群、推进旧区改造、优化“15分钟生活圈”、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构建立体安防体系、强化党建引领等。
五、保障措施
通过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强化落地执行、构建社会参与体系,确保规划目标如期实现。